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自贸区5岁了

2018-10-01 12:07 672

来源:中国自贸区把坐标定格在长江入海口,向东远眺,巨轮满载货物驶向全球。向西回望,林立的高楼勾勒出城市美丽天际线。脚下的这片热土,就

来源:中国自贸区


把坐标定格在长江入海口,向东远眺,巨轮满载货物驶向全球。向西回望,林立的高楼勾勒出城市美丽天际线。脚下的这片热土,就是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


今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迎来五周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的指示,上海自贸区运行五年来,在投资、贸易和金融等一系列领域先行先试。如今,改革的“苗圃”枝繁叶茂,一批批制度创新的“良种”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播撒。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十余个自贸区组成改革“雁阵”


走进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的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检测送检样品。国人熟悉的食品品牌如良品铺子、星巴克、周黑鸭等,都是美安康的合作伙伴。


美安康是上海自贸区扩区后第一家落户的外资食品检测认证机构。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海南自贸区,派出考察团访问了这里。当美安康负责人介绍说,不断完善的自贸区“负面清单”,促成了美安康的落户,也缩短了出口食品的本土化测试和认证周期时,海南的客人表示了浓厚兴趣。


从上海到海南,地理位置相隔近2000公里。但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没有距离。


自贸试验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这是上海自贸区建设中一直遵循的三个原则。从挂牌之日起,上海自贸区就承担了为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使命。


在上海自贸区的示范作用下,中国的自贸区渐成“雁阵”:


2015年4月,广东、天津和福建3个自贸区挂牌成立。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区。


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海南自贸区破土而出。


从一枝独秀,到四朵金花,再到1+3+7+1的新格局。十余个自贸区组成的改革“雁阵”,覆盖了中国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的广大区域。


“原来地方之间主要是GDP竞赛,以自贸区为标志,逐步转变为你追我赶的改革竞赛。” 谈到这种“雁阵”模式,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说。


把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特点。瞄准企业“办证多”、“办证难”的问题,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新区2016年初在全国率先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对首批纳入的116个行政许可事项,分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等五种方式进行改革。


“2015年办一张公共卫生场所许可证,花了整整20天;今年同样是这个证,当天就能办结。”站在上海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的大厅里,上海一家酒店集团的政府事务总监还东平很是感慨。


2018年9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迄今为止,上海自贸区已经有127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从投资贸易到政府改革 

制度创新成为主攻方向


位于上海自贸区张江片区的亿通公司,有一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通过上面闪烁的数字和光标,可以实时监控上海口岸业务情况以及船舶坐标位置,这就是上海自贸区在全国首创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已经升级到3.0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包含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等10个功能板块,对接了海关、海事、边检、税务、外汇等22个部门,服务企业27万家。” 亿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锋说,打通监管部门的“信息孤岛”,用数据跑路替代人员跑腿,大幅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


没有政策优惠,也不搞税收洼地。上海自贸区挂牌之初,就明确了制度创新的主攻方向。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一系列制度创新喷涌而出:


出台全国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五年下来,负面清单的长度从190条缩短到45条。迄今为止,上海自贸区有近95%的外商投资项目通过备案方式设立。


深入开展通关便利化改革。“先入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近百项创新措施,推动保税区的进出境时间较全关水平缩短78.5%和31.7%。


仅今年重点推进的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全面电子化一项,每年可为企业降低单证成本4亿元。以关检融合为契机,未来上海自贸区还将推动通关全流程。

形成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基础设施,不少企业通过自贸账户,在境外融到了更便宜的资金。黄金国际板等金融创新,也依托自贸账户提供服务。截至今年6月,有56家金融机构累计开立自贸账户7.2万个,获得本外币境外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25万亿元。


改革千头万绪,必须抓好其中“牵一发而动身”的地方。从上海自贸区1.0方案中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到3.0方案中的“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区”,政府自身的改革始终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上海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有一项独特的“窗口无否决权”制度:工作人员“说YES不请示,说NO要报告”。“工作中碰到事情,不能先做‘技术判断’,考虑按规定可不可以做,而要做‘价值判断’,想想应不应该做。”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说。

不设障碍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这一窗口让更多创业梦想成真。


盒马鲜生是这项制度的受益者。盒马的“新零售业态”有卖场、餐饮服务,还有网络下单配送。面对这种“四不像”,上海自贸区没有简单说NO,而是和企业认真探讨,将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同时纳入经营许可证,并首次把互联网功能业态加入其中。自2016年在浦东率先落地以来,盒马已在全国的数十个城市开出60多家门店。


从试验田到高产田 

为开放型经济写下中国注脚


拿到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瑞伯职业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科很开心。瑞伯的投资方是瑞士金融理财规划学院,借着中国扩大开放的东风,瑞伯今年9月成为上海自贸区首家金融教育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


钟科说:“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上海自贸区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门,希望‘瑞士基因’能结合本土资源,为中国的金融和理财师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第一家外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第一家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第一家外商独资工程设计公司……上海自贸区诞生的一系列首创项目,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写下了生动注脚。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逾5.5万户,是前20年同一区域设立企业数的1.5倍。新设企业中的外资企业占比,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以上海1/50的面积,上海自贸区创造了全市1/4的GDP和2/5的贸易总额。


“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上海自贸区3.0方案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挺立开放最前沿、率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海自贸区正在上下求索。


以开放倒逼改革、激活创新。走进上海自贸区张江片区的跨国药企罗氏制药,可以看到一座占地1.4万平方米的创新中心正在拔地而起。这个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后,上海将成为继巴塞尔、旧金山之后,罗氏的第三个全球战略中心。


对于创新而言,开放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和技术,还有最宝贵的资源——人才。


上海罗氏制药总经理周虹,2017年成为全国第一位经自贸区管委会推荐、获得永久居留身份证(俗称中国绿卡)的海外人才。说起这个经历,周虹给“中国速度”点赞:“从提交申请材料到拿到证件,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我相信,这项政策会极大地吸引和激励国际高端人才在上海、在中国集聚。”


推动自贸区的开放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倡议等形成联动。上海市负责人表示,深化自贸区建设和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机遇。


目前,上海自贸区内的智利馆、澳大利亚馆、中东欧十六国馆等三个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均入选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上海外高桥集团副总经理俞勇说:“商品的交易是第一阶段。通过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推动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和海外开展文化旅游方面的交流,在商品之外形成服务领域的合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从保税区、自贸区,再到未来的自贸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改革,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上海自贸区正在路上。


来源:中国自贸区

0
标签: 自贸区 向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