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约20个省份中小银行自营及同业的调查 | 探讨未来的市场走向和业务操作

2018-01-09 23:00 11794

2017年12月7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更新和完善了各项流动性管理指标,是继2017年4月份三三四等文件出台后对银行表内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进一步的政策指导

来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ID:FICC_CICC


前言&调查结果


2017年12月7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更新和完善了各项流动性管理指标,是继2017年4月份三三四等文件出台后对银行表内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进一步的政策指导,鼓励银行回归传统表内业务,对未来银行的发展影响深远,但同时也会对2018年的流动性和债券市场形成影响(具体可参见此前报告:20171207_流动性为王,债券回归传统配置——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本调查是中金固收和天津信唐的联合调研,希望与银行表内自营或同业部门一起探讨未来的市场走向和业务操作。


(1)流动新规对银行的影响方面:


①绝大部分银行认为流动新规影响较大,资产和负债业务需要大幅调整或有针对性的整改;部分银行(31%)认为影响不大,基本符合新规的规定,只需要小幅调整。


②对于具体的流动性指标,约三分之一的银行对同业负债比例约束、流动性匹配率、MPA中关于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覆盖率较为担忧,小部分银行(18%)对净稳定资金比例有一定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对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担忧较大。


③对18年完成业绩考核难度预判上,大部分商业银行表示压力中等,29%的商业银行表示压力较大,另外18%表示压力较小。


(2)资产端调整:


①利率债方面,近一半的商业银行(44%)倾向于增配流动性较高的利率债,19%的银行表示负债资金优先满足贷款,资金增量有限;10%的银行从收益角度可能更多考虑配置信用债。


②货基和债基方面,商业银行的投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6%的银行减少存量的货基和债基投资,16%的银行维持原有规模不变,10%的银行将继续增加货基和债基投资,另外48%表示暂不确定,等待政策变化和观察市场状况。


③债券委外方面,大部分(52%)商业银行表示会压缩债券委外规模,34%表示委外存量规模不变,进行结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国有银行表示适度增加委外规模,股份制银行倾向于保持存量不变,而大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则表示压缩委外规模。


(3)负债端调整:


①负债端流动性压力上,银行预估18年的负债端流动性压力与17年大体持平,说明流动性新规下商业银行对18年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已有一定预期。


②负债端资金来源上,18年商业银行更为依赖企业和居民存款吸收,同业存单以及货币市场回购、拆借等。


③负债成本上,绝大多数银行预计负债成本进一步上升(42%)或大体持平(39%),小部分银行(11%)认为18年负债成本可能逐步有所回落。


④对18年存量业务息差水平上,银行部门的看法较为分散,大约三分之一的商业银行预计18年存量业务息差小幅扩大,9%认为息差明显扩大,22%的商业银行认为息差基本持平,另外34%预计息差缩小。


⑤同业负债期限上,38%的银行表示18年流动性考核压力较大,将适度延长同业负债期限;18%表示考虑在考核时点前延长。还有28%的银行表示压力不大,不用刻意延长,而16%表示甚至可以缩短同业负债期限。


⑥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上,近一半的商业银行表示净融资量为正,其中25%认为净增量高于2017年,25%认为净增量低于17年。


(4)表内债券投资策略:


①大部分银行表示基本完成或者超额完成17年表内债券投资的业绩目标,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银行表示业绩有一定压力或远远不达标。


②债券配置策略上,18年大部分的银行(51%)将减少委外和产品投资、增加自主投资,部分银行(36%)倾向于进一步降低债券投资的杠杆、缩短债券投资久期,以及用存款资金来投资债券等。总体来看,为满足流动性指标,银行更为偏好低杠杆、短久期的利率债,在目前收益率水平下,尤其倾向于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


③债券投资净增量上,35%的银行表示18年投资债券投资净增量与17年持平,22%的银行表示债券配置价值提升,会提高债券投资规模,另外有17%的银行预计18年债券投资净增量下降。


引言:流动性新规及其影响


现有的流动性监管框架中,以流动性比例(LR)和流动性覆盖率(LCR)为主要监管指标,外加核心负债比等。2017年12月7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如图1):包括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应当不低于100%,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匹配率(LMR)应当不低于100%,商业银行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HQLAAR)应当不低于100%。新规之后,资产规模大于等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LCR、NSFR、LR和LMR的最低监管标准。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应当持续达到HQLAAR、LR和LMR的最低监管标准


流动性新规的指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银行存在考核压力。如我们基于上市银行测算下的流动性匹配率,个别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目前尚未达标(如图2)。因此,本期调查面向商业银行开展,了解流动性新规的考核压力、对银行业务影响以及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流动性新规对业务影响(问题1-2)


