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力 : 深耕与拓展 习近平中东非洲之行与中国外交“一带一路”布局

2018-08-08 13:35 7389

引子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对中东、非洲五国的访问回到北京。他的这一次访问与“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关系?为什么选择这些国家? “一带一路”

引子

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对中东、非洲五国的访问回到北京。他的这一次访问与“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关系?为什么选择这些国家?        

“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布局

 

长期以来,中国外交的整体布局一直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随着“一带一路”这一中国外交顶层设计的出台与落实,上述情况有所改变: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提升,其重要性整体而言已经超过了大国外交。那么,在这一新的外交框架下,外交上如何谋篇布局中东与非洲这两个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就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大课题。事实上,这方面也经历了一些调整。


2015年3月《愿景与行动》公布后,学界流传着一份包括65个国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单。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这一表述与《愿景与行动》中“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相比有所变化,透露出的信息是:任何国家,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合作伙伴。学界也不复使用“65个沿线国家”的说法。


这种调整解除了一些国家“被排除在‘一带一路’建设之外”的担忧,但同时又带来了新问题:非周边国家分布广泛,是否需要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除了小周边地区之外,还分布于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欧洲、中东等地区,如何体现“发展中国家是基础”?是平均用力还是确定“重点地区”?“多边是重要舞台”应该体现在哪些多边机制上?


“小周边”包括东北亚5国,东南亚11国,中亚5国与南亚8国,合作的重点是其中与中国政治关系友好、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体现为合作金额大、项目数量多等特点。


“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双边驱动,中国是主要驱动力,这体现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议题与领域。从而决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


就大周边的大洋洲、西亚、中东欧等地区,以及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而言,与中国的整体政治关系、对“一带一路”回应的热烈程度都不如非洲,非洲的丰富资源对中国也有吸引力,加上中国的比较优势(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外汇储备、技术标准)也比较容易体现在非洲的项目建设中。这些也整体上适用于阿拉伯国家。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是基础”首先体现在非洲,其次体现在阿拉伯世界。


于是,西亚的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中东外交的首要对象,虽然中国也致力于维护与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友好关系。但西亚(或曰中东)以其错综复杂的矛盾而成为“帝国坟场”。中国是民族国家体系的后来者,对这一体系下的多边外交尚在学习过程中,“聚焦经济、避免选边站、努力成为有力度的和平鸽”或可成为针对这一地区的外交方略。


大洋洲14个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都是发展中国家,但它们的国家体量都不大,很难成为任何大国的重点关注地区。


中东欧地区政局稳定、经济相对发达、与西欧市场相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希望强化与西欧以外的国家强化经济联系,但安全上多受制于北约,政治上、技术标准上常受制于欧盟,经济政策的自主权比较有限,除了少数国家外,对“一带一路”的回应不是很积极。因此,整体上很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地区。


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安全上深受美国影响,文化上属于西方文明,政局比较稳定,资源丰富,经济潜力较大,但它们与中国距离遥远、政治关系不够密切、对“一带一路”的回应整体上不如中国周边国家。这些国家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是经济上的,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如非洲,介于西亚与中东欧之间。

 

习近平“五国行”与“一带一路”


那么,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下理解习近平此次的中东非洲五国行呢?这是习近平连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外交上具有一些象征性意义。


访问南非是为了出席金砖峰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进全球治理与经济全球化,金砖峰会就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代表性平台,其制度化程度在不断提升。此次会议,政治领域的金砖+对话会继续举行。经济领域就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等达成一揽子成果。安全领域决定成立维和工作组,人文交流方面也有新举措。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此前不久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冲突不断,不欢而散。


选择阿联酋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出访西亚与非洲多个国家,安排一个阿拉伯国家是必要的,习近平主席2016年已经访问了埃及与沙特阿拉伯两个阿拉伯大国,阿联酋是海外合作委员会中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经济体,还是中国在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场,阿联酋对“一带一路”态度积极,许多中国企业投资阿联酋。


塞内加尔是非洲法语国家之一,1996-2005年曾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是发生这个现象的四个非洲国家之一。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访问有助于深化与法语国家的联系,同时巩固与塞内加尔的外交关系,助力西非地区的“一带一路”建设。


卢旺达是位处中东非的内陆国,卡加梅总统领导的政府2000年上台后致力于民族和解、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近些年社会稳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迅速,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竞争力与营商环境均位居非洲前三名,以至于被称作“非洲瑞士”,卢旺达现在是非盟轮值主席国,一直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现有1000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卡加梅总统曾多次访问中国。同时,中非合作论坛9月份将在北京召开。这种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卢旺达。


作为印度洋上的岛国,毛里求斯与中国关系友好,是唯一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的非洲国家。毛里求斯是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已经开通上海到毛里求斯的直航航线。该国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建设,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促成许多中国企业在毛里求斯设立地区总部,服务非洲区业务。习近平回国途中顺访这个国家将有力促进两国的合作。

 

总之,习近平主席此次五国之行,可以概括为“深耕与拓展之旅”:在现有的基础上整体深化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区域四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首次访问,表明中国外交工作“大小国兼顾”的特点,从而拓展了与这两个地区的关系。显然,这次访问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本文转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作者简介:

薛力,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获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国际战略与中国外交,海洋问题,近期比较关注一带一路与南海问题。


1
标签: 习近平 中东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