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科技是金融发展的核心 访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运营官李娴清

记者 戚奇明 | 2018-04-08 17:48 7442

  李娴清目前是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运营官,之前她曾先后任职于奥纬咨询和麦肯锡,并在布隆伯格领导的纽约市政府工作过六年。她的战略眼光和

  李娴清目前是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运营官,之前她曾先后任职于奥纬咨询和麦肯锡,并在布隆伯格领导的纽约市政府工作过六年。她的战略眼光和在金融业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年轻的金融从业者有一定借鉴。

  人才是城市长足发展的关键

  在摩根大通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刚参加完一场会议就匆匆赶来的李娴清。她笑着说,每天工作都很忙碌,因为金融从业者说话直率,办事效率迅速,这正是她欣赏的工作方式。

  李娴清曾在纽约市经济发展局工作。2008年,她所在的团队协助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处理过纽约市的金融危机,制定和执行了多项政策。记者向她询问处理危机的过程,以及中国能从中借鉴哪些预防风险的经验。李娴清表示,2008年纽约市的税收中,金融业占比约三分之一。由此,金融危机来临时,纽约市所受影响非常大。当时布隆伯格提出,在危机中既要克服危机,还要展望未来。“当时纽约的传统产业增幅有限,经多方研究论证,我们在各种既有限制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高科技行业,并致力于促进其与当地优势传统行业结合。纽约的一大优势在于,拥有很多高校和大量人才,我们意识到纽约需要一所专注于生产知识产权的高校,尤其在科技领域。于是通过招标,最终引进并在罗斯福岛落地建成一所培养高级人才的科技高校——康奈尔科技园。”

  李娴清认为,一座城市要预防危机并取得长足发展,政府要先做铺垫、建平台,吸引更多人才,这才是真正的长效机制。她表示,上海和纽约都是国际性大都市,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相比纽约,上海似乎有更全面和长远的战略规划。“上海对自己的定位是多方位的,今年初,在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基础上,增加了‘科创中心’,形成‘五个中心’新定位。从硬件上看,上海在很多方面已是国际上的佼佼者。但从软件上看,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等还是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牵制因素。因此,上海应该更关注人才,通过提高城市宜居度和‘生活指数’,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总的来说,在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以及对城市的长远规划方面,上海和纽约可以相互借鉴。”

  外资行在华短板在人才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的高管,李娴清如何看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李娴清觉得,目前外资行在华发展机会较以前更多。“中国监管机构在过去12个月里出台一系列有利外资的政策,比如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去年底宣布放宽外资投资比例;近期银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在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减少行政许可事项、简化行政许可程序、进一步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方面,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规定。开放的脚步走得很快,步子迈得很大。”

  但李娴清指出,外资行在华发展也面临困境,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稀缺。“作为服务行业,没有人才是转不起来的。目前外资行人才缺口很大,需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以前我们认为在人才方面,外资行只是跟外资行竞争,其实跟中资行也在竞争。中资银行这些年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不亚于外资行,双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那么,摩根大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有何举措?李娴清介绍,摩根大通招聘人才主要看两方面,一是专业素质,二是适应能力。“我们要招的人,既要了解相关业务和本地市场,还要适应外资银行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融入银行的文化。此外,诚信非常重要。”

  李娴清坦言,“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对中国有很多想法和计划,对我们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想不辜负总部的期望,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吸引更多人才。几年前,我们就开始一方面从市场上招聘,另一方面从大学招聘并自己培养人才。从2016年起,我们的招聘重点大学从“北清复交”四所拓展为七所,把大学毕业生招过来从头培养。2014年以来,我们也在内地陆续引进和丰富管理培训生项目,目前已形成6个覆盖前中后台、有针对性的管培生项目,为不同背景和兴趣的学生提供广泛发展平台。我们有两年和三年的项目,针对不同岗位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比如,在财务、资产管理方面的项目,要求三年中轮换三个岗位,还要去不同的城市学习;在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培训项目,则是为期两年,每8个月一轮。”

  停止思考拒绝改变是最大风险

  李娴清的职业生涯始于纽约。她的职业经历让记者好奇,作为一个在金融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有什么可以让年轻金融从业者借鉴的经验?

  李娴清告诉记者,她经常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需要不断改变自己。很多时候,她有一些惰性和不自觉的思维习惯,也希望借用自己以前的经验,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以前的经验可能无效,即便这个问题曾顺利解决过,我也会要求自己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思考是否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我认为作为金融从业者,要时刻保持思考,克服思维惰性。在金融业,经常提到的就是防范风险,而停止思考、拒绝改变是金融从业者自身最大的风险。对管理层来说,我们管的就是风险,管的就是人,所以对自身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金融发展与科技密不可分

  目前,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各方都关注的话题,从谈话中可以感觉到李娴清十分注重高科技,因为这曾是纽约应对金融危机的良方,也是现阶段打开未来发展之门的钥匙。

  在李娴清看来,金融的发展与科技已经密不可分,一家金融公司可能同时就是一家科技公司。“以摩根大通为例,2016年,我们在科技方面投资95亿美元,不仅专注于‘更新’和保持日常运营,更重要的是要用科技打造未来。目前一个不可否认的趋势,就是科技将颠覆很多行业。怎么面对这个趋势?唯有顺势而为、引进科技。比如对于一家高科技公司,我们会考虑到底是投资、与之合作、使用其产品,还是直接买下它。”

  此外,李娴清认为对于科技的运用需要讨论,是仅仅让科技代替人处理枯燥单一的工作,还是让科技改变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她认为,在金融业这两者都需要,但实现第二种情况会更难些,“因为人总有一些惯性,如果要迫使你彻底改变思维方式和原有的行事方法,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当我们迈出这一步时,往往会看到更好的结果。”


4
标签: 大通 摩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