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的困境与前景:出问题的不只有\\\"蚂蚁\\\"还有\\\"大象\\\"

2018-07-31 15:17 9169

P2P行业正面临一个“关口”。从今年6月初到7月下旬,不到两个月,全国就有163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跑路,已达到去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的半数以上

P2P行业正面临一个“关口”。从今年6月初到7月下旬,不到两个月,全国就有163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跑路,已达到去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的半数以上。 

倒下的不只有“蚂蚁”,还有“大象”。累计交易规模超过260多亿元的P2P平台“投之家”,目前被警方以“涉嫌集资诈骗”立案。作为舶来品,P2P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曲折。经过前几轮的大浪淘沙,打着P2P幌子的“庞氏骗局”少了,但大大小小的违规现象犹存。如今,集中的破产风险又将其带到了舆论中心。 

倒闭集中度高、连续性强 

今年6月,余淼发现P2P平台开始陆续出现提现困难。他怕自己在牛板金平台上投的钱会中招,开始提前赎回借款。因平台赎回政策是“T+3”个工作日,在牛板金出事前,余淼还有208万元没有提回。7月3日晚,这家在杭州的平台发布公告承认出现逾期。在此之前,全国已经有近70家的P2P平台在6月份出现提现困难,甚至还有跑路的平台。 

余淼从一年前开始往牛板金投钱。原因是平台有投资限额、有银行存管、有名人站台,这让他认为,“牛板金”挺靠谱。然而,巨浪拍过来的时候,“名气”当不了保护伞。 

本来一切顺利的话,刘向怀应该在8月能收回近5万元的本金。但现在,他投资的人人爱家平台也出了问题。2017年11月,刘向怀经朋友介绍,了解了人人爱家,看到人人爱家有银行存管,认为人人爱家可信而选择投资。 

作为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线上借贷平台,P2P在国内的成长一直跌跌撞撞。 

2013年,P2P的风口刚刚出现,抱着捞一笔的想法进行诈骗的也乘机钻空子。PPmoney网贷CEO胡新记得,那两年P2P行业曾经历过一番风波。“当时大量的平台以30%的高息揽客,倒闭的平台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投资人出现恐慌。” 

到了2015年、2016年,经过行业洗牌后的头部P2P平台开始崛起,行业规模迅猛扩大。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行业开始出现转折点,一些中小平台被市场淘汰。 

出现问题的平台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上海、广东等地,许多已有四五年的发展史,有的平台已经拿到ICP许可证或EDI许可证、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三级等保证书。 

导致目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平台合规成本上升等因素叠加下,一些平台出现了挤兑现象,而本身就存在不合规操作的平台,在这种环境下更是难存侥幸。“(倒闭)集中度高、连续性强。”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这般形容。 

三类P2P平台风险更大 

按照国家规定,P2P平台只能做信息中介,要有银行托管,不能是信用中介,更不能设资金池。相关监管部门给网贷平台划了“十三条红线”,然而,仍然有平台踩着“高压线”“跳舞”。自融、银行存管造假、拆标等P2P的老问题仍无法根治。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看来,监管部门划出红线,是让P2P平台知道该怎么做,但现在一些平台多多少少都存在瑕疵。有行业人士发现,此次问题集中发生前,还出现了更耐人寻味的事:一些自觉无法还款的借款人,提前去公安部门举报平台存在违规。 

北京大学课题组于今年5月发布的《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网贷平台采取纯粹信息中介的定位难度很大。根据课题组成员对美国金融科技公司的调研,发现即便是美国的头部平台,纯粹信息中介的定位也存在极大挑战。 

一方面,平台通过信息采集、筛选出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实质是提供了增信服务,但由于只收取固定交易费用,平台难以为这一服务对不同投资人采取差别定价。另一方面,作为信息中介,平台不需为项目违约或发生风险承担损失,也让平台有动机去降低风控成本、扩大交易量,从而可以收取更多的交易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42家,而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P2P退潮或持续2~3年。3年后能正常运转平台预计不超过200家,仅为目前运营平台数量的10%左右。 

究竟什么样的平台容易“一推就倒”?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这些平台有三个特征:第一是金融科技的实力极其有限,“平台没有大数据的支撑,风控能力差。”第二是重资产平台,一些网贷平台在全国布局了很多线下网点,“物理网点需要非常多的成本,平台营收的增长和边际成本的增加,最后对冲了平台盈利的能力”,这种平台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第三是缺乏垂直行业优势的平台,P2P平台是简单的信息撮合平台,很多平台缺乏在某一个细分行业中的资源优势,没有很深的“护城河”,再加上风控能力差,极易倒闭。 

备案延期之下是否走向持牌经营 

在胡新看来,网贷行业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边是问题平台数量激增,另一边是融资情况一改今年以来遇冷的局面。“网贷行业进入下半场,备案和合规依然是往后一段时间平台需要坚持的两个重点。” 

