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梦碎网贷压身 部分应聘者陷“招骗”套路

2018-08-30 15:01 7731

远看是一个高薪优厚职位,近看却有“入坑”的风险,轻则赔上数百元,重则负债累累,甚至遭受身心折磨……如今,招聘诈骗套路不断,培训、整容

远看是一个高薪优厚职位,近看却有“入坑”的风险,轻则赔上数百元,重则负债累累,甚至遭受身心折磨……如今,招聘诈骗套路不断,培训、整容、户籍等名目都成敛财工具。记者调查发现,在众多招聘诈骗中,都闪现着网络黑产及“套路贷”的身影。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下发相关通知,强调要严格区分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切实提高对“套路贷”诈骗等犯罪行为的警觉。专家指出,治理这类违法犯罪活动,除了重拳出击,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外,还需要增强平台主体防护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作为应聘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应届毕业生落入“招转培”陷阱 工作无着却背大额负债

科技公司公开招聘,高中以上学历即可,月薪5000-8000元,五险一金,包住,还有加班补助……2017年5月中旬,张某在58同城网站上看到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招聘信息,她非常心动,就投了简历。不久,张某就收到了该公司的面试通知。自称公司经理的王某某对张某进行面试后表示,张某无相关工作经验,需培训才能上岗。

“王经理说培训后可留在他们公司上班,也可帮忙介绍到其他单位上班。”张某回忆说,“培训后保证有工作且工资在6000元以上,培训费用为2.38万元,为期四个月。他还承诺公司会在培训期间给我7000元的生活补助。”

作为应届毕业生,张某并无收入来源,又不想问家里要钱。王某某提议可以帮她贷款支付培训费用。于是,王某某教张某在手机上下载“分期乐”软件,以张某的身份贷款支付了培训费用。

培训一天后,张某有些后悔,她联系贷款公司希望撤销贷款,但贷款公司却让张某跟科技公司协商,张某和科技公司协商后被拒绝,只能继续接受培训。培训结束后,原先保证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兑现,张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遂报警。

据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介绍,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由陆某某于2017年成立,并不具有教育培训资质。在此案中,一共有133名受害者。

许诺月入轻松过万 实则拖欠工资拒还押金

年初,在北京读大学的李某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了一条高薪招聘“网络直播艺人”的信息,她不假思索地投了自己的简历。没过多久,一位自称北京某传媒公司的工作人员电话告知李某可以来公司面试,并许诺薪资丰厚、工作内容简单容易。

面试过程中,李某得知,只要通过与公司签订主播协议并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就能根据每月的直播收益获得提成,每月收入轻松过万。但是,公司提出,为了能让主播在直播时声音更加好听、吸引更多关注者,李某需要使用公司提供的声卡等相关直播设备,设备需缴纳押金4000元,直播满一年便可将押金归还。

还是学生的李某没有能力一下拿出那么多钱,便说自己并没有现金。随后,公司工作人员便带李某到中关村某大厦内的一家互联网贷款公司进行现场注册申贷,所贷款项直接交给公司用于设备押金。“我想一年后押金还能退换,便与该公司签订了主播协议。”李某说。

在公司业务员的指导下,李某在直播平台注册了账户并开始直播。然而,直播满一个月后,李某却发现自己薪资并未到账,当向该公司询问此事的时候却被告知称“直播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长所以没有薪金”。就这样,几个月下来,公司用各种理由告知自己的直播不符合要求而不能拿到薪金。除此之外,每月还要偿还几百元的贷款,感觉到上当受骗的李某这才选择报警。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了解到,今年3月开始,海淀分局大钟寺派出所接到多名事主报案称被某传媒公司以“招聘网络主播进而哄骗事主进行网络借贷,后拒不退款”的手段骗取押金4000元至1万元不等。接报后,警方历时近3个月调查取证,由专案组收集了足够证据,并摸清该公司人员及贷款公司人员的具体情况。5月25日,专案组决定实施抓捕,当日兵分两路,分别在中关村两大厦内抓获涉案嫌疑人34名,后经审查涉案人员以嫌疑人孙某为主犯共26名。

记者了解到,上述案件中,发布招聘信息的传媒公司实际上属于“中介”性质,本身没有网络直播间,入职后的主播要在“花椒”“火山”等直播APP上进行网络直播。海淀分局刑侦支队办案民警介绍,该传媒公司主要获利是从应聘人员高价直播设备押金而来。据调查,这些所谓的高级声卡在市场上只有几百元,在当事人缴纳押金后的一段时间后,公司会以“入职不满一年”“直播过程中有长时间‘离线’”等各种理由逼迫应聘者自动离职,从而将设备押金据为己有。

