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是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的新机遇

2018-01-04 13:52 492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原标题:手机银行是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的新机遇)随着无现金支付和线上服务的普及,用户金融行为习惯发生剧变。未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原标题:手机银行是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的新机遇)


随着无现金支付和线上服务的普及,用户金融行为习惯发生剧变。未来,银行想要让用户“回心转意”,手机银行正是数字化金融时代下银行的新机遇。


以上是日前微众银行牵头发布的我国首份《银行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透露的观点。


报告认为,近五年以来,金融科技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创新运用于金融领域,以一种惊人的命中率击中用户需求,并带动了传统金融服务体验和运营模式的巨大变革。此次调研结果显示,2017年,有超过1/3的用户在银行资金占其所有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对减少,这种现象在80后、90后年轻用户群体中尤为明显。而相对减少在银行资金的用户中,有83%的人将资金转向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其中微信支付、支付宝成为主流选择,仅35%的用户会投入到其他各类传统金融机构。


不可否认,由于有网点、营业时间的限制,银行往往给用户不太方便的体验与印象,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则凭借灵活、安全、便捷优势,吸引用户投入流动资金。调研发现,用户在一个金融平台上的存、花、贷各种行为,并非完全独立的,三者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大部分用户期望得到一站式金融服务。在数字化、线上化的趋势之下,银行作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该如何修复与新时代用户的有效联系,并满足用户需求?报告认为,手机银行是银行在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


根据资产规模前15名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使用情况统计,用户平均满意度为71.8%。手机银行的功能、操作体验、应用范围等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值得强调的是,用户体验的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银行业可参考互联网领域常用的优化思路:及时发现产品问题、深入挖掘问题核心、发现服务改进机会。


报告认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拥有用户就拥有一切,但值得深究的是“用户思维”与“客户思维”的本质区别:用户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而客户则更多的是购买者。用户思维是信任与认同的思维,即在满足用户基本诉求之外,还能带给他们极致的产品体验和身份认同;而客户思维则更多流于价格这类表面因素。从“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是银行互联网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位银行代表表示:“这份报告分析了当前银行在个人金融服务上所面临的挑战,能帮助银行从业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银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接触用户的渠道,想要更好地服务好用户、提升留存率,须尽快从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进行转变,这也是调研过程我个人最深刻的感受。”


5
标签: 手机银行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