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罚单全梳理!信托今年到期5.6万亿元!有多少能按期兑付?!

杨卓卿 | 2018-02-02 14:49 3935

最全信托罚单梳理!“父爱式”监管已不在!杨卓卿 信托百佬汇刚刚打开的2018年,信托行业的罚单已大有超越2017年的态势。仅仅上周7天之内,万向信

最全信托罚单梳理!“父爱式”监管已不在!


杨卓卿  信托百佬汇


刚刚打开的2018年,信托行业的罚单已大有超越2017年的态势。


仅仅上周7天之内,万向信托、厦门信托、国通信托等被罚的公示相继挂网。另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另有数家信托已经收到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相关处罚亦将于近期公示挂网。


某信托公司研究员袁吉伟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加大了处罚力度,在制定新政策中,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也较以往更加激烈。在充分评估市场影响的同时,监管部门会表现的更加强硬,逐步放弃“父爱式”监管。此外,虽然目前仍是分业监管,但监管的协调性较以往明显提高,令监管套利的情况无处遁形。

一周3张罚单公示


进入2018年以来,银监会依旧气势不减地开出数个巨额罚单。


最近的一单在1月27日,银监会公布查处了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对涉及该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没2.95亿元。


具体到信托行业,于2017年末掀起的强监管也依然在极致发威。


回顾2017年初,第一张罚单诞生于3月份。时至5月中旬,才有华鑫信托、北方信托等公司相继被监管做作出处罚决定。而仅在1月22日至1月28日这一周,就有3家信托公司被处罚的公示挂网。


其中,万向信托因“违规要求提供担保”被浙江银监局罚款20万元;厦门信托是因“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信托业务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厦门银监局罚款40万元;国通信托则因“在设立信托计划时,未对部分委托人是否为合格投资者进行严格资格审查;在信托业务经营中,违规接收了地方政府部门提供的承诺函”被罚70万元……


银监会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依法查处银行业大要案,坚持违法必究、纠查必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父爱式”监管不再


一纸罚单所涉及的金额虽然不高,但却给信托公司带来对后续业务开展、公司声誉以及监管评级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2018年的强监管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各家信托公司应以依法合规为底线,树立起先规范后发展的意识。


某信托公司研究员袁吉伟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加大了处罚力度,在制定新政策中,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也较以往更加激烈。在充分评估市场影响的同时,监管部门会表现的更加强硬,逐步放弃“父爱式”监管。此外,虽然目前仍是分业监管,但监管的协调性较以往明显提高,令监管套利的情况无处遁形。


袁吉伟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风险突出的领域主要包括,表外业务交错复杂、金融业务期限错配、高杠杆问题突出以及资金虚假流向违规领域等等。


上述人士预计,未来严监管会将重点放在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以及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且以更高的要求进行监管制度的完善和监管制度的创设。


信托今年到期的5.6万亿元!有多少能按期兑付?!


金苹苹  上海证券报


2018年以来,市场将目光聚焦于多家信托公司出现的违约事件。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月份,信托业相继爆出中融信托云南国资项目、中江信托浙江同城项目及山西信托“信实55号”和山西信托“信达3号”违约的消息。在信托公司的推动及督促下,中融信托及中江信托的相关项目最终都完成本息兑付,但密集爆发的违约事件,仍给行业人士敲响了“警钟”。


“今年以来违约事件数量确有抬头,主要是之前部分信托公司业务扩张较快,风控措施没跟上。”华东地区某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风险领域集中在政信信托、房地产信托与信托的新三板业务,这三大领域出现风险的可能相对较大。


“在严监管的背景下,融资需求正从表外回流表内,尤其是在非标业务被进一步压缩的情况下,融资需求的供求失衡将进一步加大。”北方某信托公司研究员对记者表示。他认为,融资缺口增大,或令部分企业的资金缺口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致使流动性风险上升。


据该研究员测算,2018年信托到期清算量大约在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如果按照现有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占比为12%估算,其他信托业务方面整体需要到期偿还的债务量约4.9万亿元,基本与债券市场的到期量相当。无论从债券市场还是从信托融资渠道看,2018年都是债务到期压力较大的年份,而且融资方资质并不高,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上升的可能。”他分析。


有信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信托业“一体三翼”监管体系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行业整体风险仍可控。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行业信托风险资产余额为1392.41亿元,风险资产率为0.571%,比上一季度下降0.026%。虽然从绝对数量来看,去年三季度末的风险资产余额要高于去年二季度末的1381.08亿元,但从风险资产的结构来看,去年三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的风险资产占全部风险资产的比重为45.79%,该数据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持续下降,反映出行业风险资产结构在不断优化。


近期出现的多起违约事件中,信托公司在处置问题时,都是力保产品的顺利兑付。“虽然刚性兑付一直为业界诟病,从长远来看信托公司也希望打破刚兑,但面对现实情况,没有公司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某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打破刚兑对于信托公司的声誉影响巨大,或会导致后续产品发行的困难,因此才会出现信托公司希望打破刚兑但又不得不力保兑付的“纠结”情况。


去年11月中旬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打破刚兑的要求。但多位信托业内人士认为,刚兑的打破需要逐步推进。中国人民大学基金与信托研究所所长邢成表示,信托业打破刚兑需要监管层出台相应的细则进行配套,例如如何界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责任等,将信托公司的权责更加明晰。