问题1:贵行认为银监会流动性新规对本行各项业务经营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关于流动性新规对各项业务经营的影响上,绝大部分商业银行认为影响较大(图3),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相应调整。具体来说,49%的商业银行认为影响较大,需要有针对性进行相应整改;13%的商业银行认为影响很大,资产和负债业务都得大幅调整;31%的商业银行认为影响不大,基本符合新规的规定,只需要小幅调整。


流动性新规新引入了三项量化指标,加强了对银行同业业务以及规避监管行为的抑制,更多鼓励银行回归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即资产方对应贷款和债券,负债方对应存款。从我们的初步测算来看,部分同业业务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LMR上有一定的考核压力,为了满足监管考核,一方面,将会降低同业资产,提高传统的信贷、债券业务占比;另一方面,为应对流动性新规的考核,加大中长期稳定负债的占比,加大一般存款的抢夺。


问题2:贵行认为新规下,哪个流动性指标考核压力较大?(可多选)


在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各项流动性指标考核中,商业银行认为压力最大的为同业负债比例约束(不能超过总负债33%)、流动性匹配率压力最大;MPA中关于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压力也较大;净稳定资金比例、核心负债比和流动性比率压力相对较轻(图4)。具体来看,34%的商业银行对同业负债比例约束(不能超33%)和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表示担忧,30%的商业银行对MPA中关于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覆盖率较为担忧,另外18%认为净稳定资金比例考核压力较大,16%表示对核心负债比较担心,9%表示对对核心负债有所担忧。总体来看,商业银行对流动性新规中新增的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较为担忧,对净稳定资金比例担忧程度不高。


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银行认为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压力最大,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有一定压力;股份制银行认为流动性比率和同业负债比例约束影响最大,其余指标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城商行和农商行认为MPA中关于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同业负债比例约束、流动性匹配率压力最大,流动性覆盖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体来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对同业负债比例约束具有较大的担忧,与他们存单发行规模较大,而存单即将被纳入同业负债比例考核有关。


对于同业负债比例不能超过33%的考核压力,2018年正式执行,一方面,体现在近期央行审核2018年同业存单的额度会参考同业负债的占比,另一方面,一季度末MPA考核中同业负债会正式纳入同业存单。且各地银监局也基本严格按照33%来监管。因此,实际当中,银行基本不会突破。之所以感受到压力,也与现阶段严监管、紧货币下,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压力有关。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也对银监会此次引入的三个量化指标进行过细致的解析,其中NSFR为此前MPA既有的指标要求,对商业银行预计影响不大。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是新引入的针对2000亿规模以下的商业银行,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有一定的压力,会阶段性加大中长期限同业负债的需求,类似于LCR的影响。流动性匹配率是新引入的监管指标,针对所有银行,考核要求为2018年底90%,2019年底达到100%,考核压力相对较大。


二、资产端压力及配置策略(问题3-5)


问题3:从提高流动性资产的角度出发,贵行2018年是否会增加利率债的配置?


在对2018年利率债的配置方面,商业银行观点分歧较大(图6),其中28%的商业银行表示利率债收益率较高,会增加利率债配置规模和比例;19%的商业银行表示负债资金优先满足贷款,资金增量有限;16%的商业银行表示在可以腾挪的投资额度中,压缩信用债投资,增加利率债投资;10%的商业银行表示流动性指标压力不大,从收益角度可能更多考虑配置信用债;另外27.5%的投资者表示影响因素较多,不好评估。


总体来看,在外汇占款回升有限且银行资产负债派生循环受限的情况下,2017年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仍然较大,而贷款的需求并不会明显弱化,商业银行仍将坚持有限资金优先配置贷款的思路,债券的总体配置额度仍将受限。尤其是银行表内通过FTP定价的差异化,对资产配置进行引导(图8)。虽然债券利率高,但成本不低导致其息差较低,从而银行买债也受到抑制,部分银行更偏向于买信用债,这也是前期信用债需求好于利率债,导致信用利差调整较小的主因。所以,即使表面上看,债券性价比高于贷款,银行在资产配置时也未必优先考虑债券,债券需求仍受到挤压。但是流动性考核要求银行更多配置流动性高的资产,在可以腾挪的额度下,银行或将增加对利率债的配置,减少对信用债的配置(结构上有所调整)。

问题4:2017年银行自营和同业部门增加了货基和债基配置,但流动性新规对银行投资基金在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中,给予这类资产100%的权重,会导致该指标缩小,贵行2018年在货基和债基投资上有什么计划?


