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支付巨头遭监管约谈 不能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

2018-04-27 14:121636

互金咖获悉,4月26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发布会上,针对4月1日起实行的条码支付新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个别支付机构明显执行不到位,故意逃避,还是玩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套,要么是故意逃避,干脆什么东西也不做,要么是做了一些变通。”

  来源:互金咖


  互金咖获悉,4月26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发布会上,针对4月1日起实行的条码支付新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个别支付机构明显执行不到位,故意逃避,还是玩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套,要么是故意逃避,干脆什么东西也不做,要么是做了一些变通。”


  “我们也接到这方面的投诉,也约谈了相关机构,并且要求限期改正,下一步将会视情况做出进一步的监管措施。”樊爽文强调,“特别是大机构要带头依法守规,不要把精力花在想方设法逃避规则上,更不要只顾自己利益漠视规则,不能以为自己‘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


  樊爽文进一步表示:“对自己有利的就遵守,对自己不利的或者需要有一定投入和调整的规定就不去执行;在一个没有规则的市场中,所有的参与者最终都是受害人。”


  此前,《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于4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两巨头遭监管约谈

  当天,另据财新报道称,“上述被约谈的相关机构就是主导二维码支付市场的两家支付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被约谈的原因就是,未执行前述条码支付规则中对于静态码的限额规则。一来这需要增加自身技术安全层面的投入;二来在小商户端,也需要支付机构对其进行规则的宣传和培训。”

  根据《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第十二条第四款规定,“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在看到这一规定后,许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额度过低,认为每天只能通过扫码支付的方式支付不超过500元,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不过,有业内专家表示,实际上,该限额规定只针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通常通过扫描街边摊位或者小卖部张贴的、打印出来的二维码进行的支付。静态条码支付风险控制措施较少,安全性较低,发生恶意欺诈、资金诈骗、盗取身份信息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大。


  目前,采用静态条码支付的多为街边摊位和零售商店,如购买水果蔬菜、小吃点心、油盐酱醋等消费为主,单人单日很少超过500元。根据现有的零售支付数据估计,95%以上的消费者采用静态条码支付的额度小于500元。


  樊爽文亦称,作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认为对于一项政策的出台有不同声音是正常现象。他解释称,央行根据支付技术特征分了四个安全级别,500元限额只是针对安全级别最低的D类做出的规定。静态码虽然便利、成本低、使用方便,但安全性差,容易被替换、植入木马病毒等,这几年已经出现不少这方面的案例。


  据互金咖了解,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也要求会员单位主动提升风控能力。采取支付标记化、有效期控制和条码防伪识别等手段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同时要提升交易安全强度,实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强化条码支付交易风险的监测与预警,采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分析等金融科技工具提高防控效果;加强客户端软件的安全管理,改善并实时提升客户端的防护能力。


  对于条码支付交易报文,需要采用数字签名、加密传输等措施,在报文中准确记录发起方、接收方、网络路由、唯一交易流水号等关键信息,并完善商户、渠道、订单等交易信息,确保支付流程可追溯、唯一性和完整性。


  “双寡头”格局形成

  此前,央行发布的2017 年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表明,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2867.47亿笔,金额143.26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95%和44.32%。

  当天,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潘松在发表讲话时也表示,2014年,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占比分别为67%和33%,但是,经过两年基本平衡的较量后,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结构占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17年,互联网支付就已经让位于移动支付了。其中,互联网支付在整体比例下降至27%,而移动支付已经超过了73%。


  “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支付机构找到了一个发展支撑业务的更广阔的空间,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潘松称。“正是因为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所以也带动了零售支付出现了引领世界潮流这样一个很自豪自信的话题。”



  另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2018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62亿人,较2016年增长21.6%。报告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增长有所减缓,累计用户规模有望达6.50亿人。


  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宝与财付通两大巨头占据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90.6%,市场集中度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进入成熟期,支付宝、财付通“双寡头”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从市场调研结果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当所有支付方式都可以选择时,线上消费中倾向使用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受访网民占比分别是59.2%和34.4%;线下消费中倾向于使用微信支付的受访网民占59.5%。


  相比之下,阿里线上电商优势明显,支付宝更受网民线上消费青睐,但线下消费场景中,微信优势逐渐显现。

  不过,业内预计,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安全日益重视,银联推出云闪付APP,其制度优势会对财付通和微信支付的“双寡头”格局造成一定冲击。


1
标签:巨头 监管 支付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巨头线下支付战:微信攻势凌厉,支付宝逆境求生

2018-01-09 14:06
3989

淘宝官宣已支持微信支付

2024-09-27 13:12
12237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金融监管总局发力改进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2024-09-25 13:12
24851

对冲基金大佬料美联储降息及美国监管明朗化将推动比特币创新高

2024-09-19 14:04
67287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67155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6656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