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消费金融不温不火,高起点未换来好成绩

2018-05-02 13:18 2669

随着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出13.75亿元的持牌系消金公司的最高净利润,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2017年净利润前三排定座次为中银消金、招联消金、捷信,

海尔消费金融不温不火,高起点未换来好成绩



随着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出13.75亿元的持牌系消金公司的最高净利润,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2017年净利润前三排定座次为中银消金、招联消金、捷信,并且挤入10亿元俱乐部;在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的消金公司中,苏宁消金、华融消金与中邮消金分别实现净利润2.17亿元、1.05亿元和6775万元。 

相比之下,与招联消金同批获牌的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表现得不温不火,在2017年仅实现4769万元的净利润。据其股东方美凯龙年报的披露,海尔消金2017年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5.7%;实现净利润4769万元,同比增长7.5%。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人士此前对媒体表示,净利增速远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是由于展业规模扩大,营业收入也实现大幅增加,而2017年公司在风控系统和信息技术(IT)系统建设投入较大,各地人力资源配比投入较高,营业支出较大,导致利润增速放缓。 

据工商资料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是第二批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总部位于青岛,注册资本5亿元,成立于2014年12月,由产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结构为海尔集团、海尔集团财务公司、北京红星美凯龙国际建材、浙江逸荣投资和北京天同赛伯科技分别持股30%、19%、25%、16%和10%。 

业绩落后于同行 

海尔消金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据称,海尔拥有1.5亿实名家庭用户数据和3万多家专卖店网络,海尔消费金融可以通过数据共享、资源互换的方式,丰富自身数据资源,打下“线上模式”;而另一边,海尔消金链接红星美凯龙、中国电信、有住等16个生态资源,场景覆盖家装、家居、教育、3C、医美、租房等多个消费领域。 

自2014年成立以来,海尔消金上线了“够花”“嗨付”两款APP,并在去年4月成为首批准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消费金融公司。 

不过,如此优厚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海尔消金开业后的经营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16年和2017年其分别实现净利润0.43亿元、0.47亿元,而与海尔消费金融同年获得牌照的其他消金公司,则在过去两个完整的经营年度中,都实现了净利润上亿元或10亿元的突破。其中招联消金2016年、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11.89亿元,与海尔消金同属“产业系”的苏宁消金也在上述两年内分别实现-1.89亿元、2.17亿元。 

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两项财务指标来看,海尔消金也被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甩在了后面。其2017年较201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5.74%、7.53%,而招联消金分别为171.6%、266.97%,苏宁为262.75%、302.64%。 

目前来看,海尔消金远未将消费金融这块优质的牌照发挥效应。深圳一大型消金公司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不盈利,更别提市场占有。” 

据美凯龙2017年年报,海尔消金的总资产为57.87亿元,较之2016年末的24.93亿元增幅为132.16%;总负债为51.92亿元,同比增幅为166.83%;净资产为5.94亿元,同比增幅为8.73%;资产负债率为89.73%,而2016年末为78.07%。 

这家不太赚钱的消费金融公司,在2017年度还成为4家被银监局罚款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人行青岛支行在2017年12月29日向海尔消金开出罚单,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被罚款10万元。此张罚单是央行第一次对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处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在采访中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过快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板块却是缺失的,目前也尚未引起注意,“金融监管上最重要的目的是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目前最缺乏的正是产品使用的反馈机制”。 

来自海尔云贷的竞争 

海尔消金的控股股东海尔集团,早在10多年前就已着手布局金融蓝图,并逐渐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有媒体报道称,在海尔金控里面,海尔消费金融并非重心,贷款类业务更为依赖和看好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云贷”)。 

海尔云贷一不愿具名的中层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并补充道:“海尔云贷的利润远远超过了海尔消金,两个公司业务有交叉点但侧重点不同,消费金融业务形式上很像是小贷的补充。” 

海尔云贷与海尔消费金融同在2014年成立,海尔云贷早半年多开业,是经重庆金融办批准设立的网络小贷公司,已经接入央行征信。海尔消费金融的成绩单远不如海尔云贷靓丽。据海尔云贷目前公开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海尔云贷总资产76.1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逾3亿元,净利润逾1亿元。各项财务指标均超海尔消金去年全年。 

在现行的监管环境下,海尔消金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受到相较于类金融机构更为严格的监管,海尔云贷则更具灵活度。上述海尔云贷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海尔消金更倾向于以自营的方式销售自己的产品,而海尔云贷则是以资金辅助的模式在实业、产业供应链上去发展。”另从单笔放款额上就有着明显的区别,海尔云贷的放款额可以非常大,远超海尔消费金融20万元的上限。 

另外,在海尔集团还设有互联网金融创业事业群,海尔财务公司同样设有消费金融部,在提供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同业竞争。 

“海尔云贷和海尔消金是兄弟公司,海尔的文化一直强调协同,但具体涉及协同也是要看看需求和交叉点。”上述海尔云贷人士如是说道。 

据公开数据,海尔集团公司在2017年实现全球收入达到了2419亿元,同比增长了20%,海尔金控的资产规模也达千亿元,拥有70多项金融业务牌照资源,海尔消金在其中相当渺小。 

另外,海尔消金高层人士在成立的三年时间内出现了“大换血”。2014年12月23日,海尔消费金融开业时,青岛银监局批准的海尔消费金融董事长为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副董事长为海尔财务法人代表李占国,董事与监事由各个股东方派出,总经理为李健。但不久后,其董监高人士均发生了变更,其中董事长变更为海尔金控董事长谭丽霞,原副总经理黄应华升任总经理。 

海尔消金似乎不属于海尔金控的关注点。时代周报记者未能联系到海尔消费金融对其自身的处境置评。有媒体称,这或与海尔消费金融在海尔金控乃至于海尔集团的战略中地位不高有关。谭丽霞近期公开表示:“金融板块上,和部分民营资本的‘金融牌照控’相比,海尔金控在金融业务上呈现了普惠性更明显的类金融模式。” 

在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之初,青岛银监局相关领导对其寄予厚望,表示“海尔消金正是青岛深化金融改革,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但现实很骨感,如今的海尔消费金融,似乎失去了高速前进的契机。“现在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时期,严监管之下,想要再像前期那样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深圳一大型消金公司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
标签: 中银 消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