关于18年对货基和债基的投资方面,近一半的商业银行表示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等待政策变化和观察市场状况(图7)。具体来看, 26%的商业银行表示将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存量的货基和债基投资;16%的商业银行表示货基和债基投资限制增多且免税不确定性上升,维持原有规模不变,但也不新增;而10%的商业银行将继续增加货基和债基投资,靠免税提高收益;另外48%表示暂不确定,等待政策变化和观察市场状况。


商业银行此前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基金投资,主要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商业银行增加基金配置,一方面在于弥补自身投资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基金可以享受免税的优势。但2017年,投资基金类产品将面临一定的限制,包括在流动性匹配率中给予100%的权重、以及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所有基金类投资都将被分类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科目,投资基金带来的利润波动更大。受此影响,叠加监管政策导向、不鼓励监管套利等,未来银行购买基金的激励有所下降,更有激励自主投资。


问题5:贵行2018年表内是否考虑新增债券委外?


关于2018年的债券委外规模,大部分银行(52%)表示将压缩表内债券委外规模,34%的银行表示委外存量规模不变,但进行结构调整,另外14%的商业银行考虑适度新增债券委外(图9)。具体分银行类型来看,80%的国有银行表示考虑适度新增债券委外,另外20%表示委外存量规模不变,结构调整;所有的股份制银行均表示委外存量规模不变,结构有所调整;绝大部分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表示压缩债券委外规模,少部分表示规模不变,结构调整。总体来看,国有银行2018年倾向于新增部分债券委外规模,股份制银行倾向于保持存量,但结构有所调整,城商行和农商行则表示将压缩债券委外规模。


委外分为表内自营资金委外和表外银行理财委外,其中理财委外占比较大。从近期新出的监管文件来看,资管新规对理财委外有较大影响,对表内委外影响不大;但新出的流动性新规则鼓励银行表内直接投资,而不鼓励委外。流动性匹配率指标对于通过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基金公司等进行的委外投资,在资产运用端上均给予100%的权重,而对表内购买债券则给予0%的权重,边际上不利于委外投资,因为表内直接买债不影响流动性匹配率,但委外则会降低指标。

三、负债端压力及配置策略(问题6-13)


问题6:贵行2018年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会如何变化?


在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的变动上,近一半的商业银行表示净融资量仍为正(图10),其中25%认为净增量高于2017年,25%认为净增量为正,但总量低于2017年;10%的商业银行表示存量不变,净融资量在0附近;另外8%的商业银行表示净融资量为负,存量有所收缩;还有32%表示净增量暂不确定,相机抉择。


从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来看,2017年同业存单合计净增1.72万亿,较2016年的3.25万亿有所下降,主要集中在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其中城商行净增规模最大,全年总计净增8448亿,股份制银行净增2082亿,国有大行净增632亿。2018年,同业存单将会面临更多的考核,包括纳入同业负债,面临不超过1/3的限制、央行在年初审批全年额度更加严格等。去杠杆背景下,存单融资需求受限;且严监管下,表内、表外对存单的投资需求也是下降的;也体现在2017年8月以来净增量为-4359亿。2018年存单预计将受到更多限制,存单净增量大概率将低于17年。


问题7:在现有的流动性考核压力下,贵行2018年负债端主要依靠什么资金来源?(可多选)


为满足流动性考核压力,18年商业银行在负债端的资金来源上将更多依靠企业和居民存款,其次将依赖同业存单和货币市场回购、拆借等。具体来看,68%的商业银行更为依靠存款,增加企业和居民存款吸收;43%倾向于依靠发行同业存单,41%依靠货币市场回购和拆借等,26%表示发展表内结构性存款,22%选择发展线下同业存款,还有17%依靠央行给予的逆回购、MLF等,15%依靠发行债券(图12)。


过去几年,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主要依靠同业存单来扩张资产负债表,但在最新的MPA考核模式下,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接受同业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1/3考核的约束,同业业务扩张受限。总体来看,同业业务受限背景下,2017年银行将更多回到传统资产负债表,业务重心仍将回到存款的争夺上。但与同业业务和理财价格充分竞争不同,目前银行存款上限尚未打开,股份制银行和区域中小银行争夺存款难度较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股份制银行和区域中小银行仍将对同业存单有一定的需求。


而更加依赖/需要存款的问题在于,虽然名义上利率市场化,但实际中表内40%的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有效突破,中小银行在获取存款上仍存在较大的劣势,其2018年负债端压力仍较大。或倒逼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或负债端压力仍较大,或在存款基准利率上给货币当局一定压力。


问题8: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鼓励同业负债借入更长期限的资金,贵行2018年同业负债的期限是否考虑延长?


