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支付行业十大事件盘点

2017-12-28 15:4416192

2017年,对于支付行业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又可以说是对整个支付行业利好的一年。

来源:零壹财经


2017年,对于支付行业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又可以说是对整个支付行业利好的一年。


此前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都能挣钱",当央行要求备付金集中存管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财路"被切断,特别是对支付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影响较大。在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中小支付机构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网联的出台,则为中小支付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1
 网联正式上线


毋庸置疑,2017年对于支付行业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网联的诞生。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也即网联,于3月31日正式启动试运行,首批接入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之后多家支付公司开始交存备付金。


6月30日,正式上线并启动业务切量。8月29日,正式获得工商核准,注册资本20亿元。


7月28日,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汇元银通、联动优势等在内的45家机构和公司,拟共同发起设立"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网联集结了45家支付机构,实际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央行推动网联成立的意图非常明显:利于监管。网联的成立,通过可信服务和风险侦测,可以防范和处理诈骗、洗钱、钓鱼以及违规等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网联可以减少银行与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的繁琐过程,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银行。网联可以让参与支付的各方,权责逐渐变得更加明确、清晰和独立。网联统一托管备付金,减少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隐性收入,这就激励着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


2
 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客户备付金,今后将统一交存至指定账户,由央行监管,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几乎在同一天,北京银通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客户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被央行处以罚款6万元,为2017年第一张罚单。


3月23日,央行下发《支付机构将部分客户备付金交存人民银行操作指引》,提出"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暂通过商业银行将部分客户备付金交存至人民银行"。


《通知》指出,央行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备付金账户不计付利息,以防止支付机构以"吃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央行的数据表明,备付金利息收入一直是支付机构的主要利润来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指出,取消利息收入,将抬高社会的整体成本,让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承受日常支付的负担。他强调,和国外支付行业相比,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具有明显的普惠特性。而政策一旦推行也将加剧行业压力,甚至诱发一定风险。


从行业角度看,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功能已经今非昔比,巨头做大做强的难度加大,同时,行业分化速度也将大大减缓,中小支付企业迎来了更好生存空间。


3
 聚合支付整治


2月初,多家媒体报道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深圳分行已下发《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对聚合支付平台提出以下自查整改要求。《通知》要求,摸底工作于2017年2月28日前完成;违规机构于2017年3月31日前进行整改,对于未整改的机构,将其纳入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专项整治范围依法处置。


3月10日,央行下发的《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收单机构为特约商户通过聚合支付服务。监管部门明确定位该项支付服务属于外包服务机构。


在2016年被视为支付行业明日之星而备受追捧的聚合支付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经历了宛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然而祸福相依,监管机构的出手也未尝不是脱胎换骨的机会,一直受制于单一商业模式的聚合支付也许会就此实现向综合金融衍生服务的业态演进。


从最终结果来看,监管并不像业界所恐惧的将聚合支付"一棍子打死",只是聚焦有没有"二清"或者超越收单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体现了其一贯的审慎监管思路,原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乱象有望得到缓解,预计在整顿过渡期经过后,行业将迎来发展的2.0阶段。


今年,银联、工行、农行以及恒丰银行等也都纷纷推出聚合支付业务。


4
 支付宝"无现金社会"行动


2月28日,支付宝方面表示,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4月18日,无现金联盟在杭州成立。发起方之一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宣布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7月,蚂蚁金服集团CEO井贤栋,向参与"无现金城市周"(8月1日-8月8日)活动的1000万家商家发出公开信,呼吁商家无差别公平对待顾客的不同支付选择。微信支付也宣布,今年8月将重新推出无现金日,会从1日开始,持续整个8月。


8月初,多家媒体称,有部分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对此央行工作人员明确表态,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


事实上,商家拒收现金的现象其实早已有之,相关新闻也曾见诸报端,只是作为极个别案例,并未引起关注。只是这次的事件正好赶上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无现金城市周。


但是商家拒收现金这一事件,无现金社会不应该背这个锅。


5
 乐富被注销支付牌照


从今年5月到6月,央行官网连续公布19家已注销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名单。其中被注销的支付公司包括乐富支付有限公司(简称"乐富")。


6月26日,在支付牌照第四批续展结果中,乐富因存在不予续展情形,被人民银行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


随后,乐富官网发表声明,称因公司未能及时完成续展相关流程,以致银行卡收单续展未获批。声明还表示,公司正在与人民银行沟通,并办理相关手续,短期内即可获得人民银行最终批示。


当时还心存侥幸的乐富,其实早已经是"命中注定"。9月4日,乐富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全面终止银行卡收单业务,标志着乐富将完全退出支付市场。目前,其官网的其他信息已经无法显示,只有一纸公告。


乐富支付牌照的注销,预示着央行对"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截至目前,2017年遭央行处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多数是因为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


6
 上海分行批量开出支付罚单


从今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连续开出36张支付罚单,违法行为类型均为"违反支付业务规定"。其中,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罚款金额最高,近180万元人民币。这是有史以来,人行第一次密集发布支付罚单。也说明了,人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


