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箭在弦上 银基合作仍待理顺

张哲 | 2009-06-15 14:50 277

如果说基金“一对多”箭在弦上,那么银行无疑就是那根至关重要的“弦”。从目前公募基金发行对银行的依赖程度来看,基金“一对多”未来要获得大发展仍将继续看银行脸色。据记者不完全了解,不少银行跟基金合作“一对多”仍存在一些需要理顺的地方。

  据悉,基金“一对多”的发行审批实行备案制。根据有关监管部门的意见,一对多专户在试点初期,每家基金公司一次只能上报一个产品。而这意味着,基金公司第一个一对多专户产品能否打响,合作银行的角色至关重要。

  资料显示,目前拥有专户理财业务资格的基金公司共有34家,而托管银行只有14家。这意味着排名靠前的华夏、南方、华安、嘉实等大型基金公司之间的资源抢夺更加激烈,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又面临一次双向选择。

  记者了解到,尽管银行对基金“一对多”业务显露出浓厚的兴趣,不过区别于公募基金,操作环节还存在一些不顺畅的地方。事实上目前基金“一对一”业务发展缓慢。有关资料显示,自2008年初以来,目前基金行业共向管理层报备了70余份合同,实际运作为48个合同,有大量的已报备但未实际运作的账户。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透露一对一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的合作不顺畅。“公募基金和银行合作的时候,一般是跟零售部门或者个人金融部门打交道。但一对一的主要客户对象又是机构客户,而这些客户资源大都掌握在公司业务部手上,银行也不愿意将这些奉为至宝的优质资源分流给基金公司。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编制的一组数据表明,预计2009年中国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将有32万人,可投资资产的总规模在9万亿左右;如果把门槛放到100万元,那么人数和规模总量更是惊人。从这个角度来讲,专户“一对多”无疑比“一对一”更有发展潜力。对从事中间业务的银行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蛋糕,银行个金部门、个人理财等部门之间也在为此争夺。

  “基金一对多”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的银行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主导和强势地位,决定了银行将顺利获得一对多业务的主导权。

 
0
标签: 基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57家超10岁基金公司 浙商基金基金经理最“嫩”

2016-10-25 08:49
976

分级基金"击鼓传花"退潮 辩证看待份基金基金杠杆

2012-09-14 21:35
1240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国联安德盛增利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的公告

2009-03-12 15:49
1111

《国投瑞银双债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摘要

2011-02-22 09:34
2176

对冲基金削减大宗商品净多头头寸至11个月新低

2021-09-23 14:00
27808

关于基金、对赌、估值......完整详解产业并购!

2018-04-04 17:55
6977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