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进”与“退”:“去金融”原因为何?
金融科技的“进”与“退”:“去金融”原因为何?
1、金融科技企业与银行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巨头们的标签也在逐渐产生着变化,但就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如火如荼之时,部分行业巨头却开始了“去金融化”。2017年4月,蚂蚁金服就曾宣称未来只做科技,帮助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无独有偶,今年以来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乐信都纷纷宣称不做金融。 尽管金融科技企业纷纷“去金融化”,但如今这些公司手握小贷、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业务牌照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且,对于一些尚未拥有的金融牌照仍是志在必得。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态度较为谨慎的传统商业银行却逐渐从与金融科技公司携手合作,转变为大力发展自主研究金融科技领域。近日,建设银行成立了全资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国有大型银行的首次尝试,而此前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已入局金融科技领域,银行业已开始从各个方面主动发力运用金融科技,从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中可以看到,不少银行均提及向“智慧银行”“数字化”以及“智能化”转型,加速布局金融科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金融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也经历过一些不同的阶段,早期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类金融组织或者纯粹的金融科技企业,更多是在既定轨道下探索自身业务的改进。在多元化情况下,不同的金融服务提供主体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政策环境,会做出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跳出原有的单一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企业在早期很多想往金融领域靠的过程当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开始遭遇更多的挑战,比如这些领域可能会遭遇更加严格的监管,一些机构就有可能进行业务或者战略的调整。”杨涛表示。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提出,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化”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金融是一个特殊行业,需要牌照,牌照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需要一个过程。在牌照获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资本金投入到一个重资本牌照类型的金融企业,其实和互联网企业的轻资本和轻资产的模式是相悖的,它有限的资本金投到一个牌照里面,是不符合它的利润最大化的需求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企业对牌照还是有投资的兴趣,但从长期来看,它不会把大量的资本金投到一个资本金很重的牌照里面去,这样的话这个商业模式到资本市场的估值是没有金融科技估值那么高的。”
刘鑫认为,对于银行而言,将科技板块或科技服务板块单独为科技子公司,思路是一样的,原本内化的科技服务,将可能是一个成本转化过程变成了一个外部的科技公司的业务收入的时候,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或者是在资本市场的诉求更容易得到满足,所以这个是核心的底层商业逻辑。
2、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原因为何?
金融牌照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科技企业们的“必争之地”,在金融牌照对其“去金融化”的影响之外,监管的逐渐收紧也是金融科技企业剥掉金融标签的重要原因。
“大型的金融科技企业,或者互联网金融企业,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资本市场对它进行估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它如果向金融科技企业,或者科技类进行偏移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杨涛表示,“而从监管角度来看,当前国内对于整个金融监管进入了一个长期的越来越严格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涉足金融业务,它面临的这种严监管的环境跟过去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来自于政策,还是市场本身,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当前对于这样一些金融科技企业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对于一些此前由集团金融板块拆分而来的金融科技企业来讲,其“去金融化”的战略是否又将与拆分的初衷不符?
在杨涛看来,“去金融化”只是金融科技巨头战略思路的调整,下一步在其业务实践中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还需要进一步地观察。
“因为巨头们一方面原有的金融牌照,或者涉足的金融业务,理论上不是那么简单能够退出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要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输出或者技术支撑,而后者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所以未来这些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金融业务怎么样退出,而是从事的金融业务跟他想要做的技术输出这一块,如何在风险、组织架构、利益关系上能够有效的隔离,这可能是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
3、从合作到自主研发 银行态度为何变化?
继此前四大行分别于BATJ达成金融科技方面战略合作后,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逐渐开始发力,一改往常较为保守的态度,而如何将金融科技应用在银行日常的业务中,仍是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刘鑫强调,目前所谓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改变略有夸大,科技更多仍作为手段,核心问题还是客户行为与商业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想要更好地满足客户服务需求,最重要的是基于数字化的决策和运营过程,这个过程的重新构建,对于银行而言是充满挑战的。
”结合我们自己做的业务来说,我们在内部有一个数字银行事业部,具体还有三化,数字化、移动化、深度场景化,数字化很好理解,我们所有的行为、所有的瞬间都被记录下来。第二是移动化,我们最早做数字银行的时候,我们想PC不要了就要手机,因为现在手机是个人跟世界交流的唯一媒介。第三是深度场景化,客户现在面临的需求满足完全一体化,对客户来说什么业态无所谓,只要需求能满足,就像经常拿微信发红包,对银行来说底层就是转账业务,非常简单的一个存贷汇里面的汇的业务,但是在发红包、收红包、抢红包的过程中,是体会不到做一个银行业务感觉的,这是一个无缝连接的商业服务流程一体化的过程。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银行只能深度场景化,要完全融合和嵌入进去以后才能触达客户,这个是一个大的趋势,这个对银行来说挑战是最大的,这是未来银行真正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所做出的应对策略的核心原则。”
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充沛,品牌度和信誉度高,但是线上获客渠道单一,运营效率偏低,而金融科技公司擅长线上获客,科技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具有优势,两者合作优势互补,而此前四大行与BATJ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至今仍没有亮眼的应用落地。
在杨涛看来,大型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巨头的合作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二者核心优势、核心数据进行互换并不容易,所以二者之间互补差异的程度也没有我们预想当中那么高。
而在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中,合作主体的变化或许是二者互补有效性的关键。
杨涛表示:”中小银行跨区经营问题遭受很大的约束,其面临的客户也在老龄化,在原有的区域内,很难进一步拓展客户,能否跟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某种程度实现跨区域运营,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现实的挑战。而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尤其中小金融科技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也缺乏对金融的深刻理解,这就使得二者之间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可能找到一些共赢的点,所以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看合作的双方能不能真正有一些非常迫切优势互补的领域,如果没有这些领域的话,短期内更多是一个形式上的战略合作。“
4、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如何?
伴随着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化“,以及传统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逐渐由”跟跑“向”领跑“发力,在二者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中,金融科技领域的下半场又会是怎样的竞争格局?
刘鑫认为,未来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客户行为与产业生态环境的变化为核心,在适应新业态或新的客户行为变化过程中,金融产品外部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和细致。无论是互联网企业分离出的金融科技公司,还是传统银行分离出的金融科技公司,都会对金融科技领域新产业与新行业分工的发展产生一定作用。但在这个产业重构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类型的金融科技企业占主导地位,仍需要时间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