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药规划纲要出台
到2020年,昆明将把医药产业打造成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知名的特色医药产业基地。
2亿多资金向昆明医药产业倾斜
目前,昆明有56家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2-3年后,昆明将使这个数字年均增长3成,实现总产值200亿元以上,使医药产业成为昆明市最具发 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昆明将把医药产业打造成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知名的特色医药产业基地。昨日,记者从昆明市经委了解到,昆明市 出台了《昆明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昆明市2亿多各项资金将为医药产业的发展倾斜。日前,中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已经敲定,昆明市将与深圳一家知名企业 在经开区建设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80亿元的中医药产业园区。
建设10个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
昆明市经委主任陈浩介绍,《纲要》在企业发展目标上,力争到2012年形成1户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5户1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集团。陈 浩表示,昆明将重点培育发展白药、三七、天麻、灯盏花、灯台叶等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生物药和贵金属类药物。到2012年,培育单产品年销售收入过 5000万元品种20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2个。力争到2012年开发新产品60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 个;拥有5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同时,利用丰富的药材资源,加快建设10个左右优质中药材种植基 地,发挥现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5个左右中药、生物医药、化学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促进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根据《纲要》,昆明将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中药材源头生产体系,加速中药产品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以白药、三七、天麻 等为主的中成药产品和民族药系列产品,推进小儿麻痹疫苗、甲肝疫苗新生物制品药的产业化。此外,还将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品,重点发展使用方便、安 全高效、消费者容易接受的新型药物系统。发展保健功能食品和改善记忆、延缓衰老、调节血脂、血压、抗疲劳功能食品。
药企可提前做好国际药品仿制工作
[1]
据了解,昆明市实行销售收入上规模奖励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首次过5亿元、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企业经营班子给予表彰奖励。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医药产品。到2010 年,使昆明市所有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2%以上,2012年占销售额的比例达5%以上。
日前,在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大会上,不少专家提出了企业与科研机构“联盟”的建议。记者在《纲要》中发现,这一建议已经“正式行文”,鼓励企业 与科研机构采取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流动、联合攻关等方式,兴建技术创新中心、实习(实验)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进行新品开发和工艺革新。
《纲要》中特别建议,针对新药研发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药企可把新品开发重点放在仿制国际药品、提高仿制水平上,超前做好仿制准备工作,专利到期后及时推出新药。
“2010年前,昆明市会全面启动中药材种植、现代化中药、生物医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生物试验基地等一批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加大土地、资 金、公共设施等方面支持力度,建成国内一流医药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陈浩介绍,凡新建、引进工业项目和企业入园选址发展,园区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医药项 目。鼓励主城区医药企业实施搬迁改造,搬迁企业原址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企业搬迁改造及升级发展,实行早搬多奖的奖励政策。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的土地可 改变用途,土地收益除上缴国家和省的部分外,市收部分主要用于企业搬迁改造。
支持企业在国外寻求总代理
为了建立昆明市的医药产业信息平台,昆明鼓励支持药企采取签订协议或申请入会等形式,加入国家医药工业情报信息中心,及时共享医药科技文献、技 术、市场、专利等信息,提高决策水平和研发能力。在鼓励药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创办公司或在国外寻求总代理;鼓励广泛采用电子商 务,实行网上交易,开展全球性营销与采购。
试行医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
陈浩告诉记者,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00%摊销。
另外,昆明市新型工业化资金(约5千万)、非公经济扶持资金(约5千万)、园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约1亿),以及科技三项费用、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资金和其他资金将向医药产业倾斜。据悉,昆明将试行医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建立有利于医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有效机制。加快医药行业企 业家队伍、技术队伍、营销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建立适应市场运行、胜任资本经营的合理人才 梯队。在培养企业家队伍方面,将实施借脑工程,吸引外地企业家参与昆明市医药产业的发展。建立医药产业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的 医药专家以及法律、营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顾问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