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 中印俄成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宋璇 | 2009-06-11 17:57 1084

 美国近日公布的宏观数据可谓好坏参半。5月非农就业人数创2008年9月以来的最小降幅。此数据表明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可能正在降低,美国整体

 美国近日公布的宏观数据可谓好坏参半。5月非农就业人数创2008年9月以来的最小降幅。此数据表明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可能正在降低,美国整体经济最悲观时刻或者已经过去,市场信心增强。但是,4月消费信贷创下历史第二大跌幅,减少157亿美元。这一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在短时间内将难以恢复。总结多家研究机构的报告会发现,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判断,大都中性偏谨慎。“艰难的复苏”是形容美国经济最多的词语。

  与美国艰难复苏不同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显示出了一派繁荣景象,尤其是股票市场。3月以来,新兴市场的股市表现抢眼。绝大多数国家股指涨幅都在30%以上。其中,俄罗斯RTSI指数涨幅达到101.38%、印度孟买30指数上涨64.94%、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上涨59.99%。除此之外,有经济学家表示,从一些经济先行指标来看,新兴市场也已经显示出了复苏迹象。

  花旗首席执行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上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尽管多数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非常看好,但促进新兴市场经济的各项因素能否支持其摆脱美国经济的束缚,持续支持其复苏道路,成为市场担忧的焦点。

  强波幅 弱基础

  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尽管多数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非常看好,但促进新兴市场经济的各项因素能否支持其摆脱美国经济的束缚,持续支持其复苏道路,成为市场担忧的焦点

  “相比欧美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各方面数据的波动性更大。”安邦资讯分析师李明旭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复苏态势比较谨慎。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美国第一季度GDP修正后年化季率下降5.7%,初值下降6.1%,小于去年第4季度6.3%的降幅。李明旭表示,这表明美国经济可能已触底。

  反观新兴市场,尽管中国、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第一季度GDP出现了增长,但仍有部分国家政府预计第二季度的数据可能出现下滑。除此之外,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俄罗斯、泰国、中国台湾第一季度GDP数据均出现负增长,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GDP下降幅度达到10%。经济数据的表现并不如股指反应的那样积极。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新兴市场要谈经济复苏还为时尚早。IMF在其5月经济展望中提到,许多亚洲经济体依赖于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出口,而此类产品的需求一落千丈,将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形成较大影响。“从较长时期来看,亚洲经济体可能面临先进经济体需求结构性下降的风险。”IMF认为,亚洲可能需重新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带动转向国内需求带动,以恢复危机前的增长率。

  李明旭也表示,美国储蓄率上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来说是个噩耗。

  美国商务部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个人储蓄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5.7%,为1995年2月份达到5.9%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份这一比例为4.5%,2月份为4.1%。4月份个人储蓄规模为6202亿美元,为1959年1月份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储蓄率的上升,表明美国消费市场不足,美国消费市场将面临长期调整,对新兴市场来说,则意味着出口将经历一个长期低迷的过程。”李明旭说。

  美林在其最新报告中也提及,尽管发达经济体展现了一些好的势头,但它们对中国出口的需求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复苏。

  在外需下滑的趋势下,各国政府不得不积极调动内需。但新兴市场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使消费更为谨慎。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私人消费率都呈现下滑趋势。其中,中国香港同比下滑5.5%、韩国同比下滑4.7%、中国台湾同比下滑1.4%。野村证券预计,这些地区的私人消费仍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野村证券分析师陈莹若表示,中国香港不断攀升的失业率以及正在下降的工资可能会继续对该地区消费造成压力。而中国台湾地区消费者依然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收入损失以及滞后的负财富效应。

  此外,资本流动的资金结构亦不太乐观。中金公司的报告显示,新兴亚洲股票基金自3月中旬至今资金流入近153亿美元。与此同时,欧美金融市场则录得超过800亿美元资金净流出,显示资金从欧美流入亚洲。但这些资金直接投资份额相对较少,主要以证券和其他投资为主。

  好趋势 新泡沫

  就目前的形势,由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新兴市场泡沫比经济复苏更加令人关注。应警惕新兴市场泡沫重演的历史。现在新兴市场经历的过程,与1996年、1997年泡沫破灭前的情景非常相似。美元贬值,美国利率为零,借美元买新兴市场的股票,资金不是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股市。种种迹象表明,新兴市场的泡沫正在积聚

  尽管处于强波幅、弱基础的情况中,但新兴市场经济被外界看好并非毫无道理。实际上,投资人对新兴市场的关注并不是针对其包含的所有国家,而只是针对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金砖四国”(印度、巴西、中国及俄罗斯)。

  有经济学家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相对于发达经济体将继续低迷,“金砖四国”复苏将使新兴经济体的整体状况得到更大改善。但也有谨慎者指出,俄罗斯银行业体系脆弱、过度依赖石油以及较高的政治风险等问题将拖“金砖四国”的后腿。

  伴随着全球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回升。而美国经济转好的迹象,也为新兴市场的出口带来转机,这些都是支持新兴市场经济复苏的有利因素。

  海通证券策略高级分析师单磊指出,2009年1-4月份商品市场以筑底特征为主,5月份,国际油价单月上涨30%,为历史最大单月涨幅,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商品底部的形成。李明旭表示,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为新兴市场中资源密集型国家带来了复苏迹象。但由全球流动性充裕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够支撑到几时是关键。“资金推动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过快,如果各国央行将‘水龙头’收紧,影响不言而喻。”

  就目前的形势,由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新兴市场泡沫比经济复苏更加令人关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就指出,应警惕新兴市场泡沫重演的历史。现在新兴市场经历的过程,与1996年、1997年泡沫破灭前的情景非常相似。美元贬值,美国利率为零,借美元买新兴市场的股票,资金不是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股市。种种迹象表明,新兴市场的泡沫正在积聚。

  长江商学院教授李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新兴市场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吹泡沫的过程,尤其是中国。“本来中国应该借助此次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改革,但政府大规模的救市措施,令股市泡沫再度积聚;令应该调整的房地产价格,调而未降。不仅错失了一个调整经济结构的好机会,还吹大了日渐缩小的股市和楼市泡沫,中国经济需要警惕随之而来的通胀风险。”

  李明旭表示,大量热钱涌入新兴市场,造成当地货币需求上升,从而面临一定的升值压力,现在亚洲央行都在广泛干预本国货币升值,热钱的流动又成为新兴市场政府担心的问题。

  流动性是刺激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而流动性过剩恐怕会引起新一轮的全球性通胀。全球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度和量方面陷入困境,新兴市场同样无法避开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新兴市场的期待更多还是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是否能率先复苏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会率先复苏。”李明旭认为。

  国际著名投资者、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近日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全球仍处于熊市,但中国可能是个例外。中国的经济复苏状况要好于其他国家,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0
标签: 美国 中印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