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朱献福:构建面向产业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2018-03-12 13:303444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带来了“关于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建议,他希望按照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定位,通过全国统一、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带来了“关于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建议,他希望按照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定位,通过全国统一、分布式的生鲜产业布局,构建面向产业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从众品食业脱胎而来的鲜易控股,以加工制造业起步,沿着生产型服务业、平台型企业和生态型企业的方向不断迭代升级,走出了一条极具代表性、可供探索的转型升级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带来了“关于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建议,他希望按照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定位,通过全国统一、分布式的生鲜产业布局,构建面向产业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从众品到鲜易,构建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谋蝶变


朱献福用“冬虫夏草”举例,生动地阐释了“跨界融合”的概念。冬虫与夏草两种不相干的物种跨界融合,最终蜕变成一味珍贵的中药。“跨界融合才能裂变无限可能,在企业中同样适用。”这句话也是朱献福近年来带领企业转型的真实写照。


提起鲜易控股,远没有朱献福起家的众品食业名气大。后者是生鲜食品行业的佼佼者,前者则是以互联网思维构建的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


在品牌为王的时代,放弃原有品牌优势,打造全新的业务模式,需要拥有莫大勇气。虽然在外界看来,众品转型步步惊心,但遵循行业内在变革逻辑的鲜易控股顺利完成蝶变。它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把全国、甚至全球的生鲜冷链资源联网起来,实现了场景在线化、业务数据化。


左手食品产业链、右手温控供应链。鲜易控股已形成以平台为支撑,以数据为驱动,食品产业链、温控供应链多业融合,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线上、线下多网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共生共赢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线上,鲜易控股打造了云农牧产业平台,F2S2B生鲜电子商务平台鲜易网和冷链资源交易平台冷链马甲,线上线下联动,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精准性。


线下,鲜易控股依托生鲜食品服务型制造业众品、生鲜食品集采分销服务平台鲜易通和流通服务平台鲜易供应链,逐步构建了高效对接、顺畅便捷、无缝连接的生鲜供应链体系。


构建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据介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大卫一行到鲜易控股调研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等情况,在听完鲜易网定位、运营模式后,建议:“鲜易网的客户是B端(渠道端),与盒马鲜生不同,他们针对的是C端(消费端),鲜易网可以与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进行链接,为他们提供服务。”


说起新零售的话题,朱献福分析认为,新零售是to C端,中国的消费品互联网市场在全球领先,作为内需型国家,跨境电商、新零售的商业本质没变,变的是实现方式。而该块市场基本被BAT(百度、阿里、腾讯)瓜分完毕。“例如淘宝、京东,都是平台型企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一样。新零售是服务业+平台企业+数据企业的融合。”朱献福说。


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河南来说,朱献福认为应关注“新流通”的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


先来看一组数据:在中国,生产型服务企业占比百分之十几,而在美国占比百分之五十以上;在美国上市企业中,针对B端的服务型企业占比也达到70%以上,占比远远高于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还处于通过消费C端倒逼B端产业的升级阶段,而在美国,已经涌现诸多针对全产业链整合的服务型企业,这也是目前中国B端企业所面对的产业环境。


朱献福认为,河南作为中心城市,大枢纽带动大流通,大流通带动大产业。在人口众多的河南,产地即销地,更多应考虑如何产销结合。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构建“新流通”之外,如何让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全产业链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行业蝶变尤为重要,BAT多为“平台型盟主”,河南则需要“产业链链主”。


比如,只要客户有需求,鲜易控股都能够从生产加工,到流通加工实现定制化。“通过新引领性平台,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区别于传统的批发市场,形成产销结合地。”朱献福认为,这也是鲜易控股构建生鲜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


构建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尚需做好这四点


采访中,朱献福言语中多有新概念的提出,折射了这位豫籍企业家对所在行业的思考与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朱献福认为,构建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就是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的切实体现。


作为新经济背景下的生鲜产业供应链细分领域,当下国内整体起步较晚,依然存在区域性发展不均衡,行业基础标准和宏观管理缺失等情况,制约国家生鲜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对此,朱献福认为还需做好四点。


一是确定供应链服务行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地位。朱献福认为:“供应链服务得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基于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和在全球化中的战略价值,应尽快将其确认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而作为关系民生工程的生鲜产业供应链,需更率先纳入统筹范围。”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建议引导、支持更多的高端资源要素投入到供应链体系发展中,加大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开放共享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引导供应链各环节主体向平台集聚和信息共享;其次,在各个领域培育具有共享理念和平台模式的供应链龙头企业,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建议在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棋盘下,尝试组建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银行、交易性银行,通过贴息、无息等政策支持,解决供应链服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其更好地服务上下游实体企业,让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四是加快供应链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建议在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本(专科)硕博专业和课程,建立完善和全面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为供应链发展提供各层次的人才储备,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人才的培养。


7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