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转型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息差收窄、金融脱媒、“强监管”政策等背景下,城商行由快速扩张向稳定可持续发展转变。随着金融技术浪潮的来袭,城商行必须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市场竞争,迎接二次挑战,转型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息差收窄、金融脱媒、“强监管”政策等背景下,城商行由快速扩张向稳定可持续发展转变。随着金融技术浪潮的来袭,城商行必须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市场竞争,迎接二次挑战,转型迫在眉睫。
1、金融科技是城市商业银行转型新引擎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金融科技的定义,即通过技术性地刺激金融服务创新,可以触发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并通过相关文件对金融市场、金融体系以及金融服务条款产生影响。
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迭代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各家城商行在政策引导与下沉服务重心的内在驱动下,陆续提出大力发展零售金融、普惠金融和非息收入业务的战略目标,而金融科技在数据资产、风险管理以及消费场景中的应用是帮助城商行实现“二次革命”的转型新引擎。
构建数据资产,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发现市场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当前,FinTech技术日渐成熟,为城商行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和技术支撑。按照技术分类,金融科技包括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布式技术和安全技术,这些技术在银行体系内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系统平台搭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风险预警模型及投后体系搭建、线上投融资平台建设、智能运营及投顾等。
银行作为强数据导向行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大大提升银行内部运作效率,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市场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具体来说,大数据分析体系包括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能力、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存储、数据仓库等方面。
城商行可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数据质量管理,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工具对当地市场和同业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获得高质量的分析结果,并对照相应结果结合机构业务数据实际分析情况,作为机构经营成果考核评估的依据,而对分支行之间数据差异的纠偏以及业务数据潜在价值的挖掘,则可为决策层战略构想提供量化数据支撑。
引入大数据风控,由经验管理向模型管理转变。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风控管控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也会直接影响对业务机会的把握。
城商行服务于地方经济,风控经验管理有一定局限性,然而随着分支机构发展的多元化,其风险管控往往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风险管控政策实行无差别统一管理,导致部分经营机构业务拓展难度加大,同时不确定性风险加剧;
二是通过自下而上,即由经营机构向总行汇报的信息传导方式,对机构业务实行风险管控,往往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和延时效应,从而导致贷款风险损失的几率增大。
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引入,将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数据获取、模型构建与传统城商行的客群信息进行补充优化,改变了银行原有基础信息维度单一、缺乏个性化的弊端;同时,可利用数据深度加工技术,建立风险预警模型,优化投后管理系统,用科学化的风险管理方式提高不同区域经营中的风险抵御能力。
搭建智能平台,由金融场所向金融行为转变。传统银行网点经营模式大多通过人工提供线下金融服务,城商行受限于当地监管和准入政策,短期内无法设立众多物理网点,导致在实际经营中,往往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财力进行弥补,在实际经营中,城商行的客户经理们大多为企业提供上门开户等金融服务,零售业务的增长更是需要大量人员走进社区进行产品宣传。
加上传统银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业务流程涉及前中后台,均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较于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缺乏人才储备,线下市场覆盖率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商行的利润扩张空间。
随着金融技术的成熟和渗透,“弱网点化”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银行已从“一种场域”向“一种行为”转变,银行业务也由“获利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银行的竞争优势更是从“网点数量”向“场景体验”变化。在此背景下,城商行物理网点先天不足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优势,避免了“尾大不掉”的难题。
城商行可以通过与技术提供方跨界合作,从基础硬件平台升级和产品服务端场景化升级着手:如与金融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借助其技术优势优化传统银行数据和客户等资源,取长补短提高创新效率,持续加大金融增值服务终端创新。同时,结合城商行长期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成熟经验和模式,以普惠金融作为战略契合点,满足长尾市场需求;通过发展电商平台搭建线上渠道,突出支付结算、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方面的特色优势,进一步丰富拓展银行金融服务渠道;发展线上直销银行,建立以余额理财为核心的电子银行运作模式,为客户提供独立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银行产品及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线下网点积极引入智能设备和数字化流程,结合社区银行与城商行特色的匹配度,对实体网点进行智能升级,提高单个物理网点的综合服务效能等,或将为城商行由粗犷式扩张向集约化发展、扎根当地形成其可持续竞争力提供转型契机。
2、警惕达摩克里斯之剑——金融科技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金融科技概念的落地,也改变了传统金融业态与生态体系,然而究其本质,资金融通、信用创造和风险管控的内核并未改变。随着金融市场参与者多元化程度加深、数据维度日趋复杂等因素带来的行业监管难度大幅提升,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的放大作用,金融科技在带来高速运行效率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其隐藏的系统性风险也不容小觑。尤其对于体量较小、基础设施薄弱的中小城商行而言,发挥金融与技术合力的同时,需要警惕金融科技风险。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火墙。商业银行当前发展金融科技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五大技术领域: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智能、精准画像和数据资产构建上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对于搭建云平台、API/开放银行和敏捷架构的应用;区块链在构建新价值网络、信任机制和建立分布式账本上的应用;物联网连接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及最终形成万物互联方面的探索。
运用RegTech技术加强与监管协作。目前,商业银行风险处理方式仍以事后补救为主,缺乏提前干预、主动防范的有效措施及能力,尤其对于城商行分支机构而言,其风险处置链条较长,面对金融科技推动下带来的银行弱网点化、长尾效应趋势明显,风险传播速度及传播范围往往超越人工反应干预能力,传统风险管理思维已无法适应技术应用放大的风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