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抛弃冷战思维,更加开放开明造福中美两国人民

2018-04-08 17:08 17051

陈新光,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和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作

陈新光,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和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作用下,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不断抬头,经济全球化遇到严重挑战,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和冲击。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对华“301调查”报告,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涉及金额约达600亿美元,涵盖千余种产品。特朗普这一对华贸易保护措施,招致美国国内各界的批评和担忧,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推动贸易总体平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贸易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有识之士的共识。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希望贸易总体平衡”。其中,探索构建中美贸易平衡稳定发展的制度安排,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步骤,因为两国经贸合作在未来中美关系中的“稳定器”。以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为例,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总计2.8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3.47%,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重2.4%。这说明中国的进出口是比较均衡的,中国的贸易政策与体制并没有过度追求顺差。


中国政府近些年来,在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国际贸易总体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10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为了进一步扩大进口,相关部门正在起草《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意见有望在近期发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将实现平衡发展。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真正诱因在美国


造成美中较大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统计口径差异直接导致美对华贸易逆差被高估。按照美国的统计方法,原产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增值部分都被计算为中方顺差;二是国际产业分工带来的“顺差转移”。随着产业转移的加速推进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初加工件,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导致这部分地区对美国的顺差部分也转变成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三是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从“巴黎统筹委员会”到“瓦森纳安排”,美国对我国长期实行出口管制。严厉的出口管制扭曲了中美贸易,很多有优势的美国公司丧失了潜在市场机会,中方不得不转从其他国家进口;四是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必然导致的结果。经济理论认为,储蓄缺口必然导致贸易逆差,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可以直接用美元换取实物资源,使其有条件通过发行美元长期维持贸易逆差。


造成中美双边贸易失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美国储蓄率过低、财政赤字过大、国际货币发钞国地位(特里芬难题)等决定美国贸易逆差的基本面原因,也有香港转口、双边海关统计计价差异和全球价值链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包含国际转移价值等夸大双边贸易失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两国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解决双边贸易失衡,首先要找准导致失衡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方能取得实效。美中贸易逆差是系统性的经济问题,是由中美双方的经济结构、国际分工,由市场自发引致的结果。由此可见,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真正诱因在美国。


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造福中美两国人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获得了飞速发展,从起初微不足道的双边往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一对经贸合作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嵌入在中美战略关系的宏观格局之中,中美战略关系始终构成了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最大外部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贸摩擦日益增多,并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进入了战略博弈的新阶段。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仅事关中国和平发展大局,而且影响全球繁荣稳定。美国也曾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倡导者之一,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完全违背了美国一贯主张的贸易自由规则,是对来之不易的国际贸易正常秩序的挑衅,也是对全球价值链的严重破坏。在多边机制内,以对话方式解决贸易争端,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美中之间的明智选择。


合作共赢的国际贸易秩序,是世界各国倡导并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给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美国对华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份额从2000年的2.07%上升到7.96%。对外开放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过去40年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发展和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早已做好各种预案和应对准备,并兑现维护和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承诺。


文章选自中国日报中文网


9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