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强化互联网属性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

刘彤 | 2018-05-18 17:30 52482

来源:人民政协报 / 作者刘彤我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5月15日,全国政协召开“健全

来源: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刘彤


我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5月15日,全国政协召开“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发言中表示,随着我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曾被网络热炒的“一元购”业务模式,以及一些理财业务员通过QQ、微信、网上直播等方式吹捧邮币卡或有色金属现货商品的高额回报等,都是发生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中骗取参与人、投资人钱财的典型案例。这也表明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业态存在的问题———交易平台多种风险并存,产品销售风险多样且隐蔽,服务的群体庞大且容易遭受误导、欺诈和不公正待遇,社会外部性影响很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发言中也提到了在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中来自网络安全的威胁。他认为,我国部分金融基础设施过度依赖国外产品,缺乏统一技术标准,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不一,防护力量缺乏整合,容易出现安全短板。谈到如何完善分层分类的监管安排,陈雨露表示,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强化互联网属性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互联网属性金融基础设施往往集交易信息中介、支付清算结算、信用分析评估等功能于一身,且渗透性较强,要根据互联网金融整治及长效机制建设的分工,适时进行监管并调整优化。”


  周延礼则建议,要让监管者“长牙齿”,让违法者闻风丧胆,把市场行为监管放在突出的位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重罚损害消费者的行为,关停金融诈骗机构并绳之以法;要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力度,重点解决监管部门的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大对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的投入,提供从大数据存储、清洗、脱敏、计算到呈现监管一体化大数据监管平台工程;要发挥监管科技作用,精准监管,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和能力水平,娴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改进监管方式。他还表示,监管的首要职责是制定科学的监管规则,既要鼓励市场机构创新发展,又要严防金融交易违规风险,从而引导金融新业态健康发展,让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8
标签: 人民政协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