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创新带来中小企业机遇
一面是退税率提高,机遇难得;一面是资金垫款积压,贷款难申请——目前,深圳众多中小企业正陷入这种亦喜亦忧的窘境。
深圳市腾祥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贸易型企业,主营纺织品出口,2007年公司销售额为2000万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鼓励出口连续调高出口退税率,该公司经营的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8%提高到14%。机会来了,公司迫切希望利用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扩大销售额,以赚取更大的利润。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一方面公司没有可用于向银行申请融资的抵质押物,另一方面公司每个月因出口退税未及时到账所积压的资金垫款就达400万元左右。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资金垫款积压、无法申请银行授信,成为公司发展道路上的一头“拦路虎”。
其实,类似腾祥公司遇到的难题在深圳众多中小企业中颇为普遍。自2006年人民币汇率放开后,我国出口企业就一直处于严峻而残酷的经营环境中,加之金融危机的冲击,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最终退出了市场,另一部分具有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在经历严冬以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深圳多数企业不仅没有充足的自有资金,也没有可以用于向银行申请融资的传统意义上的抵质押物,从而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以支撑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上述矛盾近日已在商业银行创新之下得到了有效破解,而前述腾祥公司亦成为金融创新的受益者。根据公司经营模式,建行深圳分行为其量身制定了一套授信方案,包括1500万元出口退税贷款额度和2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额度。一方面,盘活了公司退税资金,另一方面,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的结算方式,延长了与供应商的付款周期,令企业不再为错失良机而忧虑。
现在,深圳的中小企业只要在建行托管出口退税专用账户,由企业法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即可向建行申请短期贷款等综合金融服务。记者从建行深圳分行了解到,这种被称为“融税通”的产品,突破了传统出口退税贷款限制,采用“出口退税池”的概念替代原有“单笔对应”的操作模式,将单笔贷款的期限延长到180天,并且可基于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质押,向企业提供各种表内外、本外币授信支持,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拉长了融资期限。
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深圳退免税总额156.18亿元人民币,剔除“免抵”因素后,实际退税总金额为57.8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由于出口退税率调高的带动,深圳中小企业对于出口退税贷款的需求迅速增长。由于建行推出的上述创新产品不仅可免抵押、免担保,而且期限长、用途多、成本低、速度快、手续省,目前已经成为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一个有效解决之道。
截至5月底,建行深圳分行今年已新增退税贷款客户40余户,退税贷款累计投放近4亿元人民币,与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0%和650%。
另据悉,为鼓励出口,深圳市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出口企业的扶持政策,其中,对出口退税贷款予以贴息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措施。对此,建行深圳分行亦做出及时反应,目前已经向深圳市政府报送了两批退税贷款贴息申请,涉及贴息金额数十万元人民币。
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帮助中小企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建行深圳分行已经创新了30多项金融服务产品,至今年5月,该行中小企业客户数超过2000户,小企业信贷投放累计已超过800亿元。而近年来,该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