前述华东地区信托业内人士认为,打破刚兑需要信托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进行风险揭示,同时也要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对风险进行化解。“但最关键的,还是信托公司要做好风控,尽职、合规才是防止风险出现的最好方法。”


2017年信托公司业绩增长分析


和晋予 林寅  国投泰康信托


从2017年62家信托公司经营数据来看,行业分化加剧成为突出特征。通过观察行业领先公司与进步较快公司的经营业绩数据,结合用益信托网公开的集合信托产品数据等信息,可以看出行业分化背后信托公司的增长之道。


1


大力发展信托业务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尽管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在近两年得到显著提升,固有业务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信托业务才是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做大做强信托业务、提高信托业务收入,仍是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从信托业务收入占比来看,数据表明,营收增长的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占比更高。2017年62家信托公司之中有44家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信托业务收入的平均占比达到了69.15%;与此对应的是,18家营业收入出现下降的公司,其信托业务收入平均占比为63.74%,明显较低。由此可见,作为主营业务的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提高业绩、实现增长的主要来源。


从信托业务收入增速来看,由于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对信托公司业绩非常重要,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会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显著影响。2017年营业收入增速排名前15名的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7.85%;前15-30名的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平均增速为10.32%;而前30-45名的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平均增速仅为6.74%。这进一步反映出信托业务收入对信托公司业绩的重要作用。


2


着力提升主动管理


从信托业务的发展格局来看,尽管2017年信托资产规模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通道类业务,但是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长与主动管理业务密切相关。


由于目前披露数据有限,用益信托网信托产品统计数据可以部分反映各家公司主动管理业务发展情况。结合62家信托公司年末数据,统计发现2017年信托业务收入排名前15名的信托公司,全年平均每家公司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98个,平均每家成立规模580.12亿元;而排名16-30名的信托公司,平均每家成立集合信托产品下降到193个,规模下降至527.51亿元;31-45名的信托公司相对更少,平均每家成立121个产品,规模319.17亿元;而46-62名的公司平均仅成立91个产品,规模211.62亿元。可以看出,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越高,其主动管理能力相应越强,两者是正向相关的关系。信托公司要提高信托业务收入,关键在于提高主动管理能力。


从监管政策来看,自2017年开始监管政策逐步从严,特别是“三三四十”检查、资管新规和关于银信合作的55号文等政策的推出,通道业务日益受限,为主动管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基础。部分行业领先、转型较成功的信托公司纷纷加大主动管理业务拓展力度,逐步摆脱了对通道业务在规模和收入上的依赖,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随着未来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主动管理能力将真正成为信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3


顺应市场需求变化


从资产端来看,2017年信托资金配置的主要领域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部分信托公司顺应经济趋势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抓住了房地产、小微金融等领域业务机会,通过优选交易对手、创新业务模式、深化协同合作等策略,深入掌控底层资产,维持了业绩的稳健增长。


一是房地产信托。2017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力度较大,但是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受限,信托融资需求旺盛。部分城市房地产项目去化速度理想,项目风险整体可控。根据用益信托网统计,2017年成立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数量比上年增长115%,规模增长122%。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产品成立明显提速,成立数量比上半年增长98%。一些信托公司顺应趋势,大力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并购等新模式,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


二是小微金融业务。随着消费金融需求的快速发展,具有成熟消费场景的小微金融业务风险可控、收益良好,成为信托公司拓展优质资产的另一个重要方向。2017年,信托公司在小微金融领域持续发力,竞争日趋激烈。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家信托公司为捷信授信。此外,一些公司加大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接入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实现了To B向To C的业务转型。小微业务领先的信托公司,其业务收入已经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


4


全力拓展资金来源


在货币政策持续偏紧、银行等机构资金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深入推进等政策趋势下,2017年信托市场资金整体紧张。信托公司一方面加大产品发行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向信保基金等同业机构拆入流动性,保障资金需求、实现业绩增长。


在产品发行方面,根据用益信托网产品数据统计,2017年信托公司发行产品数量9703个,比2016年增长38.08%;规模达到2.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84%。值得关注的是,信托业务收入排名在前15位的信托公司,2017年产品发行力度更大,发行数量同比增长65.44%,规模同比增长56.37%。加大产品发行力度,成为部分信托公司实现业绩较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在同业拆借方面,从62家信托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2017年整体负债规模达到1539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了25.08%,负债率达到23.96%。负债对信托公司业绩有一定促进作用,负债规模增长的38家公司中,有30家实现了业绩增长。信托公司通过拆借增加负债,一方面是因为缴纳信保基金造成的流动性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托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信托公司必须想方设法拓展资金渠道、解决资金困难。


5


提高固有投资收益


2017年,信托公司之间的资本实力分化加剧,62家公司平均注册资本提高至36.92亿元,平均净资产达78.8亿元,净资产超过100亿的公司已有17家。部分信托公司的固有投资收益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数据来看,62家信托公司固有投资收益共计293.92亿元,占固有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4.98%,与上年相比提高了2%。固有投资收益增长的40家公司之中,有33家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固有投资收益的增长对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29.71%。


从投资布局来看,信托公司的固有资金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一是为信托业务提供资金支持,2017年信托产品收益率的持续提升对固有投资收益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股市的结构性上涨行情使固有证券投资获得较好回报。三是一些公司加大股权投资、改进股权管理,股权投资收益较为可观。未来随着固有资金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完善以及股权投资机会的不断增多,固有投资收益对信托公司的意义或将更加重要。


6
标签: 信托 罚单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