香港金管局:香港银行北上揽客不得违反内地法例

2009-08-04 10:26 614

  内地富豪赴港投诉事件甚嚣尘上,香港银行信誉再受挑战。内地投资者指责银行采用误导手法销售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但香港多家银行昨天

  内地富豪赴港投诉事件甚嚣尘上,香港银行信誉再受挑战。内地投资者指责银行采用误导手法销售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但香港多家银行昨天回应坚称符合监管要求。日前“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仍在不断扩大。

  鉴于香港银行越来越重视开拓内地市场,此事件的处理结果或将影响香港银行继续北上。香港金管局发言人昨天告诉本报,该局要求银行在境外(包括内地)经营业务时,必须遵守当地的法例。若在调查期间内发现银行违反内地法例时,将会跟国内监管机构联系并跟进。

  内地苦主:在银行“误导”下购买

  本报从“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下称联盟)网站了解到,目前该联盟成员约有十多人,都是香港银行Accumulator的投资亏损者,同时还在不断召集更多“受害者”。该网站透露,联盟成员分别在星展、汇丰、花旗、恒生及荷兰银行等被“误导”开设私人银行账户来投资Accumulator,损失金额从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

  据该联盟总联络人金亮描述,他在2007年10月请汇丰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李丽儿帮他推荐几只港股,当时其账户余额为2万多港元。李丽儿发邮件向其推荐了3只股票,并且随后打电话来,建议金亮用比现货价钱低20%的价格购入其中一只股票。金亮同意购买1000股。就在合约执行几天后,该股票掉头向下,一年内跌幅达87%。

  记者查看了金亮整理的网上通话记录,发现李丽儿曾提醒金亮,购买“打折股票”的风险是“一年的,比行使价低就要买一倍的货,比103的价格高,合约就取消”。

  不过,金亮强调,他事后才知道李丽儿推荐购买的“打折股票”不是股票,而是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该产品风险值高达5,为所有投资产品中的最高风险级别。

  3个月后,金亮要求取消合约、赔偿损失,但被告知合约不能终止。无奈之下,金亮只有不停把账户里的股票、票据等资产卖掉用来交割,否则就要被斩仓。之后,当金亮表示凑钱有困难时,汇丰私人银行称可以提供贷款。最后,金亮账户股票市值缩水至不够贷款数额,被银行强行斩仓偿还贷款。据金亮表示,斩仓后他亏损上千万,并倒欠银行23万元。

  据悉,香港恒生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等普遍向私人银行客户销售A ccum ulator产品。金管局数据披露,截至2008年2月,香港市面上销售的Accumulator达1324亿港元。在股市动荡下跌中,不只内地投资者,香港不少投资者也因其亏损严重。因此该产品被称为“富豪杀手”,戏称:“I kill you later”。金亮估计,内地Accumulator投资亏损者可能超过3000人。

  香港业界:“专业投资者”应愿赌服输?

  对于金亮的投诉,汇丰银行表示:“在2007年10月12日投资股票计划时,汤太太(即李丽儿)再三提到产品的主要特点。对于金先生指我行没有向您提供产品资讯或投资风险,我行并不认同。”

  其实,对于投资者的投诉,销售Accumulator的银行普遍持此态度。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回应本报表示,产品销售严守业内规定,合乎监管机构要求,并拒绝评论个别案例。

  大福证券分析师李健雄告诉本报,跟雷曼迷债在香港银行柜台销售、面向普通投资者不同,Accumulator只对私人银行客户销售。而香港私人银行的门槛,是净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港元以上。这样的投资者,在香港法律中被界定为专业投资者,投资亏损时受保护程度较低。

  而且,跟雷曼迷债以“债券”形式出现的低风险面孔不同,李健雄表示,Accumulator很明显是与股票挂钩的结构性产品,高风险高回报,股票涨就赚很多,股票跌就亏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体会,不可能只赚不赔。

  不过,内地业界看法不同。上海精熙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夏宁告诉本报,据他了解,内地不少私人银行客户是做实体企业的,并不懂得金融投资,因此虽然净资产较多,但并非就是“专业投资者”。此外,从有投资者赔光账户余额后措手不及、甚至不得不贷款补仓来看,说明银行在销售时很可能没有充分说明风险。

  监管灰色地带:或影响香港银行“北上”

  因银行拒绝赔偿,上述联盟已于7月31日派出6名代表,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赶赴香港。并在香港立法会议员陈鉴林陪同下,与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李令翔见面,后再到湾仔警署报案。

  昨天,香港金管局新闻发言人回应本报表示,该局争取在3个月内看完所有投诉个案,确定有无表面证据支持,然后决定是否进一步立案调查。

  金亮表示,除向金管局投诉外,投资者会自行透过不同途径索偿,包括起诉银行、与银行洽谈和解或报案求助。

  香港佘英辉律师兼合伙人佘英辉告诉本报,这类纠纷首先要看合同,然后再看签署合同的环境。Accumulator合同条款本身肯定说明了风险。因此,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如电话录音等显示销售人员游说购买并没有说明风险,来证明银行销售行为不当。

  虽然迄今香港Accumulator投资者起诉银行尚未有胜诉个案,但在本月初,前高盛职员因处理客户Accumulator合约时行为不当,而被香港证监会禁止重投业界两年。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评论,此事暴露了内地和香港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郭表示,内地法律规定禁止外资银行在大陆地区销售未经许可的金融产品,而Accumulator也并未获银监会批准。然而,销售银行千方百计规避法律限制,银监会难以监管。

  而对于香港银行上述到内地揽客的行为,香港并无法律禁止。金管局发言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香港没有法律禁止银行这样拓展业务,是否违规要看内地法律。大福证券分析师李健雄表示,一般来说,如果合同在内地签订的,那么香港银行就违反了内地法律;但如果在香港签订,就会按香港法律来办。

  前述联盟成员之一、上海创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赖建平透露,香港银行有部分职员专攻内地富豪市场。鉴于香港银行越来越重视开拓内地市场,此事的处理结果,或将影响香港银行北上。大福证券分析师李健雄亦表示,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很可能成为后续类似事件的参考。

  对此,香港金管局表示,该局要求银行在境外(包括内地)经营业务时,必须遵守当地的法例。金管局跟中国银监会于2003年签订谅解备忘录,订明双方就银行监管的范畴互相提供监管信息及合作。假若在调查期间,金管局发现银行违反内地的法例时,金管局定会跟国内有关的监管机构联系及作出跟进,严肃处理。
 

0
标签: 香港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