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米粉”P2P爆雷潮:小米在投15家P2P,爆雷11个

2018-07-24 15:42 8404

自称雷军老乡的湖北襄阳人大潘,从2011年起,做了七八年的小米铁粉,他买过几十件小米生态系的产品,“毫不夸张,雷军就是我的偶像。"但这种

复盘“米粉”P2P爆雷潮:小米在投15家P2P,爆雷11个

自称雷军老乡的湖北襄阳人大潘,从2011年起,做了七八年的小米铁粉,他买过几十件小米生态系的产品,“毫不夸张,雷军就是我的偶像。" 

但这种信任和崇拜在6月底戛然而止。在小米手机“我的小米”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P2P,如今,他在投的15个P2P平台,已经爆雷了11个,“有老板跑路失联的,有警方立案的,还有回款逾期的,活雷死雷都有。”“我现在是米黑了”,年收入五六万的老潘,爆雷的投资本金,已经达到了十八九万。 

更让老潘失望的是,爆雷潮已经快过一个月了,小米官方至今没有任何表态,“是不是该出个公告,哪怕给我们提供点法律援助呢?” 

走入深渊 

大潘第一次接触小米,是在2011年,小米1是他的第一款智能手机。在那之后,他又陆续买了小米电视、音箱、摄像头、运动鞋等等,几十件产品,“我的账号等级都挺高了” 

而对于雷军个人,他“非常崇拜”。老家襄阳的他,一直单方面把雷军当作“老乡”。2011年,他参加了小米在昌平举办的第一橙色跑,奖牌被珍藏至今,微博上,他自动转发小米产品的广告。 

这种多年积累的信任,最终诱他跌入深渊。 

去年10月,他第一次在小米手机系统工具“我的小米”中,看到P2P被冠以“米粉专享”等字眼的广告,完成下载、注册等任务后,有金币奖励,能增加经验值,而投资后的返现,也特意标注专门针对小米渠道的“米粉”,或者返还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小米产品。 

“我最开始不放心,打电话给理财平台客服,客服还反问,你还信不过小米吗,那么大的公司?”


 

复盘“米粉”P2P爆雷潮:小米在投15家P2P,爆雷11个 

这位雷军的老乡自认为谨慎理性,所以把资金分散投资到多个小米推荐的理财平台中,陆续的投资一直持续到6月中上旬。 

6月25日,他投资的秋田财富,第一个爆雷。大潘有点发慌,他立刻致电小米客服,建议小米下线P2P广告,“别再害到其他米粉了。” 

但此时他还心存侥幸,“投了这么多平台,不可能都雷啊”。 

但接下来,他投资的多个平台连续爆雷,如同一场失控的多米诺骨牌。“现在在投的15个平台,雷了11个”,大潘说,“剩下的4个也是小平台,也怕爆雷。” 

他加入了多个张皇失措的维权群,群友以资深的小米铁粉为主,“你要是不粉小米,不信小米,敢这么投吗?” 

但现在,小米,被他们视为“公敌”。 

在微博上,对大潘同情者有之,嘲讽这有之,“骂我贪婪的活该的”,爆雷的损失,是大潘四年的收入,“我儿子今年上大学,我连学费都掏不出来了。” 

但有来自金融行业的米粉,虽然具备专业经验,亦有触雷的。 

在知乎上,个人标签包含“福州大学”、“mba”、“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用户羽兰说,他在小米平台推送的P2P平台也有投资,爆雷的投资总额,大概是他投资两年的净收益,“我本来没有必要冒着声誉和被打脸的风险,但我一想到有数万的米粉,特别是那些深深信任小米公司而对金融行业不了解的米粉,基于对小米公司的情感和信任,却换来的是遭受巨大损失(很多人几乎是损失半辈子血汗钱),以及我自身刻骨铭心的经历,我觉得我必须站出来发出声音。” 

羽兰在帖子中反思了自己的疏忽,“我过分自信,对形势的发展放松了警惕,更重要的是基于对小米6年的深度信任,我竟冒然认为小米的这一波推送,是这些P2P平台和小米达成战略合作的结果,算是给米粉的一个福利。” 

而微博名为JIA蔡的网友,算是幸运的例外。他在元旦前后,在小米6手机的“我的小米”的“未领奖励”模块中,看到理财广告,其中一个,投资5万三个月可获得小米mix2一部,让JIA蔡十分动心。但这位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还是去认真复盘了一下,结果发现上述P2P平台并不靠谱。 

然后,他以资深米粉的身份,在微博上给小米写了封公开信,并私信小米高管,警示P2P理财广告的风险,但这封信并未得到任何官方或者私下的回馈。


 

复盘“米粉”P2P爆雷潮:小米在投15家P2P,爆雷11个 

在爆雷潮之后,不少遭遇爆雷的米粉在这条公开信下捶胸顿足,“半年前要是能看到这篇文章能避免多少悲剧。” 

P2P的饥渴,小米的生意 

在6月25日秋田财富等陆续爆雷之后,小米下线了理财产品广告。 

这样一家以“厚道”立命的公司,过去曾以高性价比的产品,硬件净利润不超过5%的定价策略,广受米粉爱戴,为何出现了理财类产品的爆雷潮? 

