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创新

2019-04-08 17:03 53565

来源:贾康学术平台(ID :JIAKANG_AP)对照我们这次讨论的“一带一路”主题词——文化自信和产业融合,我试着从这个视角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还是讲一

来源:贾康学术平台(ID :JIAKANG_AP)

对照我们这次讨论的“一带一路”主题词——文化自信和产业融合,我试着从这个视角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还是讲一讲我了解的“一带一路”,这样一个被称为重大倡议的实际发展规划还处于推进过程当中,处在中国追求现代化和平发展的中间,我认为它代表了一种新阶段。在我们自己有了改革开放一系列的进展之后、在“走出去”这个概念之下,现在成体系的是“一带一路”——实际上是网状的向西为主的这样一个,和外部世界更多更紧密更深入的交流。那么这个大倡议内涵的“走出去”为什么叫向西为主呢?

我理解是这样,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间国际社会中有合作有竞争,不可能向东,太平洋方向是更敏感的、美国作为头号强国高度关注的这样一个区域。美国因为有了中国的追赶已经在两国关系上有了一个“美国要打压遏制老二”的新阶段,大家都关注美中贸易摩擦升级,实际上是中美之间新的博弈。但是往西为主是相对容易的,是在合作方面进一步利用潜在空间取得进展的主要方向。陆上就是有了规划通过和陆上沿线经济体、沿线国家合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想要进一步打开局面的纵深和空间,还需要海上通过水运形成的主要的一些连通路线各个节点进一步发展。在合作中推进互利互惠这样的经济活动为主的交流,而带出更综合的中国和平发展和其他经济体追求共赢的局面。

在表述上早已经有“五通”的概括,我觉得总结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政策沟通当然是在追求和平和共融的趋向下最容易取得共识的切入点,是一个出发的原点,不同的经济体不论什么样的发展政策,沟通起来当然会形成共同点,像中国向西的经济体一般都是欠发达经济体,迫切需要在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些经验之后通过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域增长点方面的培育,来推进他的升级发展,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确实在基础设施建设、架桥修路、开发区等方面,可以给人家提供所需要的一些经验和相关投入要素。

后面跟着的自然是设施连通,陆地上各种各样的大通道交通设施建设,上面节点、枢纽、产业园区、物流中心、宜居城市的建设,水陆、海运有港口,有相关的后勤补给中心,有各种各样相匹配的通讯设施等等,都是自然而然的设施建设带出来的。

设施建设后边跟着的是什么?首先是经济生活里面的互通有无的贸易畅通,这自然而然就跟上来了,“比较优势”在经济学原理层面早就说清楚这个道理,不论经济体是发达还是欠发达,总有一些可交易的物品。中国是发展中经济体,和美国的贸易不断扩大,一个高端一个低端,各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前些年在没有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双方有一个主基调的发展过程,到了一定时候情况变了,也并不否定中美之间仍然有以后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贸易,中美贸易之间不可能归零,跟其他经济体更是这样,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什么紧张局势,更多的还是大家做生意,这个比较优势之下的互通有无带来的是货畅其流,各地的土特产更好地卖出去,而更多卖出往往带来它的增值,异地交易用老百姓的话说可能一下子卖个好价钱,价钱上去以后收入上升,跟着潜力会进一步释放,货畅其流跟着的是地尽其力。从初级产品来说农业和土地直观看发挥作用的潜力打开了。货畅其流、地尽其力紧跟着的就是人尽其才,人力资本的培育跟着要上来,教育的发展,医疗的发展,整个人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样的贸易畅通是经济学原理早已经揭示的,在生产力这个概念之下提供有效供给适应人类社会的需要,会又产生一种综合的效应,从经济推及社会、推及文化、推及综合发展,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匹配,就是第四句话——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无非就是把钱比较多的这部分人他们的可用资金,怎么样更好地做理财调节出去,去帮助那些急于用钱、自己钱又不够的主体。得到融资支持,是互惠互利。资金的融通在现代社会里已经被邓小平评价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就是金融概念,又加上了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支持科技经济,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里当然面对一系列的挑战,怎么控制风险,怎么防止“核心变空心”。在中国,现在金融要坚定贯彻中央精神,修正脱实向虚的偏差,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升级换代高质量发展。这种资金融通一定是全球化的,在全球范围之内我们看到金融机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最主要的银行都已经有外资,我们也走出去,我们的“一带一路”上面有亚投行,有丝路基金,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进一步发展的融资机制。

带出来最后一个民心相通,还是回到总书记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之下,我们的民心自然更相通了,老百姓解决温饱以后要发展,发展以后还要享受,享受之后少不了文化交流,文化因素越来越体现出来它的可接受性和大家对它的需要。精神生活的互容互动,在“一带一路”发展中,以后一定越来越有它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力。

我想谈一谈我理解的中国定位的文化自信。既然是五通最后落到民心相通里面,文化生活不可缺少,那么中国的天然优势是什么?就是所说到的五千年文明史,有的学者有不同意见,易中天先生说可证明的是3700年,但是不要忘了现在有良渚文明的发现,我去浙江现场看了博物馆,那个文明可能不是四千年、五千年可能要提到六千年,这是学术上可以进一步讨论的。3700年也好,6000年也好,这样一个文明被一般人承认是没有中断的,在现在所称的中国大地上,往前追溯,几千年前的文明没有中断,这在古文明里面是唯一的。我们知道两河文明中断了,现在如果去埃及看到金字塔,当年建金字塔的社会群体不知道去哪里了,找不到。

