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回应“中小钢企倒戈”:签了约也是废纸

2009-06-11 11:40 1035

  面对着甚嚣尘上的传言,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单尚华明确告诉记者,中方会坚持40%的降价底线,绝不会妥协;中

  面对着甚嚣尘上的传言,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单尚华明确告诉记者,中方会坚持40%的降价底线,绝不会妥协;中小钢企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与淡水河谷签订长协矿协议,即使达成了协议,也是废纸一张。

  去年,中钢协与力拓的谈判谈了4个多月,最终在那场博弈战中败下阵来———不但没谈成降价,反而比日韩定的65%涨幅高出一大截。上游钢材价格的大涨也导致了2008年初下游包括家电在内的以钢铁为口粮的轻工业整体消化不良,全行业利润下滑。而钢铁企业去年全行业利润下降七成。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多次表态,我国在铁矿石定价谈判中受教训太深,不能再吃第二次亏。

  “集体倒戈”之说是混淆视听

  分化瓦解,是博弈双方最常用的手法,卖方打出分化牌。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已经有35家中小钢企和巴西淡水河谷达成长协矿协议,这35家钢企和淡水河谷达成的进货量大约为5000万吨。该报道还称: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则给出了一个更新的数据:“35家?那是1月份的旧数据了。现在至少有38家 中小企业和淡水河谷签了长协合同。”他所在的公司也属于这38家企业之一。“我们刚刚从淡水河谷买了一船矿石。”

  对此说法,单尚华明确指出,这是一种炒作,“中小钢企集体倒戈”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中方与铁矿石企业的谈判还没出结果,怎么会有‘长协矿协议’一说?合同签订,必须有具体的价格和具体的数量。根据相关规定,中小钢企根本就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与淡水河谷签订长协矿协议。即使签订了所谓的合同,也报不了关,形同废纸一张。”

  单尚华强调,铁矿石谈判已经上升到国家行为,不是哪个钢企,也不是中钢协说了算的,“中小钢企集体倒戈”的说法是在混淆视听。

  

  中方坚持底线绝不妥协

  博弈双方的舆论战,心理战继续升温。

  据英国媒体透露,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私下达成共识,将接受由力拓股份和亚洲钢铁厂确定的2009-2010年铁矿石合同价格(也就是降价33%)。国内媒体也有建言,铁矿石谈判的价格最好的可能就是双方各让一步,在33%和40%之间取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

  对上述说法,单尚华也明确表态:中方坚持降价40%的底线,绝不会妥协。“如果不降价40%,中国钢企的生产成本将高于钢铁的市场价格,必然会继续亏损。我们不可能自己长期亏损,而让铁矿石巨头享受高额利润。”

  声音

  从全球来看,铁矿石市场仍然供大于求,是买方市场。中国对铁矿石需求量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铁矿石厂商可以据此满天要价,中方也可以凭此坐地还价。铁矿石巨头想借此绑架中方,中方决不会同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

  相关报道

  严打倒买倒卖铁矿石中钢协建议取消日照交易中心

  铁矿石谈判的最后关口,国内倒卖投机暗流涌动。

  在积极应对铁矿石谈判的同时,对于国内近期出现的“倒卖”进口铁矿石行为,中钢协建议进行严查,并建议有关部门对刚刚成立的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不予审批。

  单尚华表示,要按照《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规范国内铁矿石市场,不炒作铁矿石价格,贸易商作为生产企业的进口代理,只能收取代理费。“铁矿石进口必须明确流向,代理企业进口的铁矿石,必须要有生产企业的承诺,是谁进口的就要归到谁的名下,杜绝二次倒买倒卖。

  对于5月25日刚刚成立的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中钢协也呼吁审批部门应立即取消对此类交易中心的认可。“有证据表明,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倒买倒卖铁矿石的行为,违反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相关规定,扰乱市场,带有浓厚的投机性质,必须立即停止。”单尚华指出。

  对于中钢协建议取消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的说法,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交易中心的成立没有违反国家政策规定,交易中心不会参与炒卖进口铁矿石。 (南方都市报 高凌云 实习生张姝琪)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

  中方已为铁矿石谈判破裂做好准备

  ■ 独家访谈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

  本报6月4日“零点调查”栏目刊发《重建规则的博弈——铁矿石谈判背后的阴谋与阳谋》一文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对文章观点表示认同。6月10日上午,与外方进行铁矿石谈判的单尚华还是抽出时间主动接受中国证券报独家专访,就铁矿石谈判底线、铁矿石超量进口问题、贸易商可能存在的倒矿问题明确表态。

  单尚华指出,首先,铁矿石谈判,中方不会让步。中国拒绝接受日本价格并不是先例,去年力拓自己也曾经拒绝接受宝钢与淡水河谷达成的亚洲价格;日本铁矿石进口量不到中国的六分之一,不能代表亚洲价格,作为铁矿石全球第一大进口国——中国才有权决定代表亚洲价格。

  其次,中方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如果出现铁矿石供应问题,中国钢厂宁可减产。中小钢厂应该与大钢厂保持步调一致,为中方在铁矿石谈判增加筹码。

