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披露半年业绩 6家显示盈利1家亏损
和讯网消息随着各家上市银行中期业绩的陆续披露,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也随之露出水面。截至8月31日,已有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包括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6家实现盈利。
和讯网消息随着各家上市银行中期业绩的陆续披露,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也随之露出水面。截至8月31日,已有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包括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6家实现盈利。
6家消费金融公司实现盈利最高超6亿元
近期,包括重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而多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情况也随之被披露。和讯网统计发现,截至8月31日,共有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披露了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经营情况,其中包括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6家公司实现了盈利。
其中,招商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增长11.65%(2017年半年净利润5.41亿元),营业收入30.40亿元。
重庆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马上消费金融营业收入41.07亿元,净利润3.66亿元,净利同比增长173.13%(2017年半年净利润为1.34亿元)。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投放贷款96.7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实现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119.78%(2017年半年净利润为0.91亿元)。
成都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审计总资产193,726.67万元,净资产59,603.23万元,营业收入8,897.00万元,净利润0.37亿元。
另外,北京银行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损益0.22亿元,若按北京银行占其35.29%持股比例估算,北银消费金融半年收益约为6234万元,即0.62亿元。
此外,杭州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审计总资产为49.94亿元,净资产为4.62亿元,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81亿元,实现净利润0.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已经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仅披露了营业收入(即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1.57亿元),并未披露具体净利润情况。
而同为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情况的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则显示为亏损状态。上海银行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0.16亿元。
究其原因,上海银行表示,“主要由于:一是公司发展初期,系统投入等成本支出较大;二是公司按照监管要求,计提贷款损失准备0.93亿元。”
盈利“当属意料之中”各家盈利分化明显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和讯网表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情况总体基本令人满意,但有一些企业仍有一些发展隐忧,例如企业大而不强、风控能力较弱等。”
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消费金融论》《互联网消费金融》作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洋研究员对和讯网表示,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现状当属意料之中,2017年的年报也可以看到趋势。
“其一,P2P网贷、网络小贷等互联网金融机构遭遇强监管、频频爆雷的现实下,面向低信用、跨区域、习惯互联网生活与交易方式的人群的贷款人及贷款量急剧萎缩,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无疑成了‘接盘侠’。相较于银行严谨规范的风控体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推行‘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其最大的优点是:客户只要信用记录良好,就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贷款,没有信用卡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等候期,甚至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决策完毕。对于大多数参加工作不久、收入水平不高的年轻人来说,由于信用水平不高,用钱需求小且急,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可能更具优势。”
“其二,银行是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主力军。目前,银行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有20家,占比为83.33%。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机构,可以认为是银行在传统零售信贷业务的基础上,把客户重心进一步下沉,介入信用资质相对较好、承贷能力充足的中低收入群体。强大的银行股东背景实力、低成本的资金获取能力、广泛的银行网点布局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优势”,刘洋对和讯网表示。
和讯网注意到,从上述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盈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其盈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盈利1亿元以上的消费金融公司仅有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以及兴业消费金融公司,其余皆为盈利不足1亿元,或者处于百万级别。
对此,宋清辉认为,“从各家盈利情况来看,的确有明显的分化,同时期起步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差距也越来越大。究其根源,应该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进入了比拼核心竞争力的时期有关。当前,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整体盈利或不容乐观盈利规模或总体偏小
截至2018年8月31日,全国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有24家,目前,已经有八家公司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那么,对于今年上半年整体的消费金融业绩,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水平?
宋清辉指出,在消费金融严监管之下,预计今年上半年,整体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情况不容乐观。
另外,在刘洋看来,消费金融公司盈利全面飘红,但是盈利规模仍然总体偏小,还不能成为贷款人主体。
刘洋分析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果批量获客得到稳定保障,消费金融公司盈利基本上不成问题。消费金融公司规定贷款利息从发放贷款开始计算,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但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例如,成都银行发起成立的锦程消费金融公司设定的最高利率达33%,而信用卡按照分期付款手续费计算,大致贷款年利率在18%。
对于“盈利规模仍然总体偏小,还不能成为贷款人主体”,刘洋分析认为,消费金融公司从业务量、用户数、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看,还没有成长为与银行等量齐观的贷款人。第一,消费金融公司由于成立时间不长,用户的品牌识别度不高,往往与发起机构混淆。另外,新起炉灶的消费金融公司还面临着人才、风控、资本、市场、不良贷款、呆坏账等起步阶段的发展困境。第三,目前消费信贷市场最大的“蛋糕”是房贷和车贷,主要由银行提供。大部分商业银行发放的信用卡都有分期付款功能,能够覆盖消费贷。第四,在我国征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要和消费者达成良好信任关系非常困难。
除此之外,刘洋表示,相较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较高。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除了自己的资本金之外,《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以及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但这依然无法消除消费金融公司自身风险大、融资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