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拨备覆盖率最低降到120%:银行们能“解套”多少资金?利润能好看多少?

夏心愉 | 2018-03-07 23:38 11578

作者 | 夏心愉来源:愉见财经粮草先行假设银行他们家放出去的贷款里,有10块钱变成不良贷款了很难收回来了,银行们就得听监管爸爸的话,会拿出15

作者 | 夏心愉

来源:愉见财经


粮草先行

假设银行他们家放出去的贷款里,有10块钱变成不良贷款了很难收回来了,银行们就得听监管爸爸的话,会拿出15块钱备在那里。这15块钱就等于是被“套”住了,不能作为盈余公积也不能作资本公积转成资本,也就是银行也不能因此去多放贷赚利息。这钱就是蹲在一旁等着,等最后专门被拿去核销损失用。

 

这样做的好处很显然,就是审慎、就是安心。现在不良贷款不才10块钱嘛,即使将来不良再高一点也不怕,我这儿备了整整15块钱呢。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且这事还是动态的,以后不良率要真涨了,那么备着的钱也要按比例涨;备着的钱拿去核销损失了,就要再填补资金过来继续备着。

 

这样做的坏处也很显然,就是如果估摸着不良率不会再噌噌往上蹿了,根本蹿不上15块钱去了,那何必“套牢”那么多资金候在那里呢,影响利润嘛。就像秋天储粮那是为了冬天吃,可是如果冬天已经过了大半,又或是估计冬天也吃不了那么多粮,那就完全可以不要储备得那么多了,不如把粮食卖卖掉好赚钱。

 

上头这个比方,讲的是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要求:即“拨备/不良贷款”不低于150%,也就是10块钱不良了,拨15块钱备着。这是银监会201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里头规定的。

 

这里补充一句,其实《办法》里头规定了两个有同向作用的指标,另一个是拨贷比,即“拨备/贷款总额”不低于2.5%。按监管要求,这两个指标是应该同时达到的。

 

本期“愉见财经”之所以在二者中挑了拨备覆盖率来给您说事儿,那是因为我算了一笔账,两者之间的临界发生于不良率的1.6667%——即当银行不良率低于1.6667%,拨贷比2.5%这个指标更严,拨贷比达标2.5%者,拨备覆盖率肯定超过150%;当银行不良率高于1.6667%,拨备覆盖率150%这个指标更严,拨备覆盖率达标150%者,拨贷比肯定超过2.5%。

 

2017年底,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4%,高于1.6667%。也就是说,对大多数银行(不良率超过1.6667%的)而言,拨备覆盖率150%这个指标卡得他们更难受。

查探粮仓

那指标到底有多卡?要不要松动松动呢?“愉见财经”来给大家观察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做账的都知道,拨备覆盖率这玩意儿,就是银行利润释放的松紧带。早几年银行业收成还特别好的时候,甚至有个把“好得都不好意思说”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做厚拨备,来平滑掉当年利润留到以后来释放。

 

其实即便到了现在,银行业整体出现利润增速下滑的时候,也还有一些银行有本事把拨备覆盖率往400%以上来打。这样的银行,两个字,殷实。只要不是分行们对上藏着掖着什么超级大雷故意不爆(就像浦发成都、广发惠州那样一爆雷得吃掉不少利润),这类银行下一阶段的利润都是可期的。

 

第二,那也不是谁都不怕这拨备覆盖率150%的指标卡人的,尤其是几家大行还很挺吃力,过去那段日子,他们一会逼近红线,一会直接跌破,虽然2017年比2016年不良冒头那会整体要好些,但这指标压顶还是不免为难。有某大行此前这个指标逼线,国际评级机构对他评级下手就更狠了;有某大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红线下爬不起来,还被央妈扣了分。

 

整体来看呢,根据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1.42%,较上年末上升5.0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16%,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可见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切换IFRS9新会计准则,银行们拿出来的拨备覆盖率数字还可以再往上升一点。所以整体而言,拨备覆盖率已经不是当前银行面临的核心矛盾了。

 

第三,银行业这“冬天”还有多肃飒、还需要储备多少拨备的“粮”?

 

2016年末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4%,2017年末还是1.74%,可以看出这个指标是持稳了的。当然大伙脑筋一动一机灵,也知道这个数据背后是银行们连年大量在做不良核销了。但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之前备的“粮”不也已经有了用武之地,把前期最大的那一波风险释放已经给买单掉了,之后还需要备多少,那理论上取决于对未来损失率的预估了。

 

OK,这里该问三个问题。

 

Q1,看内。银行们自己有没有主动把不良出清出来、把资产质量更真实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不良率指标拧掉了多少水分?2017年底的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率3.49%,2016年底的是3.87%,如果之前有一些实际不良贷款还在“关注类”里躲一躲的话,那2017年,关注类贷款率也整体下降了,情况也在变好。