去年底,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备案登记,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截至目前,6月底的目标没有如期完成。据媒体报道,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表示,P2P备案工作延期,且年内无法完成。在尹振涛看来,P2P平台备案一直没有落到实处,难在还有存量风险没有消化掉。“这是备案的基础。”他认为,对整个行业来说,只有存量风险不存在了,行业才能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但目前大多数平台没有做到完全合规。 

对P2P平台的监管,行业里一直存在两种声音:是实行备案制,还是持牌经营?在这波风潮中,支持持牌的声音比以前更多了。“无法说备案好还是持牌好”,尹振涛认为,监管部门对P2P平台的定位是一个信息中介,在这个前提下,备案制就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如果要进一步加强牌照管理,那平台就应该被视为一个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还能不能是信息中介,这个问题还要去探讨。” 

但也有专家认为,P2P作为匹配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特殊信息中介,其业务具有鲜明的金融属性,可以发放“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牌照”。监管部门应该明确牌照发放门槛,如实缴资本金限额、较强风险甄别能力等,给符合资质的公司发放牌照。其中最核心的,是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定价、甄别能力,即风控能力。 

邓建鹏认为,备案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网贷平台朝安全合规的方向发展,但并不能确保所有平台都朝这个方向走。“有的平台由于合规成本比较高,最后可能就死掉了。”7月16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网贷机构座谈会。会议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速备案政策的具体落地,成熟一家备案一家。“备案应尽快实施,不宜再迟。”许泽玮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邓建鹏认为,备案标准的制定要把握两方面:首先是对投资人权益的保护,其次是有利于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过度推高合规成本,误伤了有实力的平台。 

平台清退不能自说自话 

此次风潮出现后,许多平台在网上挂出清盘公告,在暂停平台投资、提现等业务的基础上,部分平台对具体的欠款偿还方式和周期做出了说明。 

牛板金在7月3日发布的公告中称,平台将按照《借款协议》约定的条款,代表各出借人起诉债务人;零钱罐平台表示分六个阶段进行偿付,到2021年5月兑付完毕;贝米钱包于7月13日发布良性退出公告,宣布暂停投资和提现,组成资产核算小组,进行全面资产盘整,并说明在7月17日给出回款方案。但7月17日当天,公司发布的最新情况说明中并没有表示如何回款,只是给出了公司目前未兑付本金的情况,表示公司目前工作集中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及资产债权核查,暂时无任何兑付计划。 

作为贝米钱包的投资用户,蔡子恒希望平台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清盘方案:即公布尚未提现的用户、每人尚未提取的金额以及占贝米钱包平台所有未偿付金额的比重,平台可以按照投资人所占金额的比重,对可还款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并允许用户即时提现。至于具体的回款期限,蔡子恒表示自己可以接受较长的回款周期,但要求平台能够公布最远一期的借款记录,根据最远一期的借款记录来确定回款周期。 

“希望平台做到注册地不变化、高管不失联、主动向当地金融办提交兑付方案,这样才能相信这家平台的确有诚意良性退出。”一位在浙江的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尽管许多平台拿出了清盘方案,但感觉可信度不高,“投资者不能接受的是诈骗和恶意跑路,如果是良性清盘,很多事情是可以多方协商的。” 

对清盘的过程,北京网络法学会理事王奇认为,其中一个关键点值得注意:“平台清盘之后,追偿的具体情况有没有相关机构监督。”比如,平台到底能追偿回来多少资金?之前平台赚的钱去了哪?王奇认为,如果这个黑匣子不解决,会留下很多隐患。而一旦这种没有相应监督的清盘被市场接受,就会有让很多平台开始效仿,一些没有实质问题但运营困难的平台也会效仿,选择恶性清盘。 

“现在清盘方案很多,但很大部分没有得到投资人的认可。”尹振涛认为,这或许是当前顶层监管部门最需要考虑的,“对网贷平台合理退出的一个引导”。他认为,对P2P平台应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清退标准,如果各地方标准不一,投资者很难接受。而在项目兑付、兑付周期及本金利息等问题上,更需要各方认可,“不仅是投资人,还有P2P平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在目前没有统一的清退标准出台前,P2P平台可以按照公司法、合同法相关规定,选择合法退出渠道,“一般来说可以参照普通公司破产程序来进行。” 

首先,公司停止营运;其次,协调“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平台协助借款人将出借人本金及适当利息偿还到位,部分项目出现坏账时,假如有抵押物,则通过抵押物变现来保障投资者利益;第三,成立清退小组,对外公开信息,尤其是向投资人通报财务状况、法律进度,并主动需求地方金融部门、司法部门的指导,全程要有律师介入;第四,注意保护各种证据、文书,切莫销毁。 

2017年,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出了五个基本原则和退出需完成的八个程序。“对平台退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盘和林认为,在全国没有统一标准时,深圳的相关举措,可以给目前一些要清退的P2P平台提供参考。

1
标签: 行业 问题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