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垫底 山西信托“求嫁”心切

程维妙 王晗 | 2018-03-22 16:53 16643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程维妙 王晗  山西信托正站在一个重要关口。背后是过去多年的历史包袱:数起风险事件交织,业绩排在行业末游……面前则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程维妙 王晗


  山西信托正站在一个重要关口。背后是过去多年的历史包袱:数起风险事件交织,业绩排在行业末游……面前则是有望带公司走出低迷的新控股股东:3月16日,山西信托增资扩股事项在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拟引入一家战略投资者。有消息称,工商银行有可能借此入局。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系信托的新身份将有助于山西信托的转型,但如何摆脱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将成为山西信托能否逆袭的关键。


  迫切希望引入战投


  从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官方网站挂出的本次增资扩股详细信息来看,山西信托拟引入一家战略投资者,认购14.12亿-15.69亿股新增股份,持股比例为51%;同时引入一家财务投资者,认购不超过1.51亿股新增股份,持股比例不超过4.9%;原股东持股数量不变,具体持股比例将根据财务投资者认购情况确定。


  引入战略投资者为本次增资成立条件,成功引入一家战略投资者,本次增资扩股即完成;若最终没有成功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则财务投资者引入也将不成立。山西信托还提出,增资后公司注册地仍将永久设于山西太原,公司名称也需含有战略投资者和山西元素。


  价格方面,则是在评估价格基础上,充分考虑信托公司牌照稀缺和控股权让渡的实际,确定挂牌价格,并根据意向战略投资者竞标情况和综合评审结果确定最终增资价格。目前挂牌价格为3元/股,挂牌期限为40个工作日,5月14日为期满日。


  51%的股权,也意味着接盘者将成为山西信托的控股股东。这是继日前中融信托之后,行业内又一笔大手笔转让股权的交易。但不同于中融信托股权变动中明确的交易双方,山西信托的新股东仍然是个谜。


  市场有消息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极可能是工商银行。事实上,2017年8月,市场就一度盛传“山西信托将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出让控股权,工行有意借机拿下信托牌照,双方的洽谈已有数月之久”。一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双方接洽的时间或更早,在2017年前,但彼时双方均表示有确切消息及监管批复后才会公布。


  对于“重现江湖”的这一消息,双方更为缄默。北京商报记者本周多次致电山西信托,但截至记者发稿前,电话未接通。工商银行对于这一事件也并未做出回复。山西产权交易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交易所公开挂牌投资的话,符合条件的所有人都可以报名,最终谁来摘牌是完全不确定的,最后还是根据报价价格、对标的企业前景规划等来定。不过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工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因为从山西信托列出的条件来看,符合条件者并不多。


  兑付困局伴随低迷业绩


  山西信托手握的王牌,就是信托牌照,拥有着其他金融牌照望尘莫及的、能整合运用几乎所有金融工具的“特权”,一张牌照就堪称一个全牌照金控集团。“牌照稀缺性”令信托公司股权受到各路资本的追逐。但山西信托近年并未把牌照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因为应对一件接一件的“麻烦事”已让人焦头烂额。


  风险事件就是其一。从2013年被卷入山西联盛能源集团的破产案,到2018年初的3款信托产品逾期,对山西信托尽调是否到位、是否及时制定了还款计划等质疑声随着旧案新案的叠加一直不断。


  对年初爆发的违约项目,山西信托最近一次表态是在2月初,2月10日、11日公司官网连发两则公告,称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项目进行管理,对风险进行隔离,并采取多措并举的办法、手段处置化解风险,为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认真履职尽责。同时还否认并斥责“以自有资金兑付”等传闻,并发出律师声明。


  涉及联盛集团的项目解决进程则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据山西信托官网2月2日发布的相关信托计划临时信息披露公告显示,公司于1月初就联盛管理人要求签订留债协议等事宜向投资人进行披露,并通过电话及邮件方式召开受益人大会,征求受益人意见。但截至表决结束日,收到的有效电话和邮件表决仅占信托计划全部信托单位份额的43.16%,收到的69票表决意见也全部为“不同意”,这两项均未满足《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关于召开受益人大会的规定。


  风险事件对山西信托的负面影响并不仅在信誉层面,公司近年在很多方面都已掉队。例如注册资本金的扩充,仅2016年以来,行业内就有约一半的公司实现增资,频率高到让人眼花缭乱,“百亿级俱乐部”已有5位成员,山西信托13.57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尚为当前行业平均水平的约1/3,在行业68家公司中排在第54位。


  资本实力又牵制了公司的业务开展,信托资产规模排在行业末游,业绩更是连续多年“开倒车”。2013-2015年,山西信托营业收入一路下滑,规模从6.1亿元降至3.1亿元,几乎“腰斩”。净利润缩水甚至超过一半,从2013年的约2.1亿元降至2015年的9354.47万元。虽然2016年山西信托业绩有所起色,但也只是回到2012年的水平上下。2017年公司业绩再次下跌,营业收入3.1亿元,净利润7346.76万元,为近八年低点。今年初,62家信托公司在中国货币网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17年财务数据,其中,山西信托位列倒数第二。


  区域性难题待解


  也因如此,此次增资扩股对于山西信托至关重要。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前述猜想,如果工行入局,山西信托将变身为银行系信托公司。


  此前已有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尝到甜头,分别为兴业银行控股的兴业信托、建设银行控股的建信信托、交通银行控股的交银国际和浦发银行控股的上海信托。据统计,近年这4家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都在行业里领跑。


  “引入银行股东对于推动山西信托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银行系信托公司最突出的优势是通道业务,虽然现在严监管下这个优势发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在项目资源、客户资源、资金资源、其他牌照公司业务协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会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和释放。”信托业资深研究员袁吉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他提到的“可能制约优势”的政策,主要是指银信通道业务的收紧。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银行系信托公司大量承接了来自股东的被动管理性业务,但是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下,这一模式发展恐怕难以为继。


  不过也如袁吉伟所分析的,“宇宙行”的各项资源都会惠及山西信托,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还进一步表示,工行能帮助山西信托跳出区域性限制。不得不提的是,山西这个曾“因煤而兴”的省份,近年也“因煤而困”。山西信托在2016年年报中也坦言,山西省面临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存在突出短板,同时发展不足、经营粗放、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创新不够的问题也仍突出。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煤独大局面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区域经济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经营。


  除煤炭行业,山西省内的一些企业运作也在近年出现问题,如山西信托踩雷的联盛集团和今年初违约的3只项目的融资方(山西富豪全亚林家族控制的3家企业)都曾一度显赫,企业经营不善又会给金融机构带去坏账。据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末,山西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794.3亿元,同比下降13.3%;银行业不良贷款率3.51%,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不过依然明显高于全国1.74%的平均水平。“如果工行成为山西信托控股股东,山西信托的业务发展有望全面推进,甚至不排除从行业末游跳升至中游的可能。”廖鹤凯说道。

5
标签: 山西 数起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