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首位中方专家徐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贸易金融对减少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贸易金融对减少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贸易领域在不断扩大,需要将更多“中国态度”纳入国际贸易金融领域整体发展进程中。其中,中国金融专家建言献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工商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来源 | 中国贸易报
作者 | 钱颜
整理:中国国际商会
2016年12月,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秘书长正式任命徐珺为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她也是首位进入该委员会的中方人员。据悉,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是国际商会下设委员会中规模最大、最活跃的委员会,已有83年的历史,拥有来自全球各大知名银行、律所和研究机构等93个国家的600多个成员。
“有幸入选执委会,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执委会中来自中国的代表,我有责任传递中国乃至亚洲的声音。”徐珺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
让世界了解中国
徐珺加入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对中国工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事规则制定、提高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执委会成员一直以欧美人士为主。国际上很多知名专家认为,执委会中没有为中国、甚至亚洲发声的成员是不合适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在国际规则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建议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这种了解不是蜻蜓点水或者道听途说,需要专业人士在合适的国际化平台,以事实为依据给出合理化、可执行的建议。”在徐珺看来,国际商会就是这样的平台之一。
“一方面,我将努力根据执委会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职,积极参与各项规则制定、政策宣传、重点项目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来自中国的代表,我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提出中国对规则制定修改、政策宣导、纠纷解决等方面的诉求与建议。”徐珺说。
据徐珺介绍,她在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任职期间,主要参与规则制定、银行委员会重点项目实施、政策建议等工作。如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高级别贸易金融专家组会议上,徐珺就代表中国银行介绍了中国政府促进贸易便利化系列措施,提出了包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及加强贸易便利化,加强与巴塞尔委员会、IMF等监管机构在贸易融资方面的对话,考虑设立合规审核的最低标准等数项建议。
我国工商界应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为了维护中国银行业的对外信用声誉、促进国际交易的顺利开展,最高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信用证、独立保函等充分尊重国际惯例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银行及企业在遵守国际惯例方面的意识有了质的提升。但实践中,我国工商界在正确理解相关规则、选择合适国际惯例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或者银行由于不熟悉国际惯例,而选择他们熟悉却并不合适的方式,这将对他们未来的交易带来纠纷隐患,众多案例也印证了这一问题。”徐珺建议,国内银行及企业对不熟悉的国际规则应提前加以了解。“未雨绸缪,方能运筹自如。中国国际商会在国际规则培训、翻译、咨询等方面已经走在国际前列,希望银行和企业尽快提升对国际规则的熟悉度,也希望中国国际商会继续加强各类国际规则的普及工作。”
徐珺告诉记者,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2020战略目标是,保持并构建能够促使金融机构最有效支持全球贸易流动的框架和规则。规则制定、政策宣导、金融包容性是这一战略的三大支柱,并将对国际和国内贸易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国内银行应积极参与国际商会发起的各项调查工作,充分表达诉求,提出解决方案并跟上国际商会各项工作进展。”徐珺强调,我们要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加强与国内监管机构的沟通,学习掌握好国际规则,同时做好规则的推广工作,从而促进贸易及贸易金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此外,针对国际惯例应用过程中发生的新技术、新问题,国内银行应及时通过国际商会进行反馈。徐珺举例说,今年,中国银行办理的全球首笔托收电子交单业务,就通过向执委会会议提出建议的方式,获得执委会的积极响应,目前,已经草拟完成eURC初稿,并在征求全球的意见反馈过程中。“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参与了制度的草拟,还在全球实现了领先业务。国内各银行应注意总结业务办理中的创新案例、具有普遍性诉求问题、各种类型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客户)在国际交易中面临的困难等,及时向国际商会反馈并提出政策建议,争取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金融环境,促进贸易金融及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