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费廷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随着金融工具的日渐发展,福费廷日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由福费廷业务的来源为始,探讨了福费廷业务在中国开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等,并相应的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随着金融工具的日渐发展,福费廷日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由福费廷业务的来源为始,探讨了福费廷业务在中国开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等,并相应的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福费廷、出口、贸易融资、商业银行
作者:吕莎,华夏银行珠海分行
来源:贸易金融公众号,(ID:trade_finance),华贸融出品
1研究背景
福费廷起源于法语的“A FORFAIT”,是指融资商对出口商应收账款的无追索权地贴现或买入,所以又称之为“买断”,即融资商“买断”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后,若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融资商无权向出口商追索。
福费廷产生于20 世纪40 年代中后期,由瑞士苏黎世银行协会首先开创。当时二战结束,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市场由传统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为重建欧洲,各国大量采购物资,尤其是东欧国家需要向美国大量购买谷物,但又缺乏外汇而需要美国给予融资。因此,金融界富有盛名的瑞士信贷银行专门成立了苏黎士融资公司,率先经营福费廷业务。在当时,福费廷是针对买方市场中进口商往往采用“赊买”的付款方式而导致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现实所进行的一种金融创新,它有效地解决了进出口双方的予盾,使买方达到了延期付款的目的,卖方亦融通到了资金。
由于福费廷业务能够解决控制风险和中长期融资的双重矛盾,同时,与其他常用的防范风险的金融工具相比,福费廷是一种更好的避险工具,能够解决控制风险和中长期融资的双重矛盾,所以福费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福费廷业务与出口信贷、商业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业务手续简便、快捷。出口商可在较短时间和包买商达成协议获得包买承诺,有利于业务开展;对进口商而言,进口商能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和出口商达成大型设备等项目的交易,获得出口商提供的中长期国家利率的贸易融资,从而可以避免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这是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福费廷业务开展的十分迅速的主要原因。
2福费廷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将福费廷业务首次引入中国。中国进出口银行从1995 年开始该行已办理2 亿多元人民币福费廷业务(也有观点认为,当时开展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福费廷业务,而是相对复杂的国际信贷)。随后,其他中资银行也陆续开始办理这项业务,与诸多外资银行在这一领域形成竞争。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在2001 年初为某轻工进出口公司出口酒具到法国办理了金额为111631.33 美元的福费廷业务,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福费廷业务的先河。同年4 月,中国银行在广交会上向广大出口企业介绍了福费廷业务,引起出口企业的极大关注。
尽管已经过去10年,但是福费廷业务在中国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开展并不像预计中的那样顺利。2016年我国外贸出口额高达25.49万亿元,据统计,全世界年均福费廷交易量占世界贸易的额的2%以上。按此比例,中国福费廷业务市场总额应高达5000亿元以上,我国福费廷业务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目前中国实际的福费廷业务交易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3福费廷业务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福费廷在中国的发展如此崎岖坎坷呢?依笔者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是相关制度与实际情况的不匹配。国内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授信额度都不是特别大,但是福费廷属于中长期贸易融资工具,是一种批发性融资工具,国际上一般适合于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中型出口合同,满足出口企业出口所需要的规模大、期限较长的融资需求。这两者的矛盾导致福费廷不能很好的满足业务需要,使客户将目光转向能提供更为优质和适合的业务的境外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或者是更改成为其他融资手段。
二是国内贸易和金融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福费廷业务中主要使用的债券凭证是汇票和本票,因此在实际业务中与其联系最紧密的法规是票据法。现行的《票据法》中存在的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特别是有关外币票据方面的规定甚少,票据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票据在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传统的纸质票据,以快捷、方便等优势,渐渐成为市场主体。而我国在电子票据的立法方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三是从事福费廷业务的专业人才的短缺。福费廷业务是一种综合性的国际金融业务,它涉及的当事人较多,且跨越国家和地区,所以要求从事该业务的人员既精通外语、银行业务,又熟知国际商业法律、法规和惯例。而基于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在缺乏专业培训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点的人比较缺少,也间接阻碍了这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是相关体系的不健全。福费廷是无追索权的融资方式。银行作为包买商的同时,也承担了出口商的国家风险、汇率风险等所有风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少,银行内部也基本没有相关专门调研机构的存在,对业务开展的各个国家不同的国家风险、银行信用评级和市场分析方面缺乏系统、完善的研究;其次,我国缺乏活跃的二级市场,银行持有的票据无法在二级市场继续流通转让,以起到分担风险的作用。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程度。