“公司内的招聘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均从中获利。”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其中负责招聘的文员每招到一名应聘者提成50元,如应聘者缴纳设备押金,提成200元,针对主播管理人员的提成为100元和1500元;贷款公司业务员每办理一笔贷款则提成100元。而办理贷款时,贷款的金额并不给到应聘者,但由应聘者每月偿还。

应聘却遭“整容贷”还款难竟被迫兼职

一位27岁的网络主播应聘者听信招聘广告,在一家美容诊所做了微整形。割双眼皮、打瘦脸针,共花费2.5万元。等进了美容诊所,却被要求以其个人名义贷款2.5万元支付费用。此后,因无法完成公司制定的任务,这位应聘者非但没有挣到钱,还背负了整形的债务……记者采访发现,在网络主播虚假招聘案件中,还有的不法分子不满足于骗取押金类低额费用,开始与整形机构、贷款公司合谋,将应聘者骗入巨额贷款中。

2018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工作中发现位于东城区的璀璨盛世(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存在涉嫌设置套路陷阱、诈骗女主播的犯罪行为。在调查此案过程中,又有十多名事主报案,受骗经历则基本相同。警方发现,璀璨文化公司从2017年7月份开始,与涉事美容诊所有数十起合作订单,每笔都达数万元,付款方式均为个人贷款,总账达到了300万元。

经过三个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张某、赵某、安某等人于2014年注册成立璀璨盛世(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6年8月开始在某视频直播平台开设直播节目。

进入2017年,张某等人开始琢磨利用招聘女主播赚钱。当年7月,位于本市朝阳区建外SOHO的集美名媛医疗美容诊所由于经营不善,主动找到张某等人,双方一拍即合,商定由璀璨文化公司负责大量招聘女主播到该医疗美容诊所做整容,整容院设计高额的整容方案,双方设局诱骗女主播办理分期贷款,然后按五五的比例私分整容款项的诈骗套路。

“自2017年7月至11月,张某、赵某、安某等人在互联网上以不同公司的名义发布大量招聘广告,主要内容是‘公司高薪招聘并包装女主播,同时能够提供免费整容’。”办案民警介绍,女主播在应聘过程中,张某等人会告诉应聘者其形象已经非常靓丽,但如果进行微整容后,公司就可以主动培养包装成“网红”,轻松赚大钱。“应聘者通过网络看到招聘信息,往往对主播行业及签署合同并不熟悉,轻易就相信了璀璨公司的夸大宣传。”

记者了解到,当应聘者签署合同后,张某等人便称现在公司有福利,可以免费为应聘者整容,但应聘者要自己先贷款,在完成公司的简单定额后,可由璀璨文化公司帮助偿还贷款。随后,璀璨文化公司会安排专人陪同应聘者到集美名媛医疗美容诊所,根据应聘者的贷款授信额度,由专门的美容设计师进行面部设计并估算3万至5万元的整容费用,再由美容院人员使用应聘女主播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通过网络向小额贷款公司为其申请办理分期贷款,并进行美容手术。之后美容诊所不定期向张某、赵某等人返还50%的整容款分成。

当女主播上岗后才发现,张某等人制定的任务对于刚刚走入社会的她们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不能完成任务,她们不仅没能通过网络直播成为“网红”赚到大钱,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同时,张某等人还将无法还贷的女主播介绍到KTV做兼职挣钱偿还贷款。

2018年5月15日,专案组启动统一收网行动,分别在北京市东城区两处办公地点和朝阳区建外SOHO三地集中抓捕,打掉了这个以张某、赵某、安某等人为首的诈骗犯罪团伙。目前,已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9名,初步核实案件1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获悉,近日,通过启动专项行动,警方先后打掉多个以“网络虚假招聘”“套路贷”为代表涉嫌诈骗或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破获相关犯罪案件20余起。

警方表示,随着公安机关打击侵财类犯罪力度的不断深入,近两年来,以骗取找工作“介绍费”为手段的虚假招聘行为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也在不断编造设计各种新套路。在套路网络主播案件的类型中,群众在参加网络招聘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对于夸大薪酬程度并设置用工前提条件的招聘岗位(例如要求进行整容并设置很高的业务额度)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以免落入套路骗局。

