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口红利今年达最高获利点

肖明 |2009-07-22 09:11695

  7月21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首届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员张翼指出,人口红利将在今年达到最大的获利点,此后将逐渐减少。

  7月21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首届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员张翼指出,人口红利将在今年达到最大的获利点,此后将逐渐减少。

  为此需要尽快制定适应新时期的人口政策和就业政策,“中国劳动力就业情况,应该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相适应”。张翼说。

  所谓的人口红利,是指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儿童与老年抚养和赡养的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主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课题。根据该课题研究结论,2009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达到72.35%峰值,此后转而下降,2030年以后可下降到67.42%,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人口红利达最高获利点后,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新增数量下降,但是整个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仍会增加,预计到2017年峰值时达到10.01亿人。其后呈下降趋势,2030年可减至9.89亿,2050年可减至8.62亿,相当于本世纪初的水平。

  过了2009年最高获利点之后,2010年到2017年仍是人口红利的获利期,尚有较多的“人口红利”可以分享。为此,需要在近7年的获利期尽快调整好新的人口政策和就业政策等。否则,获利期过后即转入“人口负债”期,届时老年人口负担加重,并且呈累进式加重趋势。

  根据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的说法,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30万。而主要原因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是主要跟适龄人口减少有关。

  张翼则告诉记者,未来随着高中毕业生数量不断减少,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有可能出现高考报名人数接近或者低于高校招生人数的情况。

  高校招生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未必同步放大。这也是就业领域一直饱受诟病的社会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

  比如按照求人倍率(全社会用人需求量与劳动力供给量之比)计算,来自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需求比重最大,2008年前三个季度劳动力市场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比重约在60%左右,而高校毕业生不到1%。

  “究其原因,大学所学的和社会需要的不匹配。专业课太少,外语等公共课课程太多,反而不实用。”张翼建议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同样,越是技能等级高的员工,社会需求量大,但是供给却不足。比如中国每1000名工人中,才有4名技师,每10000名工人当中,才有5名高级技师。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技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只占15%。

  张翼前不久到广东东莞等地进行调研,他发现农民工已经开始“跳槽”,这是就业形势好转的表现之一,为此应该抓紧时间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同时,国家应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要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劳动力就业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体制。

0
标签:获利点 红利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