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助力 稳外贸成绩初显
今年上半年,我国月度进出口持续呈两位数负增长。面对外需急剧大幅萎缩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信用保险在内的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目前,尽管进出口还在下降,但我国在主要出口市场份额有所上升。
外部需求大幅下滑,外贸形势危急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3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分别下降21.8%和25.4%。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国进出口持续8个月的低位运行。上半年,月度进出口持续呈两位数负增长,但6月当月出口和进口降幅均较上月有所减少,其中出口减少5个百分点,进口减少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价格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日益明显,6月份出口价格降幅已经扩大到8.4%,进口价格降幅有所收窄,但仍达15%,这是导致进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巨大顺差有所下降,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969.3亿美元,同比下降0.5%,与2007、2008年同期比较呈减少趋势;上半年对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顺差分别减少34.7%和17.6%。
多管齐下保持外贸增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各个部门从财税、金融、贸易便利化、促进转型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在2008年8月以来连续6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今年6月1日,我国进一步提高了部分农业深加工产品、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钢铁和钢铁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2600个税目。
金融危机后,外贸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出口风险上升,为了解决企业有单不能接、不敢接的问题,我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信贷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提供担保;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额度从原则上不超过应退税额的70%提高到90%;落实扩大信保覆盖面、降低保险费率政策,上半年短期险累计承保金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31.5%。
在外需萎缩情况下,推进贸易便利化是稳定外贸的重要手段。我国提高货物通关和检验检疫效率,减免农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和纺织服装出口检验费用,将新列入法检目录或增补监管条件的商品过渡期延长至今年底,并调整了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
经济低迷时刻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之时,我国抓住机遇,转危为机,支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着重扶持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出口,引导企业加快出口结构调整;专项安排出口融资保险规模421亿美元,重点支持国内电力、通讯、铁路、冶金、石化等行业成套设备出口。
扶持政策初显成效,仍需谨慎应对
在各地区、相关部门和外经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应对危机、稳定外需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尽管目前我国出口还在下降,但在国际市场份额却有所上升,前5个月在美、日、欧进口市场上的份额同比分别提高4.1、3.6和3个百分点。
在出口退税率上调等政策支持下,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显现,上半年服装、箱包、鞋类和家具出口额分别下降8.5%、7.4%、4.3%和9.8%,远低于21.8%的整体出口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逆势而上,一直呈现比较良好的势头。上半年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同时,服务外包企业新增从业人员29.7万人,其中新增的大学毕业从业人员23.9万人。
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的趋势尚未见底,中国外贸发展仍然面临外需低迷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