黑灰产业链亟待斩断 应聘者应打“预防针”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招聘类诈骗已升级为前期互联网“钓鱼”、后期嵌入小额贷款的犯罪行为。

大多诈骗案件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广撒网”。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在线招聘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腾讯旗下企鹅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3%的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获取招聘信息。与此同时,这些平台上的欺诈乱象也愈演愈烈,近一半的使用者遭遇过虚假宣传。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表示,互联网招聘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因其虚拟性和隐蔽性成为不少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温床。

此外,不少犯罪分子利用“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设置高薪高福利工作为诱饵。据办案检察官介绍,不少人虽在面试时发现异常,但受高薪工作的诱惑仍落入圈套。这些工作通常是“门槛低收入高”,还有附加福利,比如有的免费送整容打造“网红”,有的提供免费培训,还有的甚至“送户口”、解决子女教育。不少受害人都是抱着侥幸心理投入其中。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表示,网络虚假招聘、诈骗等违法行为属于网络黑灰产业的范畴,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也表示,依照网络安全法,招聘平台对于信息发布负有审核责任,包括发布信息者资质和信息发布管理等,对于发现投诉仍不予管理的,可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至于小额贷款公司,刘春泉表示:“法律责任要看其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些虚假招聘骗局。如果明知,是合谋共犯;如虽不知道,但有证据证明他们有条件知道,但为了自己的业绩不予管理,也有一定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于日前下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严格区分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切实提高对“套路贷”诈骗等犯罪行为的警觉,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的甄别,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材料的,要及时依法处理。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及违法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记者了解到,2018年5月,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破获的一起以招工贷款为名进行的诈骗案件中,负责办理贷款的小贷公司工作人员在明知存在招聘诈骗的情况下仍为其办理贷款,该工作人员因此被警方刑事拘留。

“治理这类违法犯罪活动,除了重拳出击,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外,还需要增强平台主体防护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彭新林说。

彭新林认为,作为应聘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应聘前,可从工商局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相关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企业信用情况。一旦发现上当被骗,要及时向网络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

“对于学校而言,要将培养和提升学生应聘能力列入学生必修课程中,特别是要提升学生防范各种招聘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章友德说。(记者 黄安琪 鲁畅)

远看是一个高薪优厚职位,近看却有“入坑”的风险,轻则赔上数百元,重则负债累累,甚至遭受身心折磨……如今,招聘诈骗套路不断,培训、整容、户籍等名目都成敛财工具。记者调查发现,在众多招聘诈骗中,都闪现着网络黑产及“套路贷”的身影。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下发相关通知,强调要严格区分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切实提高对“套路贷”诈骗等犯罪行为的警觉。专家指出,治理这类违法犯罪活动,除了重拳出击,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外,还需要增强平台主体防护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作为应聘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应届毕业生落入“招转培”陷阱 工作无着却背大额负债

科技公司公开招聘,高中以上学历即可,月薪5000-8000元,五险一金,包住,还有加班补助……2017年5月中旬,张某在58同城网站上看到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招聘信息,她非常心动,就投了简历。不久,张某就收到了该公司的面试通知。自称公司经理的王某某对张某进行面试后表示,张某无相关工作经验,需培训才能上岗。

“王经理说培训后可留在他们公司上班,也可帮忙介绍到其他单位上班。”张某回忆说,“培训后保证有工作且工资在6000元以上,培训费用为2.38万元,为期四个月。他还承诺公司会在培训期间给我7000元的生活补助。”

作为应届毕业生,张某并无收入来源,又不想问家里要钱。王某某提议可以帮她贷款支付培训费用。于是,王某某教张某在手机上下载“分期乐”软件,以张某的身份贷款支付了培训费用。

培训一天后,张某有些后悔,她联系贷款公司希望撤销贷款,但贷款公司却让张某跟科技公司协商,张某和科技公司协商后被拒绝,只能继续接受培训。培训结束后,原先保证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兑现,张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遂报警。

据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介绍,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由陆某某于2017年成立,并不具有教育培训资质。在此案中,一共有133名受害者。

许诺月入轻松过万 实则拖欠工资拒还押金

年初,在北京读大学的李某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了一条高薪招聘“网络直播艺人”的信息,她不假思索地投了自己的简历。没过多久,一位自称北京某传媒公司的工作人员电话告知李某可以来公司面试,并许诺薪资丰厚、工作内容简单容易。