考虑流动性匹配率的考核压力,在同业负债期限方面,超过一半的银行表示将延长同业负债期限。具体来看:38%的商业银行表示18年流动性考核压力较大,将适度延长同业负债期限;18%表示考虑在考核时点前延长,其余时间不用。还有28%商业银行表示压力不大,不用刻意延长同业负债期限;而16%表示甚至可以缩短同业负债期限。


从流动性匹配率计算来看,银行发行3个月以内的同业存单,在加权资金来源上给予0%的折算率;而如果是期限为3个月至12个月的存单,则给予50%的折算率;1年以上的给予100%的折算率。目前银行发行的1个月存单占比在20%左右,在加权资金来源上为0%的折算率;1年期限占比在10%左右,加权资金来源给予100%折算率。银行发行长期限的同业存单将较短期险存单更能够提高流动性匹配率。不过,其影响在于:这可能某种程度会导致同业存单利率难以下降,为了买指标,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且新规下,加大中长期稳定负债的占比,加大一般存款的抢夺,三个月以上的同业负债利差或扩大。


问题9:1代表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很小,5代表负债端流动性压力极大,贵行认为2017年本行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处于什么水平?


关于17年银行负债端流动性压力方面,大部分银行表示面临一定的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图14)。具体来看,43%的商业银行认为17年负债端流动性压力适中,19%认为压力偏大,8%表示负债端流动性压力极大;另外19%的商业银行预计流动性压力不大,11%预计负债端压力很小。


问题10:1代表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很小,5代表负债端流动性压力极大,贵行认为2018年本行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处于什么水平?


对比17年和18年银行负债端流动性压力,从调研结果看,银行预估18年的负债端流动性压力与17年大体持平(图15),说明流动性新规下商业银行对18年负债端流动性压力已有一定预期。41%的商业银行认为18年负债端流动性压力适中,19%认为压力偏大,7%表示负债端流动性压力极大;另外23%的商业银行预计流动性压力不大,10%预计负债端压力很小。


这个调研结果与我们路演交流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路演交流中反馈负债端压力较大)。


问题11:在2018年存款的争夺上,贵行认为本行相对于周边银行以及同类型银行的优势是否突出?


16年以来,监管不断加强,无论是银监会三三四文件、资管新规还是最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际上都是倒逼银行回归最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支持实体经济,避免套利和空转,不忘初心。回归传统业务,意味着银行18年对存款的争夺会进入白热化阶段,存款是根基。


从本次调研来看,在2018年存款的争夺上,将近一半的商业银行认为在付出一定成本的基础上,自身相对于周边银行以及同类型银行具备一定优势。具体来看,14%的商业银行表示自身优势突出,存款争夺有保障;32%表示具备有一定优势,但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30%表示在对存款的争夺中与周边及同类型银行不相伯仲,此消彼长;而17%的商业银行表示自身处于劣势,存款增长乏力;另外8%认为暂不明确,要看自身的资源动员能力和决心,处于动态变化。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2017年银行将继续加大对普通存款的争夺,但是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打开,股份制银行和区域型中小银行在存款的争夺上难度较大,难以通过充分竞争的价格抢到存款,从这个角度来看,2017年银行计财部对金融市场部债券投资的新增规模仍将相对有限,银行负债端压力仍较大。


问题12:贵行预计2018年负债成本如何变化?


18年负债成本方面的变化看,绝大多数银行预计负债成本进一步上升或大体持平,小部分银行认为18年的负债成本可能逐步有所回落。其中,42%的商业银行预计18年负债成本进一步上升,39%预计18年负债水平大体持平;11%认为负债成本可能逐步有所回落;另外7.8%的银行表示看不清(图17)。


2017年,同业存单利率上行明显,3个月AAA同业存单利率从4.2%升至5.30%,升幅超过100bp。存款方面,虽然基准利率并未上调,但银行为了争夺更多的存款,也相应的提高了存款利率。2017年来看,银行对存款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存款利率必然将会上行,而流动性考核趋严,同业存单等需求受限,同业利率也将维持在高位,2018年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将会持平或者高于2017年。


问题13:您预计本部门2018年存量业务的息差水平如何变化


关于18年存量业务息差水平如何变化,银行部门的看法较为分散(图18)。大约三分之一的商业银行预计18年存量业务息差小幅扩大,9%认为息差明显扩大,22%的商业银行认为息差基本持平,另外34%预计息差缩小。


一方面,负债端成本上行较为确定,无论是存款还是批发性融资;另一方面,负债端成本上行传导至资产端也较为确定,目前要求的资产收益率也在上行,关键在于二者上行的幅度。


四、未来债券投资策略及调查对象分布(问题14-19)

问题14:贵行2017年表内债券投资的业绩如何?


