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加速入场“分羹”消费金融万亿级市场
近日,首份信托业三季报“出炉”:云南信托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这也是该公司更换总裁后的第一份“成绩单”。
近日,首份信托业三季报“出炉”:云南信托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这也是该公司更换总裁后的第一份“成绩单”。
而从信托整个行业来看,可能就没有这么乐观了。随着通道业务进一步收缩,信托公司倍感压力。于是,不少公司开始尝试转型,消费金融成为其中一个转型方向。
艾瑞咨询预计,消费市场在未来4年将持续扩张,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72万亿元,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超12万亿元。
云南信托入局消金领域
数据显示,云南信托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32.9%;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29.6%;就第三季度而言,实现营收1.02亿元,净利润306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据悉,面对严监管,云南信托顺应形势:一方面,在传统业务上进行机构调整和业务优化,稳住传统证券信托业务;另一方面,在转型创新业务上,坚持主动管理和服务实体经济,业务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和“三农”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深耕,尤其是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业绩贡献的增长点。
实际上,2015年底,云南信托就入局消费金融领域,其利用自身在运营、资金、风控和获客四个方面为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金融机构之间搭起桥梁,内部成立了普惠金融部,并自主开发了普惠金融服务系统“普惠星辰”,能够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全闭环操作,为业务提供支撑。
云南信托内部人士对媒体透露,截至目前,云南信托消费金融已连接五六十家资产方,放款金额在300亿元以上。
根据2018年半年报,目前云南信托的合作方包括通善金融、大搜车、维信金科、梦哆啦、品钛、拍拍贷、萨摩耶等消费金融平台。
信托扮演桥梁角色
消费金融业务是信托的转型方向吗?
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17年末,已有18 家信托公司明确开展了消费金融信托业务。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消费金融信托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信托公司有6 家,分别是外贸信托、云南信托、渤海信托、中融信托、中航信托和中泰信托;5家信托公司的消费金融信托资产规模为几十亿元不等;另外7家信托公司的资产规模不到10亿元。
今年8月,首家由信托公司主导的中信消费金融公司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公开信息显示,中信信托参与发起设立的中信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目前尚处于启动阶段。
那么,消费金融在信托体系是怎么运作的?
据云南信托总裁助理贾岩介绍,在消费金融业务中,信托公司希望扮演桥梁的角色,在运营、资金、风控以及获客四个方面将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连接起来。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信托公司主要通过发行消费金融信托产品,以“助贷”模式、“流贷” 模式、ABS模式和其他机构,在业务层面展开合作。
这类业务的盈利模式如何?“其实就是赚取利差。”信托行业资深分析师袁吉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信托公司在其中起的作用就是中介、通道。
袁吉伟进一步分析,这类业务与传统的企业融资不同,消费金融属于零售类信贷,业务发展逻辑和市场营销策略不同,需要信托公司重新构建客户获取渠道。
“消费金融规模小、笔数多,难以人工审批和放款,必须借助一定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也要防止操作风险。此外,消费金融针对个人放款,需要构建更加符合个人信用评价的风控体系和风险定价模式。”袁吉伟称。
建立数据库是关键
消费金融蛋糕大,但竞争也极为激烈。
北京一位信托公司人士直言,信托公司要抢占消费金融这块大“蛋糕”,风控是其关键一环。
普益标准信托研究员吴红丽认为,若要做大规模,信托公司在风控观念上,需要从传统融资模式逐渐转向新型消费信贷理念。
普益标准研究报告指出,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覆盖消费金融行业的数据库,是信托公司发力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目前,外贸信托、中航信托、渤海信托、云南信托等公司均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在推动公司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对信托公司来说也有助于提高反欺诈能力、完善业务合规化建设。
袁吉伟也对记者强调,信托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加强操作风险风范;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个人信用评价模型,进行组合管理;加快联通央行个人征信系统,获取更真实的个人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