我们中国被评价为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体,它的积淀,的自然带来的是不可否定的我们文化自信方面的支撑——深厚的几千年文明史的积淀,使我们有相当充足的底蕴,但是不否定也有争议、我们积淀的东西,是不是有糟粕?不可否定,中国在工业革命后落后,五四前后有学者激愤地提出要怎么样做颠覆性、否定性的对传统文明的批判。现在更公允的说法,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里面弘扬中华文化精华,也不否定在有些历史关头有些学者激愤之言,有一定合理性,比如说中国的国学是国将不国之学,必须好好的反思,以后去注意学习更先进的文明,这是一个层面。

另外一个层面,不能走极端,中国古老文明确实有它的精华,有它与其他民族和经济体做充分交流很好的支撑力。我自己的体会是,文化自信给予的一种吸引力,至少有几个维度:中国古老文明的吸引力,第一个维度是哲理上的: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西方人所推崇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有我们中国的儒家等代表人物,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哲理思想,其中有一句话,就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在几十年研究过程当中反复思考,这绝对站得住脚。王阳明心学无非也是说的这个,你的内心感觉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就是善,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哲理,和西方文艺复兴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博爱、难道不是相通的吗?我认为就是相通的,在交流中间一定会产生共鸣,产生吸引力。钱钟书先生给了16字评价,是强调共性: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里面精华的部分,它的吸引力,它给我们带来的自信,非常明显,这是一个哲理维度。

第二我想提到器物的维度。我也跑了很多地方,我很感兴趣去看各种博物馆、陈列馆。我当然有感受,到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馆,哈佛、耶鲁等等这些大学的艺术馆里面,吸引人的很多古典、经典文物,来自中国,这些器物是不是非常有吸引力?我感觉确实有吸引力,现在生活中间我们“一带一路”交流里面,这种古代艺术和现代文化生活中间形成的潜移默化的互动,当然非常值得我们看中,可以在有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士交流基础上,形成一种津津乐道的氛围,这也是毫无疑义的,这不是我们文化自信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吗?

    第三我觉得在创新的视角上中国人现在提出的一些,在世界上完全可以引出共鸣。比如在杭州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最后形成的共同宣言核心概念是什么呢?结构性改革,我理解这正是中国在此之前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具体表述,结构性改革一定是发生在供给侧,在供给侧才有结构问题,这是一个在中国已经确立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主线上的概念,和世界上所有的二十国代表性经济体他们的领导人在一起,大家都认同的一个带有创新的、引领意义的概念,当然也有其文化内涵。

三个视角,哲理、器物、创新引领这三个维度我们都有应该有的自信。有了自信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间我们已经提炼的主题,就是创意管理和产业融合,这方面我有一些很粗糙的想法,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感觉在实际生活中间,中国本土地方层面已经强烈意识到自己在“一带一路”这盘大棋里面是什么样的相对地位,这个可能要各自形成自己的概念提炼和形象的树立。比如说连云港,欧亚大陆桥多少年就在说,真的“一带一路”和欧亚大陆桥连在一起了,连云港怎么样趁势而上,你自己特定的文化创意能够形成什么样的logo,形成什么样的让人家记下来就不会忘记的那种印象,这就是各个地方政府的切入点。西安更是,古老长安魅力无穷,很多地方难以和它相提并论,但是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实际上也面临其他地方的竞争。西安是前段时间抢人大战的热点,西安意识到要赶快趁这个机会把在各个要素里面能争的要素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更多吸引到西安来。再往河西走廊,走到敦煌,而敦煌的文化意象可能是各个地区间超一流的,但是这个文章怎么做好?这个创意管理当然也是一个考验。此外丝绸之路大概念下还有南方丝绸之路,南方在成都、在重庆、在昆明、在一系列的地方,丽江也好,瑞丽也好,西双版纳也好,都有可做文章之处。这有关创意管理方面从地方视角上怎么样给出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文化搭台引出产业唱戏的思路,只要把这个台搭上以后,产业创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直致力的“招商引资”、综合开发,形成文化创意带出的在自己区域之内产业集群方面的打造和逐渐发展,应该讲是各有千秋。

另外要说到企业和市场,包括现在中央给的空间内,我们知识分子的产学研结合,能够推动什么样和“一带一路”文化创意、创意管理相对接的切入点?我举一个小例子,是真实在我身边发生的。我们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现在在万丰路上有一个办公区,那里叫银座和谐广场,就是一个综合体,广场不大,楼宇为主,这个综合体里面,我的一个过去指导的博士后学生,他联络了很多的收藏界人士,办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金银器展览区,请了很多专家论证过,认为这套金银器展览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其他公立的博物馆都不能相提并论的水平,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我去看了,难以复述我感受到的特别震撼的部分。他想做什么呢?这些历史上各时期的金银器很多和“一带一路”开发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他想以这个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在“一带一路”节点上做分馆、做园区,然后切入论坛、招商、产业集群的建设,加上金融科技等等金融支持,这是他最初的思路,而且我马上想到可以对接到PPP,对接园区的发展,对接以后在境外能够引起共鸣的地方兴建的基础设施,可以打包开发,一个展览馆、一个文化园区,结合产业园区,用PPP的方式,对这我们国内已经有了一些经验积累,我们也从英国、澳大利亚借鉴经验,也在总结我们自己可以立得住脚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就是创意管理加上产融结合,加上产业发展,又落到“五通”上。PPP其实是典型的五通机制:你想以后“一带一路”的发展,政策沟通是大前提,跟着设施连通,设施建了以后要生产,生产以后产品要有贸易的畅通,过程要有资金支持所以要有资金融通,带来的是更多的文化要素合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心相通。

这些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谢谢大家!


8
标签: 产业 文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