关于17年表内债券投资的业绩完成程度,大部分银行表示基本完成业绩目标,但近三分之一的银行表示没有完成业绩目标(图19)。具体来看,64%的商业银行表示表内债券投资业绩尚可,基本完成业绩;7%表示超额完成业绩。而21%的银行表示业绩压力较大,未能完成目标;另外8%表示17年表内债券投资业绩远远不达标。


问题15:您认为在流动性新规下,2018年完成业绩考核的难度如何?1代表难度很小,5代表难度极高。


从商业银行对18年完成业绩考核难度的预判看,大部分商业银行(53%)表示压力中等,19%的商业银行表示压力较大,10%表示压力极大,另外14%表示压力偏轻,仅4%的商业银行认为18年完成业绩考核难度很小。总体来看,大部分银行认为18年业绩考核存在一定压力。


问题16:在流动性新规的影响下,为满足流动性指标,贵行计划在2018年债券投资中采取何种策略?(可多选)


在流动性新规下,对于资金运用去通道下,表内直接买债不影响LMR,而委外或购买基金会降低LMR,边际上不利于委外和产品投资。同时,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减少同业负债的依赖性。


从本次调研来看,商业银行17年负债端压力较大,18年商业银行将减少委外和产品投资、增加自主投资,进一步降低债券投资的杠杆,缩短债券投资久期以及用存款资金来投资债券(图21)。具体来看,大部分的商业银行(51%)表示要减少委外和产品投资,增加主动投资,36%倾向于进一步降低债券投资杠杆,36%将缩短债券投资久期, 29%表示以存款资金投资债券,减少以同业负债投资,26%表示减少信用债投资,增加利率债投资,还有23%的银行缩小交易账户,尽量放持有到期账户。总体来看,对于商业银行,为满足流动性指标,18年在债券投资上更为偏好短久期的利率债;严监管与紧货币环境下,杠杆策略也较为谨慎。


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银行债券策略集中在减少委外产品投资和进一步降低债券杠杆上;股份制银行较为分散,对于减少委外投资和缩短债券投资久期的看法较多;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看法集中在减少委外投资、缩短债券投资久期和降低债券杠杆上。总体来看,各类型银行对压缩委外投资、增加自主投资,缩短久期和降低杠杆看法较为一致。


问题17:贵行预计2018表内债券投资净增量相比于2017年规模的变化是?


关于18年债券投资增量,不同银行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22%的银行表示债券配置价值提升,18年会提高债券投资规模;35%的银行表示18年投资债券投资净增量与17年持平;17%的银行预计18年债券投资净增量下降;另外有26%的银行表示影响因素较多,目前难以评估债券投资净增量(图23)。


总体来看,仅有22%的银行明确表示投资债券净增量将会增加,虽然目前贷款加权利率和政策性银行债平均收益率的利差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但并不意味着银行会优先配置债券。在负债端压力较大,银行还是倾向于将资金投向能够派生存款的贷款,贷款企业一般会把存款存回去发放贷款的银行,粘性较高,这导致银行越是缺存款,越会重视贷款而减少对债券的配置。从我们与银行的沟通来看,银行即使投资债券,也倾向于考虑那种能与本行存款发生关联关系的债券。比如投资与本行业务联系较多的企业发行的信用债,或者投资银行所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以此来增加对存款的粘性。


问题18:贵行在2018年表内债券配置方面,倾向于哪些类型债券?(可多选)


在目前收益率水平下,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图24)。其中国债免税后实际收益率较高,政金债绝对收益率水平较高,存单绝对收益率高、流动性好(图25)。不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商业银行配置债券的空间仍取决于其扩表的空间、信贷需求的强弱以及广义流动性的情况。

问题19:样本类别和区域分布


本期问卷调查于12月26日由国利货币与中金固收联合开展,主要面向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其中股份制银行占比11%、城商行26%、农商行38%、农信社10%。


分区域来看,来自于约20个省份,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浙江、山东、山西、福建相对较多。

10
标签: 同业 省份 调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美国ITC正式对特定电子计算设备及其组件和模块启动337调查

2024-01-22 14:07
55165

美国ITC对中国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及衍生产品发起双反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

2024-01-22 14:05
55604

美联邦调查局人员进驻以色列

2023-10-11 15:01
34312

苏州银行金融市场总部同业业务中心——投资交易岗招聘启事

2023-06-27 16:47
178698

科法斯《2023中国企业付款调查》中文版完整报告发布

2023-06-27 11:39
430769

科法斯《2023中国企业付款调查》中文版完整报告发布

2023-06-27 11:3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