  第三,近期将由商务部、中钢协、五矿商会等部门联合成立铁矿石协调小组,从源头上对“倒矿”问题进行调查,调查期间,违规贸易商将被临时取消进口资质。

  拒绝日本价格 不是先例

  “中国拒绝接受日本钢厂与力拓达成的33%的降价协议,这是中国钢厂从自己实际的经营状况以及对国际铁矿石供应过剩作出的综合判断。”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钢厂对铁矿石降价40%-45%的底线不会改变,中国钢厂不可能自己亏本,让上游矿山保持相当高的利润,这也不符合双方互惠共赢的原则。当然,许多人担心,如果中国钢厂不接受日本价格,亚洲市场铁矿石就会出现两个价格。实际上,中国拒绝日本价格并不是先例。去年,力拓自己首先打破规则,拒绝接受宝钢与淡水河谷达成的亚洲价格,最终亚洲市场出现两个价格。”

  单尚华同时表示,从铁矿石进口量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进口国,而日本的进口量不到中国的六分之一,只有中国钢厂有权决定铁矿石亚洲价格。而日本签定33%降价幅度原因主要是:与澳矿签定的煤炭价格降幅达到65%;还有他本身有权益矿。自己进口矿量小,但权益矿比重大。“堤内损失堤外补”,综合算下来,它肯定不吃亏。

  谈判桌上

  大小钢厂应该齐心协力

  “现在中国大钢厂已经团结一致,坚决抵制33%的降价协议,国内中小钢厂也应该齐心协力,不能给铁矿石谈判‘搅局’。”

  昨天上午,单尚华不无担忧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钢协有包括宝钢、武钢等70-80家会员企业,谈判桌上,大家意见一致,共同对外,而钢协非会员企业也应该保持统一口径,不能私下跟外矿谈判。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记者注意到,昨天,有媒体报道国内“铁矿石谈判38家中小钢厂倒戈”,而“我的钢铁”分析师徐向春认为,这其实是对长协矿谈判的错误解读,38家中小钢厂可以开8折信用证购买淡水河谷的长协矿,并不意味着他们接受了33%的降价幅度。真正的结算价还要等中方与外方的谈判结果。因此,中小钢厂不存在“倒戈”行为。

  单尚华表示,目前,上游铁矿石资源的垄断性进一步增强,这也增加了铁矿石的谈判难度。所以,中钢协坚决反对“两拓”合资经营西澳铁矿石业务。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欧盟与日本也表示了反对意见,而澳洲内部也有反对声音。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昨天,从矿山传出38家中小钢厂签长协矿,这就带有明显的为谈判“造势”色彩。而“两拓”一年之后再言合并,“醉翁之意”无非是给铁矿石谈判施压,最终会不会“合并”,结果并不重要。因此,中国钢厂应该看清楚对方在谈判期间的“战术”干扰。

  谈判破裂

  中国钢厂宁可减产

  “现在距离传统的6月30日的谈判期限剩下不到20天时间,如果双方还达不成协议的话,会不会影响到中国钢厂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记者的疑虑,单尚华说,“今年1-4月,全球粗钢大幅减产超过30%,铁矿石过剩达到2亿吨,属于严重的供大于求,中国钢厂不必要担心有钱买不着矿。国内港口库存量达到7000万吨,国产矿也会增加供应。如果谈判破裂真的有影响的话,中国钢厂宁可选择减产。”

  单尚华表示,现在外矿已经变成纯粹的商人,没有把自己当作生产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套利”,这不利于矿山长远发展,也有损钢厂与矿山的战略合作。

  徐向春也表示,“铁矿石原料不是问题,现在本身钢厂不追求产量。谈判达不成协议,不意味铁矿石贸易的终止,只是双方可能会选择现货贸易形式。双方都不承担长协破裂的责任。但如果对方真的断货,那将对全球最大的买主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当然矿山也要掂量一下自己会付出的代价。”

  而之前在天津的一次铁矿石国际论坛上,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张祥青的话倒是语重心长,“2008年钢厂与贸易商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没有一家钢厂是因为买不着铁矿石而停产的,没有一家贸易商是因为租不着船而倒闭的。”

  “治超”

  将成立铁矿石协调小组

  针对今年以来,超量铁矿石进口以及坊间怀疑可能存在贸易商与矿山合谋的“倒矿”行为,单尚华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由商务部、中钢协、五矿商会等部门牵头,将联合成立“铁矿石协调小组”,对进口铁矿石流向进行调查。协调小组将对铁矿石进口合同以及钢厂申报的进口计划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铁矿石合同不能放行。

  另外,中钢协将会同有关部门重新审查贸易商、钢厂的铁矿石进口资质。甚至会进行重新登记,这不仅要看企业规模大小,还要看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对贸易企业不执行代理制的要进行整顿调查,调查期间将停止其进口资质。

  “今年1-4月份,生产企业进口铁矿石下降400万吨,贸易商多进口了3900万吨。贸易商存在炒作,造成进口繁荣假象。”单尚华告诉记者,“对‘倒卖’外矿的贸易商处罚不会手软,我们不排除‘杀一儆百’。”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铁矿石进口量排名靠前的贸易商主要有中钢集团、瑞钢联、中化国际、中建材、中储、浙江物产金属、浙江物产国际。(中国证券报 董文胜)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