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下,银行配置在变化

孙彬彬团队 |2018-05-25 17:3150998

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严监管已经显著影响了银行的配置行为。


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严监管已经显著影响了银行的配置行为。在去杠杆背景下上市银行告别了快速扩张,更加强调服务实体:


资产增速全面下滑,回归稳健增长;

生息资产结构:增配贷款和债券,压缩同业;

债券投资结构:继续增持政府类债券特别是地方债;

表外理财快速扩张势头得到遏制;

资本充足率提升,表外回表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LCR整体改善,但部分银行压力较大。

原标题:监管一周年,银行资产有何变化?

来源:固收彬法(ID:gushoubinfa)孙彬彬团队 

转自:Bank资管


资产增速:全面下行,分化减小

去杠杆大背景下,2017年上市银行增速继续下行。以可比口径计算[1],上市银行同比增速较2016年从13.96%大幅下行至6.79%。对比17年中报10.18%的同比增速,也已呈现较大幅度放缓。

资产增速的下滑是全面性的。39家上市银行资产增速较2016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和17年年中相比,绝大多数银行的资产增速也持续放缓。

全面下滑也表现在分化减小和增速上的趋同。16年末、17年中银行资产增速分化较大,部分中小行资产增速表现亮眼,甚至逆势增长。而到17年年底各类银行在资产增速上“趋同”,大多数银行资产增速在15%甚至10%以下,增速最快的是锦州银行,但和往年相比34%的增速并不十分突出。在统计数据上也可以发现分化的减小,16H2、17H1、17H2各上市银行资产增速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为17.44%/22.01%、11.89%/15.60%、9.99%/10.26%,均值和中位数的差距已明显缩小。


[1]因广州农商行2016年中报数据缺乏,统计范围为除广州农商行之外的38家A+H上市银行。


生息资产结构:服务实体、压缩同业

按照目前银行年报的披露科目,我们将生息资产整体分为四类:贷款、证券投资、存放央行、同业资产。

一般情况下,证券投资主要是债券投资,同业资产主要是拆放同业、存放同业、买入返售、同业理财等。大行的证券投资科目中基本均为债券投资,而中小银行此科目可能也包括同业理财、信托受益权、应收账款等同业资产。

为了更好地剥离出债券投资的变动情况,我们尽可能地将债券资产单独剔出,其他资产并入同业科目。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报表披露情况差异较大,横向口径基本不可比[1],主要观察大体结构以及变动情况。

生息资产的整体分布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大行以贷款为主,中小行债券、投资以及同业资产占比较大,同时呈现出较大的分化。

几乎所有银行的贷款规模均较前期(17H1、16H2)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多数银行的贷款占比也有所上升。相应地,在存款准备金率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放央行款项理论上也会同步增长。但我们也发现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存放央行款项规模出现了下滑,这可能对应着超储率的下降。

银行整体上增配债券、压缩同业。大行(此科目通常明确为债券投资)均对债券进行了增持,中小行多数也增加了债券投资。大约三分之一的银行(主要是股份行)对同业资产的绝对规模进行了压缩。即使对于同业整体规模增加的银行,其半年变动也远小于全年增幅,环比增速出现大幅下滑


[1]相对而言,贷款、存放央行这两个科目横向可比性较强,而债券及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各行划分差异较大,可比性相对较弱,另外个别银行不同年份披露口径也可能略有差异。


收益成本齐升,净息差企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长期来看银行息差理论上会进一步收窄。由于17年市场利率处于高位,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的同时,生息资产收益率也同步提升。净息差在年中较16年有所下滑,但年底有所恢复,暂时趋于平稳。分银行来看,大行仍然较为稳健,中小行则波动较大。

具体到资产类型,几乎所有资产收益率均较上半年有所上浮,特别是对市场利率较为敏感的票据、同业资产收益率上升较快。贷款方面,收益率整体涨幅较小,股份行整体收益率有所下滑,大行和城商行小幅上行;票据贴现、同业、债券统计口径上可能混淆,但由于均对市场利率较为敏感,整体来看收益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个贷仍是贷款增长主力

17年上市银行主要增加个人贷款配置。除少数银行外,上市银行贷款结构仍然呈现出个人贷款占比上升、公司贷款占比下滑的格局。尽管房地产面临严厉的调控政策,房贷整体增速较2016年明显回落,但得益于三四线楼市的火爆行情,房贷规模仍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速。另外,消费贷的火爆也是个人贷款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继续增持政府类债券

对于债市投资者而言,最关注的可能是银行债券投资情况。我们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各资产分项的尽可能进行分类汇总,不同报表口径存在较大差异[1]

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加大了政府类债券特别是地方债的配置力度。例如招商银行年报指出“为配合地方债务置换、服务实体经济,本集团持有至到期投资增量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主”,农行年报则明确“顺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趋势,适度加大地方债投资力度”。

不仅大行增配地方债,小行也较16年对地方债有明显的增持。例如江阴银行16年仅持有8000万地方债,到17年底已达到13亿元;贵阳银行也较2016年增持了169亿地方债。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券中有部分为同业存单,多数银行该类债券占比出现显著下滑,可能也表明监管层对“互持存单”的约束已经明显影响到了银行的配置行为。


[1]部分银行直接披露整体的债券投资结构信息,如果未直接披露则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三项按发行人类别进行汇总(不包括买入返售、应收账款投资中的债券部分)。


表外理财快速扩张势头得到遏制

根据17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17年银行理财余额为29.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大幅下降(16年同比增速23.63%)。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理财余额(非保本)约为20万亿元,规模同比下降2.91%。规模较大的银行多主动压缩理财规模,国有大行、股份行的理财规模处于低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城商农商则分化较大。整体来看,在严监管背景下,银行理财的野蛮生长已得到遏制。


资本充足率提升,表外回表压力仍大

资管新规下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表外非标何去何从?对此,我们根据上市银行17年年报的数据重新进行了静态测算,主要涉及拨备和资本计提两个维度。

基本假设如下:(1)表外理财非标投资比例按上限35%计算;(2)非标不良率与表内贷款相同;(3)其他条件不变。

基于上述假设,上市银行表外非标约7万亿,如果表外非标全部回表,相应的监管指标如下表所示。

拨备方面,银监发〔2018〕7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在拨备方面除个别银行外,整体压力不大。

资本计提方面,银监发〔2012〕57号设置了过渡期内资本充足率达标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他银行在2018年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8.5%/7.5%、9.5%/8.5%、10.5%/11.5%。尽管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持续提升,但仍然有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达标压力较大。


LCR整体改善,部分银行仍面临压力

2017年12月6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资产规模2000亿元以上的银行,需要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LCR自2014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引入,并规定了过渡期达标要求,商业银行LCR应在17年底达到90%,18年底达到100%。从17年年报数据来看,尽管二季度和三季度部分银行LCR依然偏低,但到年底所有上市银行均达到了90%的监管要求;但目前来看,部分银行处于达标的边缘,股份行普遍压力较大,部分城商、农商行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5
标签:监管 变化 配置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山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山东省地方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办法》的通知

2024-11-15 10:20
887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14 12:07
7360

深圳发布公告 监管评级C级(含)以上商业保理公司共198家

2024-11-06 14:33
54541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2024-10-21 14:51
53346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金融监管总局发力改进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2024-09-25 13:12
117854

对冲基金大佬料美联储降息及美国监管明朗化将推动比特币创新高

2024-09-19 14:04
14586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