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面临四大压力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分析指出,“大型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其中生息资产的贷款收益率有所上升,拉动利息净收入增长,带动利润增长。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分析指出,“大型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其中生息资产的贷款收益率有所上升,拉动利息净收入增长,带动利润增长。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则各有不同,差异化程度越来越显著。”
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总资产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放缓,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但盈利指标喜忧参半。相比于2017年年末,截至今年6月末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逾期贷款率却出现反弹,信贷资产质量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资本补充压力仍大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五大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保持平稳,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有所回落,补充资本压力仍大。
7月份南京银行的定增计划被否,近日华夏银行定增高溢价都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金融业审计主管合伙人朱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银行业个股普遍“破净”,但是从盈利上来看,银行的表现还是十分不错,高溢价也说明了市场认可。
事实上,根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银行通过定增补充资本方式有所减少,除了3月份农行的1000亿元大单外,只有上饶银行等少数几家选择定增补血。而在外源性补充资本方式中,可转债和优先股则更为受到银行青睐,今年以来,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江苏银行等均选择了可转债补充资本的方式。
此外,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普遍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报告期内,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期内核销准备金分别为522.23亿元、245.33亿元、395.67亿元、461.24亿元和278.15亿元,占不良贷款额的比例为别为22.71%、12.34%、21.28%、28.24%和38.90%。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核销准备金占不良贷款额的比例普遍在20%以上,平安银行的该数字最高为66.43%,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的核销准备金占不良贷款额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47.60%、50.28%和44.36%。
朱宇分析指出,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形势总体上略有好转,风险抵御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一些高风险的领域仍然引起了监管的关注,如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债务和互联网金融等。上市银行需要保持警惕,尽早预防风险,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稳步推进防风险工作。
理财业务承压
普华永道认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收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会让其风险更好地得到管理,如何取得二者平衡成为新的考验。而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四方面,分别为:非标投资受限使理财收益率降低、净值化管理导致运营成本增加、设立理财子公司或使银行成本攀升和资管新规对资本的潜在影响。
报告认为,目前银行理财存在通过多层通道投资的情况,主要形式包括银行互相购买理财产品、借助信托发放信托贷款、银行委外投资、定向通道等。银行理财正在通过“减除通道”的方式满足资管新规要求,从而实现“规避通过通道投资进行套利”的监管要求。基于此,银行非标投资的选择范围有所收窄。同时,由于非标资产的期限相对较长,期限匹配的要求使得资产端的非标投资范围进一步受限,从而进一步降低银行资产端的收益率。
按照资管新规导向,银行推进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此举可能会导致风险厌恶投资者的流失,从而限制资金的募集,增加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净值型产品,明确产品估值、净值生成适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求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定期披露报告,并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
针对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的要求,部分商业银行已着手筹建资管子公司。子公司从母行获得的流动性支持可能减少,进而影响资产端的拓展;对子公司自身投研队伍要求增加,相关专业人员配备是必然,可能增加人力成本、理财业务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使得成本控制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