其答案隐藏在P2P行业的流量饥渴症中——随着流量越来越稀缺,P2P理财平台对能够引流、带来转化的渠道和平台越来越大方了。 

去年年中,一份来自《证券日报》的统计显示,团贷网、ppmoney、人人贷、有利网、网信普惠、微贷网、宜信惠民、点融网8家平台2016年的销售费用都在亿元以上,其中宜信惠民的销售费用更是高达18亿元。 

上述统计认为,按照行业平均10%的转化率来算,微贷网彼时的获客成本超过3800元。团贷网同样在千元以上。 

P2P平台在互联网平台和渠道的广告付费模式通常有三种:第一,展示广告。第二,按下载量付费。第三,按投资总额提成。 

谨慎的P2P平台,会倾向于选择第三种模式,但其提成比例在逐渐升高。某P2P平台市场人士私下告诉《财经故事会》,”我们这边常用的方式,是按照注册用户投资额的2.5%合作,比如带来投资额100万,可以提成2万5”。 

一位曾和小米有过广告合作的理财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故事会》,他们跟小米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两种: 

一是竞价上刊的页面展示广告,按时长和位置付费,“价格不是固定的,每个季度小米会更新报价。”第二种是按效果付费。比如CPM付费,“这个是后台充值,竞价模式,价高者得”。或者下载量付费。 

《财经故事会》获取的小米最新一季度的广告报价单显示,APP广告定向加价10%。 

“小米的商业化程度还是挺高的,比如红包专区、米盟广告计划、榜单广告竞价、安全中心推荐CPD、搜索下载,首焦图、小米商店首页下载等,都可以拿来卖广告。”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财经故事会》。 

上述人士分析说,“我的小米”中推送的P2P广告,应该走的是下载收费模式,在这里,P2P的理财广告被包装为米粉专享福利,尽管上面打着“广告”的字眼,也提示了“投资有风险”,但却被那些对小米极度信赖的米粉们,有意无意忽略了。 

当《财经故事会》就此询问小米公关时,后者表示,去了解下细节再回复,不过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就在秋田财富等P2P平台爆雷潮起的同时,小米在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在小米的招股书中,小米把自己定义为“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而上述P2P广告的收入,应该会被计入“互联网服务收入”的项目中。招股书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小米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为4.9%、9.6%、8.6%。 

上述P2P的广告收入,也许对于庞大的小米生态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不少米粉,却几乎allin了大半个身家。 

无法律责任,有道德风险? 

那些从“米粉”转为“米黑”的投资人们,在维权群、微博上喋喋不休的一个追问就是,“小米应该承担责任吗?” 

有投资人反问,“如果一个平台爆雷,是投资人问题,这么多平台陆续爆雷,小米没责任吗?” 

但在法学博士林华看来,小米作为广告渠道,从法律上应该承担的是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即履行对广告主的资质、能力以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审查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如果小米没有履行审查义务,才可能承担所谓的“连带”责任。 

从某种程度上,小米也算受害者——以“厚道”为本、强调高性价比的小米和雷军,在8年间吸引诸多米粉的忠诚跟随,但这种信赖感,转化为对小米平台广告的极端信任,引发的爆雷潮,最终反噬为小米的道德风险——如果雷军和小米当初预料到这些P2P有爆雷风险,大概率不会铤而走险,去有意伤害米粉。这并非小米的初心,却是小米必须面对的后果。 

显示雷军厚道的一个案例是,他曾拒绝了能把“稻草卖成黄金”的面试者,因为小米不需要把稻草卖成黄金,不需要坑人的人,但这些被米粉视为“黄金”的小米推介的P2P平台,恰恰就是“稻草”。 

其实,有过小米类似遭遇的公司,并不罕见,比如返利网。 

去年九十月份,返利网推介的多个P2P平台爆雷。 

随后,返利网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广告主逾期的补助方案,针对金豆包、普天金安、田金所等尚未兑付的返利网用户,提供补助,补助金中,除了来自广告主所缴纳的全部保证金之外,多数来自返利网的自有资金。 

在微信群、QQ群、微博等集结起来的米粉投资者,也对小米提出了诉求:第一,小米发布公告,公布爆雷状况。第二,对于已爆雷平台,由于米粉单独维权成本高,不专业,希望小米提供法律援助等。第三,通过推广诈骗平台所得的收入,按比例补偿给受害的米粉投资人。 

“最起码的,快一个月了,你应该出个公告吧,不能一言不发吧。”大潘说。 

而小米公关告诉《财经故事会》,目前小米的措施包括:第一,下架所有P2P广告;第二,内部正在调查情况,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调查进展慢,尚未出结果。第三,正在陆续跟用户沟通,统计了解受损状况,后期设法帮助用户追索投资额。 

在1月份的公开信中,微博用户JIA蔡曾提醒小米,“赔钱事小,声誉损失事儿大”,他一语成谵,只是,彼时小米和米粉都没看到这份公开信。 

“我以后还会买小米的产品,但永远不会再信小米的广告和情怀了。”这位多年的资深米粉告诉《财经故事会》。 

其实,在e租宝、钱宝网等事件之后,不少P2P投资人都提高了警惕,问题平台不太容易套路到用户了。 

所以,今年爆雷的多数P2P平台中,尤其是最近两年成立爹新平台,很多通过在大平台打广告、或者和知名公司战略合作等,或者打着“国资背景”,上市公司投资等背景,再辅以高息为诱饵,步步设套,把投资者拖入深渊。 

和联璧金融疑为同一实控人的斐讯,在今年618,也曾是京东多个类目的销量冠军,而早前的e租宝,更曾出现在央视频道中。 

上述为直接、间接为爆雷P2P平台广告、引流的公司和平台,在法律上或许能够切割得干干净净,但收取的广告费或者提成费,显然无法弥补由此而来的声誉损失。


1
标签: 雷军 小米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