随后,人行各地分行又不间断的开出支付罚单,这也成为互金圈一直持续的话题。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7年共有68家支付机构遭央行处罚,累计罚款95次,其中上海分行开出的支付罚单最多。


7
 兰州银行首推ATM扫码取款


9月4日,兰州银行在其官方微信宣布,该行将全国首推微信、支付宝ATM扫码取款。据悉,用户不需要携带银行卡就可以完成取款。目前,这项服务仅支持钱包余额和借记卡,不支持信用卡。ATM扫码取款单笔限额5000元,单日累计限额20000元。


但这种模式是不是合法,一时在互金圈引起热议。随即,兰州银行微信支付宝ATM扫描取现这一业务在当日收到紧急通知,已经暂停。原因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经营或者变相经营现金存取等业务。即,支付账户不能用于取现。


市场相关人士认为,兰州银行的做法本质上是商业银行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渠道"收单",而非银行转账这一业务渠道。将第三方账户中的备付金,提取为客户的现金,完成现金存取服务。根据央行相关管理办法,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支付机构不得经营或者变相经营货币兑换、现金存取等业务。


且,《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预付卡不得用于或变相用于提取现金;对于"赎回",也即终止支付账户,第三十九条规定:预付卡赎回应当使用银行转账方式,由发卡机构将赎回资金原购卡银行账户。


8
 农行、建行推出"刷脸取款"


9月中旬,四大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宣布,农行贵州分行ATM已经上线"刷脸取款",不需要身份证、不需要银行卡,按提示操作即可轻松取款。


除了农行,包括招行、农行、建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已实现"刷脸取款"、"刷脸支付"。


如今"刷脸"科技几乎成为金融科技巨头的新战场。随着商用试点的推进,"刷脸支付"时代已经正式来临。9月前后,苏宁、京东、支付宝等纷纷推出"刷脸支付"。其中,支付宝与肯德基的KPRO餐厅合作上线的"刷脸支付",成为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


据业内人士表示,"刷脸"这种方式更加安全,防盗刷,同时也不用担心银行卡丢失的问题。 有技术人员表示,在实际业务中,人脸识别作为其中一个环节,与账号、密码保护、基于大数据的风控等其他综合手段一起,能够提高移动互联时代的安全性。但"刷脸"仍存在风险。


眼下,金融行业有足够的身份认证需求,且具备最广阔的市场前景,被预估为"千亿级"市场。值得重视的是,目前金融行业暂无生物识别相关的标准,人民银行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定位也只是"作为核验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


9
 整治无证经营——217号文


11月,央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17号文)(以下简称"《通知》"),严格整治无证机构,并加大处罚力度。


整治范围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及中国银联、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城商行清算中心、同城清算系统运营机构、小额支付系统集中代收付中心运营机构。


2016年10月,14部委共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是第三方支付领域监管的红线之一。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指出,截至2017年1月,全国清理出239家非法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进行了整顿清理,部分已经移送公安部门。


今年,"美团"、"携程"曾被律师举报无证经营。


若无证机构不受监管约束,为所欲为,无证机构若与持证机构竞争,可能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扰乱整个支付行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217号文,剑指"无证支付机构和支付"二清"行为,加大对其整治和处罚力度,这是2016年10月以来支付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入。今后央行将以持证机构为整治切入点,全面检查持证机构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行为,严格清肃行业乱象,全面清除二清。


10
 央行281号文规范支付创新业务


12月,央行下发《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281号)(下称《通知》)。 281号文聚焦整个支付业务流程中诸多潜在风险点,围绕支付创新、市场秩序、终端管理、小微商户、代收业务、支付接口、跨行清算以及监督管理多个维度展开,并给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通知》还直接明确了无营业执照的商户也可以直接办理支付终端,行业现状是通过伪造营业执照来进行入网审核,此次或属于监管机构的首次表态。


就在281号文发布之后,聚合支付平台"云付"决定自2017年12月27日0时,暂停商户收款业务。


继"217号文"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进行整治后,281号文中再次表示"严禁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支持或者变相支持无证机构经营支付业务。"


另外,281号文明确提出,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支付创新业务应事前报告;各银行、支付机构之间不得相互开放和转接支付业务系统接口,这或许也在为网联铺路。


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将开始。支付行业未来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毋庸置疑的是,监管会逐渐升级,未来支付机构受到处罚或将成为常态。即将迎来第五批支付牌照续展的25家支付机构又将会面临什么呢? 

3
标签:支付 行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0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2020-04-08 15:16
1806

网联上线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何影响?

2017-10-16 16:54
3399

支付行业加速并购扩张

2021-05-06 17:05
43292

备付金集中存管大限已至 支付行业再迎新挑战

2019-01-16 17:55
37605

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交易规模将超150万亿元

2018-06-14 16:09
7276

支付行业将迎来新年转折 方便并不是唯一需要追求的问题

2018-01-16 13:57
617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