 

根据“愉见财经”近阶段在业内的采访感受,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反映情况,2017年比前两年敲得更实。此外从“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差额这一很能说明问题的数据来看,虽然2017年底整体的数据暂时还没有,但我从个体银行的表现来看,这一差额也是在收窄的。

 

Q2,看外。银行这种典型的顺周期行业,未来的不良率未来走势,最看经济发展的脸色了。这一点这里不必赘述,大家应该感受得到,实体经济是在回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还是完全有能力在发展中控制好不良的。

 

Q3,看势。这也是眼前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几头监管的重压下,银行的资产在回表,有些此前腾挪出去的风险估计会显形,浦发成都的事情也让大家警觉了一把,有高杠杆玩法的地方,不良也可能还有一个暴露的阶段。

兵马之动

然而不管怎么说,整体而言,不良压力最大的时期差不多过去了,而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反弹还是不如人意,毕竟过去这一年央妈银监爸都够铁面无私的,MPA压压、通道压压,银行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我记得两年前,市场就开始有呼唤,说可以把拨备覆盖率150%的下线降到120%,这样对银行们赚利润也好、补充资本金也罢,都有短期的利好作用。

 

当时传了好一阵子,但最后政策也没落地,听说是在不良冒头压力大的时候去松底线,并不是最好的时机。那好,现在来说,时机似乎更对了。

 

今天,据第一财经记者宋易康的独家报道,他从地方银监局获悉,银监会已经印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调整内容包括,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拨贷比要由2.5%调整为1.5%~2.5%。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夜草之肥

最后进入今天最重磅的问题讨论。假设拨备覆盖率真的可以从150%降到120%:


- 银行都能拿从拨备里头“解放”出来的钱来干些什么?

- 能给银行们腾出多少利润空间?

- 如果可以拿这些钱去补充资本,然后不就可以多放贷了吗?

- 如果能多放贷的话,能多放多少钱贷款呢?

 

静态来看,201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是1.71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1.42%,假设这个拨备覆盖率直接低到120%,那就可以腾挪出约1万亿。不过这个算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很多银行就像现在一样不太担心这个指标,根本不需要“贴低空飞行”,就算监管放宽要求,也不会降到那么低。

 

那么,另一种假设法,就是从150%降到120%,假设大家可以松快30个百分点,算大数的话,那就释放出5000多亿空间。

 

释放出这些资金空间都能干嘛呢?假设在监管完全放松不窗口指导、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的情况下:


- 第一,这些资金可以作为盈余公积,哪怕不分配也能体现为账面利润增加。利润高了么,核销坏账能力其实也强了。

- 第二,这些资金可以被作为资本公积转成资本。那么资本充足率指标就提高了,就可以多放贷了。

 

如果拿去放贷,能放多少钱?刚刚我们估过两个简单模型,两个大数,分别是1万亿和5000多亿。下面“愉见财经”就拿1万亿这个数字来演示算帐下去。(当然这个是“最大化”的简单模型,实际上不会有这么夸张的数字。)

 

1万亿,扣掉营改增后大概5.7%的税率(算法见下方备注)、25%的所得税,算大数,剩下大约7成,也就是不到7000亿。如果计入资本,就补充了资本金将近7000亿。放贷的话,对公业务是大头,10.5%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还是算大数,就算杠杆10倍好了,也就是最多可拉动7万亿信贷规模。

(备注,营改增6%增值税税率计算,其中再涉及营业税为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因此增值税是按6%税率进行价税分离后再以6%税率计税,即销项税=销售额 /(1+6%)×6%,由此实际税率约5.7%。)

 

不过,这弹眼落睛的7万亿其实只是愉记在这里的一个“最大化”的模型假设,首先银行们肯定不会把拨备覆盖率都下到120%,其次,监管也不会让银行们把释放出来的钱都拿去放贷,何况,想放也放不掉那么多呀。

 

监管可是会管着的。基本上,你拨备覆盖既然薄了,那钱就应该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去捣鼓好不良处置的。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上述《通知》指出,对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且实际拨备覆盖率低于150%或拨贷比低于2.5%的商业银行,各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当年处置的不良贷款总额同比不得减少。

 

此外,因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的利润不得用于发放奖金,不得增加分红,确保因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的利润留存在银行,保持银行损失吸收能力基本稳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能将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而节约的支出用于降低信贷成本率。

 

最后,投资银行股的朋友肯定关心,降低拨备覆盖率算是利好还是利空呢?我也看到今天已经有市场人士评价,说若消息为真,就利好银行估值了。

 

依“愉见财经”来看,其实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银行的经营好不好,不良率上升的拐点已经踩明确的没有。降低拨备对报表好看是有“一过性”的好处的,但话说回来,万一以后不良还是会冒,那银行对未来的风险抵抗能力其实有所下降。


9
标签: 银行 覆盖率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