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迎接检查打印费就10多万!人民日报再批形式主义

马跃峰、姜峰 | 2017-12-18 23:49 1054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各地落实情况如何?


  近期,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干部状态新观察·关注驻村干部”,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地方在制定扶贫政策、考核评估、督查巡查等方面依然存在不严不实、面子工程、一刀切等问题。



“书记,书记,不下功夫去扶贫,只剩书书、记记,怎么能行?”中部某县旅游局新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县里要检查扶贫档卡,为完成任务,第一书记向本单位求援。县旅游局只留一个值班人员,全单位下村突击填表格,一切业务暂停。“填报各种表格成了扶贫工作最大负担。”这位书记打趣说。


  近日,记者在中西部一些县采访中发现,很多第一书记对扶贫领域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深恶痛绝又深感无奈。


填报材料耗时费力


很多第一书记反映,填报材料耗费了大量精力。扶贫档案要求必须由第一书记亲笔填写,一式三份,均不得出错,不得涂改。“有任何变化,三份都得改,改一项数据就得折腾好几天。如果在小村工作,贫困户不多,执行起来没问题。如果在大村扶贫,贫困户有1000多个,光靠第一书记一个人填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互联网时代,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些落后。”一位第一书记介绍,有一个贫困户,光身份证号码就填了几百次。一个贫困村一年花在打印上的钱,不少于2万元。“在扶贫中,这些表格的主要作用就是迎接检查。”今年5月,有一个乡迎接检查团,仅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


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不久前,有领导到某村检查,发现档卡有一处涂改,大发雷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脱贫档案是进入博物馆的历史见证,你们就是这么做工作的?”对此,一位第一书记认为,扶贫工作的确要避免疏漏和失误,但现在要求做到三个“零差错”,干部们压力很大。“要求给贫困户算账必须精确到几角几分,实话说,自己家的账也未必能这么精细。”


“经常有领导来检查后,指示扶贫要怎么搞,于是乡里就得在表格上再增加几条,原来填过的表格再重新弄。”西部某省的一位第一书记说,有一次,检查前两天,县扶贫办又发下来一套全新的表格,填完再让贫困户签字。“像这样改来改去的表格,我已经填过9套了,连贫困户都烦了,说怎么老让我们签字啊!”


考核监督流于形式


为何如此重视填表?很多干部看来,这种形式主义源于考核验收不重实际,导致基层栽盆景。


检查组进村,主要看工作有无痕迹,一般一看表格,二看照片,三是入户。为了迎接检查,有的村制作大型标识牌、宣传牌,花费数万元,只为了让检查组看着舒服。


中部某村,最近这几个月,每天都至少有两次验收,省、市、县、乡,各级督导组的标准和说法也不够统一。为了应对检查,一些干部只做表面文章。记者从西部某县了解到,有的村子为了应对检查验收,贫困户家里不好看就给买新的衣服被褥,再花钱把房子内外一粉刷,检查组入户一看就像新的一样,而实际问题并未解决。


此外,打卡出勤成为很多地方考核驻村干部的重要手段,“这有利于约束和监督驻村干部,确保出勤天数,但不能过于僵化,驻村书记最大的任务是帮村里找资金、跑项目,结果我们常常被定位打卡拴在村里。”一位第一书记告诉记者,特别是一些山区县,从县城到村里要一两个小时车程,签到不合格还要被通报、处分。“第一书记天天呆在村里,反而扶不了贫!”


对口帮扶冷热不均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然而也有不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农业种植往往利润低,群众挣钱慢、挣钱难,西部某村为了完成脱贫任务,在产业项目设计上“图省事”,找点资金,给群众买羊买牛。一户贫困户10只羊,按一只羊能卖2000元计算,就是2万元,再按这户人家人头平均下来,脱贫任务就完成了。然而从养殖技术、疫病防治、市场销路等各个方面来看,这种所谓的“产业”发展持续性都比较差。甚至有极端情况,牲畜得病死掉了,还继续给贫困户买羊买牛,还有个别贫困户偷偷把羊卖掉,然后说被偷了,却要求补偿养羊的“工资”。


现在,各地都要求干部要给群众讲清楚扶贫相关政策,于是,有的村子就自制扶贫卡、宣传单,贴到贫困户家。但事实上,很多贫困户对政策依然不了解,就抱怨说,“政府发钱给我们就是了,何必搞那么多名堂?”


访谈中,一些第一书记反映,不少地方存在“越富越帮”现象。特别是一些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村民已住上别墅,可为了打造“亮点工程”,仍有大把资金支持。而同乡有的贫困村,至今路还没修通。“一个省直机关对口帮扶600人的贫困村,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什么不多关注一下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为什么不到深度贫困村看看?”一位书记说。她希望,最近省里下派200多名第一书记,能多分配到深度贫困地区,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制定政策脱离实际


  脱贫工作中,官僚主义时有出现,其中之一就是贫困发生率一刀切,群众有的被贫困,有的被脱贫。此前,某村被定为贫困村时,按照贫困发生率需要有42户以上贫困户,可村里算来算去只有30户。乡里不答应,无论如何必须达标,只能人为增加。今年该村要整村脱贫,按照国家规定,贫困发生率需低于2%,最多只能留下12人,乡里又人为加压,要求贫困发生率低于1.5%,只能保留9人。这可难坏了驻村干部,连续5天在贫困户家,一算一天账,希望算出个脱贫户。驻村干部们认为,各村实际情况不一样,标准一刀切难免脱离实际。


某县为贫困户改造房屋,按规定,房子外层要覆盖保温层,每平方米造价100多元。第一书记老周发现,这一设计在农村不实用。村民习惯在外墙挂梯子或堆杂物,保温层极易损坏,建了就是浪费。他们找到规划部门说明情况。工作人员说:“施工方案按国家建筑规范统一标准制定,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建。”问施工单位,又说“不按图纸建,验收通不过。”干部纳闷:“用不着办的事,还必须办,眼看着浪费资金。”


“扶贫工作有特殊性,不能做表面文章,只有深入实际潜心找规律才能找准脱贫药方。”很多第一书记表示,纠正“四风”新表现,既要从驻村干部自身找原因,各级主管部门也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些真抓实干,不搞花拳绣腿,才能真正走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怪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马跃峰、姜峰

7
标签: 形式主义 习近平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