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信息不断 为何仍有互联网现金贷平台顶风作案
小额现金贷平台以各种宣传噱头吸引了大量没有银行信用卡的中低收入人群。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监管不断收紧的形势下,仍有部分互联网现金贷平台顶风作案,暴力催收、夸大宣传、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频频发生。根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现金贷舆情大数据报告》,在监测到的12.5万条互联网现金贷负面舆情信息中,暴力催收、利率畸高、“砍头息”问题突出,三者信息总占比近六成,仅半年就发现违规催收1000余万次。
小额现金贷平台以各种宣传噱头吸引了大量没有银行信用卡的中低收入人群。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监管不断收紧的形势下,仍有部分互联网现金贷平台顶风作案,暴力催收、夸大宣传、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频频发生。根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现金贷舆情大数据报告》,在监测到的12.5万条互联网现金贷负面舆情信息中,暴力催收、利率畸高、“砍头息”问题突出,三者信息总占比近六成,仅半年就发现违规催收1000余万次。
半年92万人遭遇违规催收
近日,海淀法院网公布一起案件快报。原告宋先生称,2017年底,他通过小额手机贷款软件“财小仙”借款10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14天。债务到期当天,他未能按时还款,该平台在未与其联系的情况下,直接以群发短信的方式,辱骂、威胁宋先生,并非法获取通讯录,对其亲友进行辱骂。宋先生及其亲友的个人信息,被非法外包给多个第三方催收公司,收到大量的威胁、恐吓短信。
类似的投诉时有发生。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聚投诉”看到,近日公布的多条消费者投诉都与恶意催收有关,涉及“杏仁钱包”“急用钱”“贷上钱”“先花一亿元”等现金贷平台。
“大多放贷公司都有自组的催收团队,主要靠暴力、恐吓、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业内人士透露,一旦借款人不按时还钱或还不起钱,放贷公司就开始骚扰借款人的家人或朋友,通过烧纸、送花圈、合成“遗照”等“软暴力”手段进行催收。
《报告》显示,仅2017年6月至11月,有关网络催收的负面舆情信息就达到1万多条,违规催收频次1000余万次,92万人受害。
贷款年利率高达1000%
各种类型的现金贷广告一味强调便利性,却让很多人忽视了借款的高成本。
浙江的卢先生在名叫“飞钱小贷”的借贷平台上借款12000元,客服告知需每周还款,周利息约为17%~25%。一周后,还款总数已达到14210元,卢先生申请延期,而延期还款的价格更为昂贵,几乎达到原定利率的1.2倍。不到两个月,卢先生需要还款的数额已超3万元。
按此计算,卢先生借款的年利率已经超过1000%,远超国家规定的36%上限。
“利率不够,其他费用来凑”成了普遍现象。记者在“你我贷”平台看到,小额借款项目在收取10%的年利率外,还额外收取合同金额8%的平台服务费、8%的贷后服务费和每月1.2%的贷后管理费,借款成本大大上升。
“不少平台企业认为规定了借款利率,但没有规定不能收手续费。他们就把这个利息换个名称,比如手续费、信息管理费,以此规避法律风险。”《报告》指出,部分现金贷平台在给借款人放贷时采取“砍头息”做法,从借贷本金中先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等,造成借款人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与借款合同约定金额严重不符。
应制定业务准入标准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此前表示,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多达2693家。
基于现金贷野蛮生长的乱象,2017年底,一场监管风暴席卷整个行业。先是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批设被叫停,随后《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正式下发,规定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不得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
在这样的严苛监管下,一些P2P和现金贷平台为何仍逾越监管红线,甚至顶风作案违规向学生发放贷款?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在新规之后,现金贷平台并没有及时转型,还是原来的以量补质的经营思路,从而产生大量的不合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也表示,由于现金贷利率高,盈利明显,尽管新规出台,目前仍有现金贷平台可能因为行业利润太大而甘冒风险。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要完善和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业务准入标准,“消费者也应合理借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还款能力选择借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