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版到3.0版,上海自贸区一路“升级”经历了什么?

2019-03-05 16:4037775

来源:观察者网如果你是一名游戏玩家,你一定会对“打怪升级”这四个字含有特殊的深厚感情。在那条充满荆棘,遍布未知的道路上,每一次闯关夺

来源:观察者网


如果你是一名游戏玩家,你一定会对“打怪升级”这四个字含有特殊的深厚感情。在那条充满荆棘,遍布未知的道路上,每一次闯关夺隘,或者被老怪摁在地上痛揙,都是通向人生巅峰的宝贵财富。有一天,一朋友相告,他的新版“消消乐”终于打过了第270关,那一刻,我对“打怪升级”者的崇拜达到了顶峰。


不过,还有比他更牛的,比如自贸区。


周一的早高峰,上海迎来又一次拥堵。很多人坐在车上刷着手机,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上海自贸区3.0版改革方案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从1.0到2.0,再到3.0版,上海自贸区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三级跳”,这就好比你从一名青铜战士,一路杀到了“黄金圣斗士”,回首看看这闯过的“十二宫”,每一步都令人心潮彭拜。


1.0版:新名词层出不穷


万事总是开头难。2013年7月3日,上海自贸区1.0版方案诞生了。


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这是中国自贸试验的第一次初啼,也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一年,各种新奇的名词不断从上海自贸区飞出。“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自由贸易账户”……,对这些名词,起先大家还很陌生,许多人偷偷地查百度搜索,生怕自己出洋相。如今,这些名词已经耳熟能详,稍懂一点经济的人都能张口就来。


自贸试验的第一年,这块良种初播的“试验田”,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四大改革领域,催生出至少21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收成”,自贸试验区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2.0版:被赋予更重担子


仅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再次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上海自贸区正式升级为“2.0版”。


对比1.0版,人们发现,新《方案》又对上海自贸区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改革任务。比如,“探索建立采信第三方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试点建立与开放市场环境相匹配的产业预警体系,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探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多证联办’或‘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等。这些新任务表明上海之前的自贸试验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得到中央认可,因此被赋予了更重的担子。


自贸试验伊始,外界议论区内新设企业中资多、外资少。但进入第二年后,外企进入的步伐明显加快。在那些岁月里,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第一家合资道路运输公司、第一家独资游艇设计公司、第一家独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独资医疗机构相继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地。


变化还总是发生在幽微之处。


每次船舶停靠在洋山港,马士基“伊迪斯”号货轮的船长巴赫都很开心,尤其是近年来,洋山海事局采取了一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集约登轮检查”制度,船舶靠岸检查时间缩短了数小时,巴赫和他的船员因此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货物装卸。走遍世界各大港口的老船长,逢人就夸,“这才是真正的变化!”润物细无声。制度创新就像一场春雨,滋润着上海自贸试验区这片国家试验田。


2.0版方案实施后,上海自贸试验区投资管理制度,由正面清单和审批管理转向负面清单和备案管理;贸易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的国际公认标准规范;金融管理制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综合监管执法制度框架,从事前审批和主体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和功能监管。一系列创新,缩小了我国现行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差距,为我国加入更高标准的投资、贸易协定打下基础。


3.0版:能力值再获提升


于是,当时间来到2017年的春天时,上海自贸区再次迈上新台阶。当年3月底,国务院正式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这是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国家出台的第三个改革方案,被外界称为“上海自贸改革的3.0版”。


3.0版自贸区首次提出了“改革系统集成”的概念,并要求上海自贸区对标最高国际标准,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三区一堡”由此翻开了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新篇章。


与过去一样,这次上海自贸区的“升级”之路依然走得踏实稳健。一边建设风险压力测试区,一边上海率先跑出了“自贸区速度”:企业登记环节审批速度大幅提升60%以上,新设企业实现2天设立、4天开业,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带设计方案出让24个自然日办结,不带设计方案出让80个自然日办结,不动产登记从20多天缩减到5个自然日。许多企业在拿到证件后,惊呼“实在太快了!”


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浦东“证照分离”改革形成完整体系,在全面实施国务院部署的第一批116项改革事项基础上,完成第二批47项改革任务,自主推进35项改革事项。自贸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也基本建立,在上海率先实施“一网通办”,浦东新区327项涉企事项全部进入网上政务大厅,53%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47%的事项实现“只跑一次”,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了85%。


作为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更多的“一带一路”元素这些年出现在上海自贸区。2018年,自贸试验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3%。依托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上海自贸区与以色列、俄罗斯、新加坡等国联合建立跨国孵化器,促进科技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成员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11个经济体的19个口岸,海运物流可视化、空运物流可视化、电子原产地证数据交换等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如今,在外高桥,希腊、伊朗、斐济、捷克等9个进口商品国别馆投入运营,丰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品进入中国的渠道。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们看到这样一条新闻:自贸改革3.0版方案明确的98项重点改革任务中的96项已全部完成,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各项改革探索成效显著,总体达到预期目标。毫无疑问,上海自贸区通过“打怪升级”,能力值又一次提升。


3.0版之后,还会有4.0版吗?


尽管官方还没有正式提出自贸区4.0版方案,但市场上早已获悉,上海自贸区正在搞一件“大事”:设立新片区。


对自贸区新片区,海内外各界真的是翘首以待,脖子伸得老长了。上周,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这个世界最大的航运协会组织之一,时隔两年又一次把全球年会放在上海浦东举行。


让300多位航运界大佬们三年两次齐聚同一座城市,这在国际航运史上十分罕见。究其根源,对“自贸区新片区”的关切占据主导因素。怀揣一颗“八卦心”的嘉宾们,在会场上无比兴奋地探讨、预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会建在哪里?又会推出哪些扩大开放的新政策?


全球市场千呼万唤,等着上海自贸区又一次前去“冲关”。新片区会是怎样一幅图景?目前,人们只能获得一些片段的认识,比如,比如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又比如,新片区将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等等,即使这样,市场神经已被撩动,兴奋程度似乎不亚于2013年自贸区设立。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始终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上海自贸区,这次的“升级打怪”之路一定也会同样精彩。


8
标签:自贸区 升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