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它检测不靠谱!食药监总局、卫计委发函叫停

2017-12-06 20:56 1429

2003年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了此类设备。据称,通过检测所谓的生物

2003年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了此类设备。据称,通过检测所谓的生物共振波,就能发现人体对何种物质过敏。今年7月央广曾播出了独家报道《生物共振波检测过敏原被指不靠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日,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函对摩拉、百康两家治疗仪不再予以注册,并叫停仪器的超范围使用。而德国厂家摩拉仍旧召开发布会称自己的产品绝对科学,且有一些国内医院表示使用后很有效果。不过,仍有不少专家对这种传统医学理论中,从未出现过的“生物共振”持怀疑态度。


所谓的“生物共振波”检测方法是什么?


感冒发烧了,去医院打点滴,


要打青霉素?先做皮试!


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


大家都知道,


这是为了看看你是不是过敏。


关于过敏,国内医学教材中已经有成熟的理论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对一些其他人可能无害的物质,比如花粉、牛奶、花生,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视为有害物质,引发强烈的反应,红斑、肿大、发热、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休克。常规的过敏源检测方法,是皮肤测试和抽血化验两种。


但是从2003年开始,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了此类设备。


与传统理论不同:


“生物共振波”检测方法认为,一种物质与人体多次接触后,会产生信息的“生物记忆码”,这种“记忆码”就是过敏的“引信”,通过检测共振波,就能发现人体对何种物质过敏。


这项技术引进后,已有不少相关领域的专家称其“闻所未闻”,与过敏理论完全不沾边。而在它的发源地德国,已经有多家学术期刊刊登过该技术不能检测过敏的文章。


那么,这个与现代医学过敏理论“格格不入”的生物共振技术,究竟靠谱吗?国外喊打的技术,为什么在国内却登上了大雅之堂?


不靠谱!


国家叫停仪器注册并禁止其检测过敏原


今年7月,央广揭露了一种名为“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的德国进口仪器,号称可以不打针、不做皮试,就直接检测出人体过敏原。


此类仪器以百康、摩拉两种为代表,在十多年前进入国内市场,以辅助治疗之名拿到准入许可证后。各地多家医院,却违规用其进行过敏原检测业务。


在报道后,食药总局对此事展开调查,发现两种仪器使用范围只是“临床患者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并没有批准过敏源检测等用途。


经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实,部分医疗机构的确存在将该类产品用于过敏原检测的超范围使用情况。对于摩拉、百康两种产品在注册证到期后的要求续期的请求,食药总局决定不予注册。

近日,国家卫计委向地方卫计委发函,要求对摩拉、百康两种治疗仪,要严格按照注册的适用范围使用,对于注册证过期后生产的产品,医疗机构要立即停止使用。


被要求规范的“生物物理治疗仪”,


究竟有哪些违规之处?


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皮肤科医生对患者强调,这些生物共振波仪器既然在医院里,就要相信。“既然好多大医院都在用,准确率是国家把关的,准确率很高,就是有点太灵敏了。”


摩拉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总经理姜庆峰认为,他们的产品此前拿到了国家批文,十多年来都没治死过人。“我就遵循两点:安全,我做了十多年没死过人,没有副作用。其二,有效,辅助治疗,你都可以查得到它的意义有多大。你们去找真正的用过的专家,但它作为一个辅助治疗的,你觉得它像核磁、CT一样?”


拿着辅助治疗的批文,进行过敏原检测,不止发生在几家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平,作为支持摩拉技术的医生,告诉记者这项技术非常神奇,但由于厂家保密,没有什么文献参考,但如果懂量子力学就能搞得懂,因为它是“形而上”的。“检测时是通过经络检测的,因为厂家保密,出现在国内时在原理上不讲清楚,治疗非常科学,采取共振疗法。”


对于这一理论,长期从事过敏疾病治疗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玲玲告诉记者,她从业多年,相关文献看过很多,如果该技术真的颠覆了过敏领域基础理论,应该会有很多相关研究文献,但有关生物共振检测过敏的文献很少。循证医学时代,药物和疗法是否有效,要拿证据、拿实验数据说话。“在临床上说有用或者更先进,一般都是和经典进行比较,比它有优势才有上市的价值,如果和他平行都不一定有价值,更别说这种说不清道理。”


刘玲玲告诉记者,她在诊疗中也看到患者曾经拿着生物共振仪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咨询,发现检测结果不稳定。甚至可能会造成误诊。“一个人比如牛奶过敏,你今天查的和之前查的要一致才行,不能说今天有明天没有,用了这样的仪器检查就可能不用正规仪器,占用医疗资源,让病人花了钱却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误导病人。”


目前,全国医疗机构被要求停止使用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过敏原检测,那么各大医院是否遵守了规定?这项争议不断的技术,还会不会“改头换面”重头再来呢?央广也将持续关注。


延伸阅读

靠谱的过敏原检测法


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核心要素是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征,辅助的检查方法是过敏原特异性体内试验和过敏原特异性体外试验。


通常,当不能仅仅依靠病史来区分过敏患者,也没有办法开出针对过敏诱因的免疫治疗处方时,就需要进行过敏原体内和体外试验的辅助检查。

    

目前,在全世界诊断过敏性疾病诱因最常用的方法是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内试验、皮肤斑贴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其中,过敏原激发试验包括鼻黏膜激发、眼结膜激发、食物激发试验。还有血清特异性IgE(免疫球蛋白E)检测方法,虽然血清总IgE检测和诱因一般没有关系,仍可辅助诊断一些过敏性疾病。


而对于血清特异性IgG(免疫球蛋白G)检测和“生物共振波”检测两种方法,现在世界各国的过敏专科学术组织和学会都不推荐用来诊断过敏性疾病。

    

我国现有经药监局批准的吸入过敏原检测产品、皮内试验制剂产品,主要是由北京协和医院生产的过敏原医疗机构制剂,包括针对尘螨、猫毛、狗毛、白蜡花粉、圆柏花粉、蒿花粉、葎草花粉、链格孢霉菌、枝状枝孢菌的9种产品。点刺试验制剂有药监局注册批号的只有一种,就是尘螨过敏原。


来源:央广网综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北京日报等

0
标签: 检测 生物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