面试过程中,李某得知,只要通过与公司签订主播协议并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就能根据每月的直播收益获得提成,每月收入轻松过万。但是,公司提出,为了能让主播在直播时声音更加好听、吸引更多关注者,李某需要使用公司提供的声卡等相关直播设备,设备需缴纳押金4000元,直播满一年便可将押金归还。

还是学生的李某没有能力一下拿出那么多钱,便说自己并没有现金。随后,公司工作人员便带李某到中关村某大厦内的一家互联网贷款公司进行现场注册申贷,所贷款项直接交给公司用于设备押金。“我想一年后押金还能退换,便与该公司签订了主播协议。”李某说。

在公司业务员的指导下,李某在直播平台注册了账户并开始直播。然而,直播满一个月后,李某却发现自己薪资并未到账,当向该公司询问此事的时候却被告知称“直播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长所以没有薪金”。就这样,几个月下来,公司用各种理由告知自己的直播不符合要求而不能拿到薪金。除此之外,每月还要偿还几百元的贷款,感觉到上当受骗的李某这才选择报警。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了解到,今年3月开始,海淀分局大钟寺派出所接到多名事主报案称被某传媒公司以“招聘网络主播进而哄骗事主进行网络借贷,后拒不退款”的手段骗取押金4000元至1万元不等。接报后,警方历时近3个月调查取证,由专案组收集了足够证据,并摸清该公司人员及贷款公司人员的具体情况。5月25日,专案组决定实施抓捕,当日兵分两路,分别在中关村两大厦内抓获涉案嫌疑人34名,后经审查涉案人员以嫌疑人孙某为主犯共26名。

记者了解到,上述案件中,发布招聘信息的传媒公司实际上属于“中介”性质,本身没有网络直播间,入职后的主播要在“花椒”“火山”等直播APP上进行网络直播。海淀分局刑侦支队办案民警介绍,该传媒公司主要获利是从应聘人员高价直播设备押金而来。据调查,这些所谓的高级声卡在市场上只有几百元,在当事人缴纳押金后的一段时间后,公司会以“入职不满一年”“直播过程中有长时间‘离线’”等各种理由逼迫应聘者自动离职,从而将设备押金据为己有。

“公司内的招聘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均从中获利。”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其中负责招聘的文员每招到一名应聘者提成50元,如应聘者缴纳设备押金,提成200元,针对主播管理人员的提成为100元和1500元;贷款公司业务员每办理一笔贷款则提成100元。而办理贷款时,贷款的金额并不给到应聘者,但由应聘者每月偿还。

应聘却遭“整容贷”还款难竟被迫兼职

一位27岁的网络主播应聘者听信招聘广告,在一家美容诊所做了微整形。割双眼皮、打瘦脸针,共花费2.5万元。等进了美容诊所,却被要求以其个人名义贷款2.5万元支付费用。此后,因无法完成公司制定的任务,这位应聘者非但没有挣到钱,还背负了整形的债务……记者采访发现,在网络主播虚假招聘案件中,还有的不法分子不满足于骗取押金类低额费用,开始与整形机构、贷款公司合谋,将应聘者骗入巨额贷款中。

2018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工作中发现位于东城区的璀璨盛世(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存在涉嫌设置套路陷阱、诈骗女主播的犯罪行为。在调查此案过程中,又有十多名事主报案,受骗经历则基本相同。警方发现,璀璨文化公司从2017年7月份开始,与涉事美容诊所有数十起合作订单,每笔都达数万元,付款方式均为个人贷款,总账达到了300万元。

经过三个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张某、赵某、安某等人于2014年注册成立璀璨盛世(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6年8月开始在某视频直播平台开设直播节目。

进入2017年,张某等人开始琢磨利用招聘女主播赚钱。当年7月,位于本市朝阳区建外SOHO的集美名媛医疗美容诊所由于经营不善,主动找到张某等人,双方一拍即合,商定由璀璨文化公司负责大量招聘女主播到该医疗美容诊所做整容,整容院设计高额的整容方案,双方设局诱骗女主播办理分期贷款,然后按五五的比例私分整容款项的诈骗套路。

