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规范扫码支付,双雄格局难撼动

2018-01-02 16:10 6267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引导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正确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人民银行日前发布《

央行出手规范扫码支付,双雄格局难撼动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引导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正确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及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次《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承认了条码支付的合法性,确认了条码支付的地位。此外,对条码支付作出细致的规范,提出防范各类风险,这也与中央对于金融强监管的要求是一致的。 

条码支付问题不断,央行出重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与智能手机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承载和转换数据方式,并由此产生一种从线上扩展到线下的新型支付模式。由于门槛低、方便快捷,条码支付日渐受到广大商户、消费者、银行和支付机构的青睐。 

然而,这种支付方式的缺点也较为明显。条码支付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方式传输,导致不法分子可通过截屏、偷拍、攻击手机等手段盗取支付凭证,利用这个漏洞在支付凭证有效期内盗用资金。同时,由于条码本身自带支付要素信息,也可携带非法链接或程序代码,据此不法分子可将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制成条码,利用线下活动送奖品等方式,诱导客户扫描,窃取用户的支付敏感信息。 

所以,条码支付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市场乱象,盗刷、条码植入病毒等问题时有发生,金融风险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条码支付产生的支付安全问题,新规对各类条码(二维码)支付的风险进行了分级,并指明了交易限额: 

1、风险防范能力达到A级,即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可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 

2、风险防范能力达到B级,即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 

3、风险防范能力达到C级,即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 

4、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深8君重点来说一说此次央行对静态条码所作出的相关规定。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都属于静态条码,目前被认为是风险最大的支付领域之一,按照新规的要求,其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能超过500元,不少消费者担心日常消费受到影响。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百元左右,所以新规中的限额要求基本满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支付需求,即便超出500元消费,在扫描静态条码付款有困难时,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完成支付。 

除了限额管理外,新规还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包括要求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要求展示静态条码的介质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商户应定期对介质进行检查、要求静态条码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等。另外,央行也在《规范》中明确提出“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的要求。 

2017年以来,无论是党的十九大还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做出明确部署。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今后三年三大攻坚战之一,而其中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深8君认为,此次央行将重拳挥向条码支付,预示着中国在互联网金融防控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无法改变支付格局 

《规范》之下,有人欢喜有人忧。 

此次《规范》的推出虽然对用户日常的便捷支付基本没有影响,但是《政策》叫停“烧钱”、“补贴”的规定,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其中两大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尤甚。预计新规落地后,用户线下支付获取补贴、鼓励金、满减之类的各种优惠也将大幅减少。 

而作为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27日晚些时候,对央行这份针对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的新通知做出回应,均对其表示认可和遵守,并称将继续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那么,在此次《政策》实施下,哪一方将成为受益方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易观的最新报告显示,两大第三方支付巨头合起来占据了2017年第3季度移动支付9成以上市场,其他中小第三方支付企业瓜分剩下的份额,而银行所占的份额几乎可忽视不计。而二维码支付是移动支付进军线下市场的主流方式,也就是说,央行条码支付限额对于银行的影响非常小,而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造成较大的冲击。 

深8君认为,虽说这次《政策》意在帮助传统银行争夺支付市场,但是在条码支付市场中,教育用户的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款软件的打开率和使用频次已经被动支付所唤醒,而一旦唤醒就不是取消补贴可以迁移的,用户或许会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有所摇摆,但很难从第三方支付中跳转到银联。随着时间推移,银行方面的优势也将会越来越小,更善于“戴着脚镣跳舞”的第三方支付巨头,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及创新能力,或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统治支付市场。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