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时代 看微信支付的下一个“五年规划”

2019-01-15 17:04 13572

  记者:饶文怡  在张小龙的4小时演讲中,他阐述了关于人口红利的观点: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他认为,现在三五年就是一个

  记者:饶文怡


  在张小龙的4小时演讲中,他阐述了关于人口红利的观点: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他认为,现在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不仅更迭的速度变快,催生需求的速度也更快了。


  在这个时代下,5岁的微信支付,月活用户达到8亿,相比于2017年,全年的支付笔数又翻了几番。团队必须主动思索接下来的5年该做什么事情。

  用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的话说,让所有人用微信支付,不是团队的目标,“强制一个老人用微信支付,我觉得没有意义。我们只是希望在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产品,有需要的人去用就好了。”


  恰逢消费互联网的时代渐渐走到尾声,移动支付的角色也开始出现变化——为了适应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移动支付需要更多地和行业相结合,提供更加垂直的服务能力。


  从服务C端客户到B端客户更深的需求,微信支付需要适应这个新变化。


  “经过近年来的普及,移动支付已经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了”,耿志军不断强调“敬畏”和“感恩”,认为有了各行各业,微信支付才有了新天地,能让技术在每个行业场景里探索。


  在微信公开课期间,微信支付向界面新闻透露了下一个阶段的战略:正在持续推进和不同行业的深度结合。


  “团队已经研究了138个行业,现在我们找到了36个比较适合的行业,来让微信支付深度切入,提供数字化的协助。”耿志军说。


  移动支付改变产业逻辑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中,移动支付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这是微信支付需要理清的一个逻辑问题。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中,移动支付所起到的是一个节点作用,其所连接的是用户和服务,而这一节点也不是不可取代的交易必经之路。


  微信支付认为,在产业互联网之中,移动支付的角色无疑会发生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很多智慧化的产业之中,移动支付将会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并大幅提升效率和节省成本。各行各业甚至可以借由移动支付改变原有的一些体验链条,让其大大缩短,最终实现商业逻辑的改变。


  耿志军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改变,“比如说在传统的水电煤行业,原来我们是要到一个中心的缴费点去交费然后获得相关的服务,现在通过移动支付,交费就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和地点完成。支付通道的变化,会让行业去改造自身的基础设备。”


  在微信支付团队看来,随着移动支付和产业的深度结合,明面上用户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是移动支付带来的效率提升;对于产业本身,它们能够获得的是管理成本的大幅下降,比如设备的维护成本和人力的投入成本等。在这个基础上,产业就可以重新思考原有的业务逻辑,将资源投入到其他方面,从而带来新的商业变化。


  “产业中原来很多的服务,之后都可以在微信上来完成,有关的技术会变成一个很普遍的存在,甚至用户都感受不到。”按照耿志军的描述,微信会成为各行业服务用户的基础设施。


  尽管新的目标足够远大,微信也在不断推出诸如“扫码购”、“人脸支付”等新技术,但新技术深入各行业消费场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反复的迭代和精细的教育过程。


  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和以往to C端的打法不同,不同B端行业对于微信支付有着更细分的要求。


  目前,微信支付已经找到了36个主要的行业,在其中推动行业与微信支付的进一步结合。这些行业涵盖了零售、餐饮、政务等方面。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挑选合作对象的标准上,微信支付最开始关注的是对移动支付有“小额高频”使用特色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天然有助于移动支付的推广使用。而现在,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全行业中,但也会优先关注那些对移动支付技术需求更强的领域。


  对此,耿志军解释称:“微信和行业结合,也需要来自行业的推动力,这样会加快技术落地。”


  高速公路的无感支付便是一个例子。过去微信支付很难进入高速,但微信支付团队经过调研后发现,在高速公路上,缴费效率提升是最主要的需求点。不断针对这个点迭代产品方案,这减少了他们在和行业的接触时可能遇到的阻力。微信支付也在利用这些合作案例作为标杆,来对外进行后续的推广。


  为了了解各行各业的不同技术需求,到线下的门店去蹲点,已经成为微信支付团队的标准动作,因为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调研获得的成果是在办公室看数据难以比拟的。


  在微信公开课上,微信支付也对外介绍了目前与行业合作的一些相关技术应用方案。目前微信支付提供的是微信生态能力、微信支付基础能力,以及微信支付行业应用产品。商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另外,微信支付团队也在继续借助服务商的力量来深入行业。每年,微信支付都会举办一次服务商大会,来参加的服务商人数往往也有三四千人。这些服务商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微信支付把服务推广到每一个行业之中的商户手中。


  “微信不会针对每一个行业或者城市建立to B方向的新公司,我们做的是尽最大努力优化产品,从产品能力上帮助服务商,借助服务商来将解决方案推广出去。同时我们保证所有的服务商都能从我们这里公平地获得能力。”耿志军表示,微信支付不会自己“下场”做商业。


  to C驱动to B


  除了结合行业这个新任务之外,在成立五年之后,微信支付自己也在持续定位自身。


  比如,在微信7.0的这一次大更新中,原先的“钱包”入口就被改成了“支付”,以适应功能的变化。


  “‘钱包’是用来集合零钱、信用卡等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支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钱包概念,包括金融在内的功能已经加入,所以我们把‘支付’放在外面,‘钱包’是其中的子概念。”耿志军说。


  持续定位自己,也是微信支付发展至今的必要路径。


  如果说,最初的移动支付还只是一线城市居民互动时使用的时髦技术的话,那么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包括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内的移动支付工具,也随之渗透到了二三线城市,乃至更加下沉的四五线城市以及乡镇。


  在微信公开课上,微信支付列举了这样一系列数据:2017年,深圳的微信月活用户达到了2000多万,而社交支付的用户数量达到了1871万,渗透率达到79%。


  但在贵阳和沈阳两个更为内陆的城市,微信支付的渗透率并不低于深圳,贵阳的微信支付渗透率甚至还要高于深圳。


  因此,随着微信支付在各地区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微信支付也需要考虑如何让产品在新的市场中更好地找到适合的用户群体。


  “在很多偏远的城镇,我们会看到微信支付的二维码,只是使用率不一定有大城市高。”在这一点上,微信支付团队所考虑的并不是怎么让更多的人使用,而是怎么样让产品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按照张小龙的说法:“我们用户数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


  这种思路来源于微信支付团队对于C端用户和B端用户之间关系的理解。


  耿志军并不认为微信支付之后为了结合行业,就可以忽视对于C端的关注。一定程度上,C端的用户体验才是微信支付to B生意的推动力。


  “对于C端和B端,我们始终坚持的是,B端的生意需要C端去驱动,这个是我们梳理的一个路径。” 他认为在2019年,民生也会是微信支付在行业领域的一个强势增长点。


  在微信公开课进行分享时,微信支付行业应用副总经理郭润增则提到,在未来,消费者对于更好的消费体验的诉求是始终不变的,这要求微信支付不断去思考什么是更好的消费体验。


  这是一个从个体到行业的扩展方向。为了做好to B这个生意,微信支付选择的是,利用自身在用户群体中的影响力,以及针对商家的技术开放,从下至上地推动产业的变化。


  路线已经规划完成,耿志军和他的团队成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往深处走,“在2019年,微信支付面对的挑战更大,因为我们走到了很深的领域;但与此同时,发展空间也是无限大的。

  在此基础上,耿志军说,微信支付的底线就是只做基础能力“不下场”,模式就是依靠服务商,继续做强开放生态。


2
标签: 张小龙 人口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