4我国发展福费廷业务的必要性
自从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虽然获得了比以前更多更广泛的贸易机会,但同时,不管是银行体系也好,贸易领域也罢,都面临着比以前更为激烈的竞争。外资银行的大批涌入,对国内原有的银行体系不可不谓一个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积极开展以福费廷业务为代表的各项新兴金融工具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福费廷业务中,出口商一旦获得融资款项,就不必再对债务人偿债与否负责,同时也不占用银行授信额度;且通过福费廷业务,出口商将远期收款变成为当期现金流入,改善财务状况和清偿能力,避免资金占压,进一步提高筹资能力;还可提前办理外汇核销和退税,帮助企业进一步较快的获得资金。同时,出口商享受固定利率和无追索权贴现,只需支付包括融资利息和手续费的业务费用。这些都极大的方便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
二是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在福费廷业务中,一般而言,资本性货物成交金额都比较大,现汇支付条件会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以福费廷融资来支持货物交易,出口企业不但可即期收汇,而且将票据托收的费用、汇价变化及进口商资信状况变化等风险均转嫁给包买商。这能很好的满足机电产品和大犁成套设备出口所需要的规模大、期限长的融资要求,使我国的出口企业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开拓市场、促进出口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有效开发巨大潜在市场,降低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商业银行在叙做福费廷业务过程中,可利用福费廷业务票据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买卖,以及不占用银行信贷规模和国家外债规模,手续简单、融资效率高的特点,拓宽融资领域、优化资产结构、扩大融资金额和范围。近年来,国际贸易中L/C结算使用率已下降至16%,发达国家甚至低于10%,赊销逐步取代信用证,成为主要结算方式,由此也带来企业日益增多的应收款项。应收账款数量和付款期限的增长,不仅增加了企业收账的管理费用,更增加企业的坏账风险和信贷成本。由此,以买断无追索权的商业票据,开展专业资信调查和信用额度核定等的福费廷业务,正符合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
5推进福费廷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针对这样的情况,依笔者拙见,有以下发展对策和措施可供参考: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相关规定条款,以便福费廷业务的顺利开展。记得曾经听过一个案例,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福费廷业务限额过低,某单业务只能交由外资银行承办。福费廷本身针对的是六个月至五年的中长期大型交易,交易金额较大,现行的福费廷制度有时无法满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状况,相应调整有关规定,以方便该项业务的展开。
二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针对我国福费廷业务的相关法律缺失及票据法的不完善和自身开展时间较晚的缺陷,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立法,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业务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使我国的福费廷业务依法开展,规范运作,各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加强与外国银行合作,积极向国外有成熟经验的银行学习其先进方法和业务流程。
三是逐步建立完善的二级市场。要使福费廷业务中买进的贴现票据能够及时流通转让,必须逐步建立完善的二级市场。同时对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应考虑福费廷业务与BOT相结合的复合投、融资方式,这样对出口企业占领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大力推广结构贸易融资方式,为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随着贸易形式的多样化,单一的产品已难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需要银行根据客户的需求,将福费廷业务与其他融资方式结合起来,寻找最适合我国需求的金融产品,扩大资金来源、分散风险,同时又能加强同业合作,能为大型成套设备筹集到巨额的资金,从而鼓励我国资本性货物的出口。
6小结
国内商业银行要想在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和挑战的情况下依然在国内保持其主流地位,那么增加服务品种,拓展服务领域,是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做到的。福费廷业务在我国的开办和推广不仅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业务需求,而且必将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果能认真贯彻落实以上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增加,福费廷业务在我国必将日趋活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27期,《论福费廷业务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刘微微
2.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1期,《福费廷及其在我国发展问题的探讨》,张庆、郑人玮
3.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18卷第17期,《福费廷业务发展新趋势研究》,陈大艳
4.金融论苑,《福费廷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丁玲、李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