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亚滨: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一直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当前,在美国不能为世界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不愿承担国际责任的情况下,一些人担心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也不愿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从而会使世界陷入危机四伏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如何看待“金德尔伯格陷阱”?如何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梁亚滨分享了他的观点。
本文首发于《人民日报》。
对于世界是否会陷入领导力空缺的“金德尔伯格陷阱”,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理性分析,探寻问题的实质及解决之道。
“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实质是指没有国家有能力或者虽然有能力却没有意愿和手段来领导世界、承担国际公共产品的成本。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凸显出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走上了被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称之为“过度扩张”的帝国衰落老路。近年来,随着实力和能力的下降,美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也在快速下降。特别是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他在竞选期间和上台后的言行都表现出强烈的“美国优先”意识,充分表露出美国不愿意再分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倾向。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则更加明白无误地告诉世界,美国拒绝承担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现在非但不是世界问题的解决者,反而成为问题本身。当前,全球恐怖主义泛滥、民族冲突与难民危机不断、气候与环境恶化,诸如此类的问题让许多人担忧世界失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世界存在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可能。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提供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通过自身的和平发展,让13亿多人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就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提出,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创新发展方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多个维度,提出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包容型世界经济等一系列新政策主张。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为世界所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与自身实力、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
防止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关键是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今天,人类走到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应对的问题更加多元复杂,单靠一国或几个国家的力量无法有效解决,需要各国通力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
梁亚滨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美关系、东北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