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科技企业如何C位出道?
9月5日,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马化腾上午做了主题演讲,上下午各参加了一场论坛对话,对于低调的他来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也足见他对泛珠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视。
9月5日,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马化腾上午做了主题演讲,上下午各参加了一场论坛对话,对于低调的他来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也足见他对泛珠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视。
当天下午举行的是“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环节,上一次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召开是2017年6月20日,地点在香港。马化腾甚至在一周前为会议专门撰写欢迎信,还请到了非常低调、“连马云都不见”的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调侃“自己花了很大精力才将他请出来”。
也是在上一次会议上,马化腾提出的“好牌论”切中了新媒体环境下口语化的特点,被反复提及、广泛传播。马化腾当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抓了几副好牌,“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就是我们的一手好牌,整合这三方,就是未来”。
在这次泛珠论坛的主题演讲及对话环节,马化腾也多次提到好牌论,提到不能拆成单张,而要打成一把牌,这样才能发挥好的效力。
财经记者圈现场聆听并广泛阅读资料,试图还原宏大的粤港澳湾区建设背景下,一家领先企业的思考与行动,为更多企业或企业家提供参考。财记君认为,在大势面前,后知后觉跟随者需要向先知先觉者学习,从看得见、见行动到动未来,谋篇布局。
看得见:历史机遇与独特条件
2015年,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随后写入第二年制定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出现在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7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也提交了《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 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与政府工作报告不谋而合。
作为扎根泛珠、立足湾区的企业,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正在叩门。马化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相当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各城市的互补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抓了“几副好牌”,而不只是一副,且正应和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这个趋势正是粤港澳湾区的优势,正是香港、深圳、广东很多珠三角企业刚好具有的优势。
泛珠“9+2”省(区)联合腾讯发起“数字泛珠行动”
在此次“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环节中,马化腾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今天谈到数字中国、数字泛珠和数字湾区,是三个同心圆。整个湾区的数字化基础非常好,智能制造本身就是数字化技术实施的基础设施,也包括很多软件、互联网应用的研发,从这个地方辐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我们有先天优势。全球可能最普及的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就是在广州诞生的。所以,有很多创新在大湾区去试验,尝试很多不敢想的东西,我们可以率先去做。包括能不能用区块链做发票,让假发票无处遁形,这些都是我们的场景,是国外没有的,我们有很好的环境,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
过去的20年中,大湾区培育了腾讯、华为、中兴、格力、顺丰、大疆等一大批领军企业。比如大疆,从港科大的一个研发项目,到落地深圳,再到来珠三角制造,以致今天占据全球无人机90%的市场。比如顺丰,从起始于顺德和香港之间的业务,到辐射至整个珠三角,再到现在成长为全国投递速度最快、服务品质最高的快递公司。又比如珠三角的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到未来的智能制造,成长非常迅速。在马化腾看来,基础良好、趋势向好的粤港澳大湾区整合起来,必然大有可为。
见行动:科技湾区与创新生态
以硅谷为中心的旧金山湾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全球高科技行业的风向标。旧金山湾区的兴起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诺贝尔奖获得者、晶体管发明者肖克莱,作为最早在硅谷吃螃蟹的人,办起了芯片公司,硅谷也因此而闻名。
如果要建设世界级的粤港澳大湾区,就需要一次革命,或者诞生某一种能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也许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许是医学,也许是量子科学。抓住最关键的技术,就有可能弯道超车。
2018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广东“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马化腾汇报时,也提出了希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科技湾区的建议。8月15日,韩正副总理主持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特别强调要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智慧连接 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
马化腾在论坛对话中坦言,在科技领域,他最关心的焦点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机器人。人工智能类似过去发展二三十年的互联网,处于早期阶段,但拥抱速度非常快;量子技术更加跨时代,可能是颠覆现在所有计算信息领域跨时代的巨大变革;机器人是个综合体,结合了精密制造,新能源,包括人工智能,更加适合现在在大湾区发展。
“我们关注这几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主要有三块:第一、技术突破;第二、应用场景,市场大,可以吸引很多技术聚集;第三、开放生态,大湾区软、硬、服务三位一体就是开放的产业链,会吸引很多生态链企业进驻。”马化腾说。
实现科技赶超,微观上需要有配套措施和营造相匹配的外部环境,从而打造出开放生态。硅谷产生世界级的科技企业,与科技与创业的良好条件分不开,比如完备的实验条件、资金支持的创业孵化器。
今年6月,腾讯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起建立了腾讯AI Lab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机器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国际一流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完备的生态系统。
两个月后,腾讯众创空间(香港)正式开幕,扶持在港创业者创新创业,以数字化娱乐及数字化内容创业为焦点,通过腾讯强大的资源、网络和生态系统助力创业者。此前,马化腾还担任了Hong Kong X科技创业平台名誉主席,HKX创造性地打造了“基金+创业平台研究院+创业支持公益机构”的框架,引导在港青年创业,致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动未来:人才培养与文化共融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无论是腾讯这样生长于大湾区的企业,还是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对大湾区发展目前的痛点有着深刻的认识。
马化腾期待未来大湾区达到“四通”状态:道路通,尤其是车辆通行要便利;人才通,优秀人才在湾区里面自由流动;产业通,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大湾区产业互通;人心通,让粤港澳年轻人互相熟悉、加深交流。
在抓住机遇打通道路,构建强有力的科技产业之外,另两个关键的难题是“人才通”、“人心通”。人才问题是被认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域长期发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硅谷有斯坦福等著名学府能培养人才,有创新机制能留住人才。虽然香港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高校和基础研究平台,但遗憾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留在大湾区。
长期关注高等教育的专家、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在论坛上提出,除了金融、科技、制造业短期比较优势之外,香港、深圳、广州的大学还要洞察未来,通过培养人才,获取长期优势。
马化腾等各界有识之士也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建议在人才引进、出入境、个税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让高端人才跨地域流动和发展更加便捷。
腾讯在会上启动青少年科普计划
“人心通”是解决之前长期的缺乏交流,造成的文化隔阂问题,是另一个需要通过较长时间努力去解决的。马化腾此前也谈到,大湾区建设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之间不够熟悉,而大湾区的未来还要靠青年人的融合与发展。
为了增强三地年轻人的互动交流,腾讯联合大湾区知名企业开展“腾讯青年营计划”,目前已举办两届。活动期间,学员们走进腾讯、大疆等大湾区创新企业和机构,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和人文之美。让三地的孩子们增进彼此的了解,选拔和培养未来湾区青年领袖,并为粤港澳的发展储备人才。
来源;财经记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