“自2017年7月至11月,张某、赵某、安某等人在互联网上以不同公司的名义发布大量招聘广告,主要内容是‘公司高薪招聘并包装女主播,同时能够提供免费整容’。”办案民警介绍,女主播在应聘过程中,张某等人会告诉应聘者其形象已经非常靓丽,但如果进行微整容后,公司就可以主动培养包装成“网红”,轻松赚大钱。“应聘者通过网络看到招聘信息,往往对主播行业及签署合同并不熟悉,轻易就相信了璀璨公司的夸大宣传。”

记者了解到,当应聘者签署合同后,张某等人便称现在公司有福利,可以免费为应聘者整容,但应聘者要自己先贷款,在完成公司的简单定额后,可由璀璨文化公司帮助偿还贷款。随后,璀璨文化公司会安排专人陪同应聘者到集美名媛医疗美容诊所,根据应聘者的贷款授信额度,由专门的美容设计师进行面部设计并估算3万至5万元的整容费用,再由美容院人员使用应聘女主播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通过网络向小额贷款公司为其申请办理分期贷款,并进行美容手术。之后美容诊所不定期向张某、赵某等人返还50%的整容款分成。

当女主播上岗后才发现,张某等人制定的任务对于刚刚走入社会的她们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不能完成任务,她们不仅没能通过网络直播成为“网红”赚到大钱,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同时,张某等人还将无法还贷的女主播介绍到KTV做兼职挣钱偿还贷款。

2018年5月15日,专案组启动统一收网行动,分别在北京市东城区两处办公地点和朝阳区建外SOHO三地集中抓捕,打掉了这个以张某、赵某、安某等人为首的诈骗犯罪团伙。目前,已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9名,初步核实案件1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获悉,近日,通过启动专项行动,警方先后打掉多个以“网络虚假招聘”“套路贷”为代表涉嫌诈骗或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破获相关犯罪案件20余起。

警方表示,随着公安机关打击侵财类犯罪力度的不断深入,近两年来,以骗取找工作“介绍费”为手段的虚假招聘行为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也在不断编造设计各种新套路。在套路网络主播案件的类型中,群众在参加网络招聘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对于夸大薪酬程度并设置用工前提条件的招聘岗位(例如要求进行整容并设置很高的业务额度)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以免落入套路骗局。

黑灰产业链亟待斩断 应聘者应打“预防针”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招聘类诈骗已升级为前期互联网“钓鱼”、后期嵌入小额贷款的犯罪行为。

大多诈骗案件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广撒网”。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在线招聘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腾讯旗下企鹅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3%的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获取招聘信息。与此同时,这些平台上的欺诈乱象也愈演愈烈,近一半的使用者遭遇过虚假宣传。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表示,互联网招聘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因其虚拟性和隐蔽性成为不少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温床。

此外,不少犯罪分子利用“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设置高薪高福利工作为诱饵。据办案检察官介绍,不少人虽在面试时发现异常,但受高薪工作的诱惑仍落入圈套。这些工作通常是“门槛低收入高”,还有附加福利,比如有的免费送整容打造“网红”,有的提供免费培训,还有的甚至“送户口”、解决子女教育。不少受害人都是抱着侥幸心理投入其中。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表示,网络虚假招聘、诈骗等违法行为属于网络黑灰产业的范畴,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也表示,依照网络安全法,招聘平台对于信息发布负有审核责任,包括发布信息者资质和信息发布管理等,对于发现投诉仍不予管理的,可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至于小额贷款公司,刘春泉表示:“法律责任要看其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些虚假招聘骗局。如果明知,是合谋共犯;如虽不知道,但有证据证明他们有条件知道,但为了自己的业绩不予管理,也有一定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于日前下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严格区分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切实提高对“套路贷”诈骗等犯罪行为的警觉,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的甄别,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材料的,要及时依法处理。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及违法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记者了解到,2018年5月,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破获的一起以招工贷款为名进行的诈骗案件中,负责办理贷款的小贷公司工作人员在明知存在招聘诈骗的情况下仍为其办理贷款,该工作人员因此被警方刑事拘留。

“治理这类违法犯罪活动,除了重拳出击,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外,还需要增强平台主体防护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彭新林说。

彭新林认为,作为应聘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应聘前,可从工商局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相关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企业信用情况。一旦发现上当被骗,要及时向网络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

“对于学校而言,要将培养和提升学生应聘能力列入学生必修课程中,特别是要提升学生防范各种招聘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章友德说。(记者 黄安琪 鲁畅)


2
标签: 套路 百元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