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蹭热度”还是“真变革”?|“创未来”创业沙龙金融科技干货整理

2017-10-25 16:31 5542

  中国上海-- Isentiawire.com --今年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正式发布全球可信身份平台ZOLOZ(蚂蚁佐罗),开放全球领先的金融级生物识别技术能力。ZOLOZ

1.jpg

 

  中国上海 -- Isentiawire.com -- 今年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正式发布全球可信身份平台ZOLOZ(蚂蚁佐罗),开放全球领先的金融级生物识别技术能力。ZOLOZ将帮助用户在数字时代解决“你是谁”的身份识别问题。前不久,支付宝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其背后是ZOLOZ提供的金融级人脸识别技术。

 

  当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刺激持续消减,是科技驱动产业步入崭新的纪元。这场变革让金融行业内既弥漫着寻找方向的焦虑迷茫,也充满了撬动未来的兴奋期待。那么,金融科技究竟是什么?它何以使投资者趋之若鹜?五年后,金融业态又呈现出什么模样?近期,在中欧众创平台主办的“创未来”创业沙龙第十一场金融科技上,中欧金融学教授芮萌、金融与科技领域创业者及知名高管,为你解读金融科技的现状与未来。

 

什么是金融科技?

 

  去年业界还在谈论“互联网金融”,今年已变成了“金融科技”。金融科技与金融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首先要从金融科技的定义说起。

   

  芮萌教授认为,从字面意义来看,可以简单地将金融科技理解为“科技+金融”或“金融+科技”,后者更为普遍。其中,科技主要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它们与传统金融服务叠加而产生的新型金融业态,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科技。

 

  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投资部负责人马骥认为,金融科技是基于金融本质,以技术为手段、数据为基础的企业服务。它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场景和用户的理解、创新的意识和对前沿技术的投入。京东金融是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它用数据做风控,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用户身份和行为,目前在深度学习、生物识别等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沿。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肉眼可见,短短几年内,第三方支付的规模就增加了74倍。这也与国内的金融大环境有关。PINTEC集团副总裁董浩表示,中国的金融业是一个“大政府小市场”的生态环境,金融机构相比国外,更多受惠于牌照红利,但缺乏下沉服务至广大个人用户的能力。正是这种背景给了创业者更多的机会,通过打造金融生态的“毛细血管”,助力金融机构通过科技能力,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差异化金融服务。

 

  但是这并不代表金融科技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金融业。芮萌教授认为,目前1.0版的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是信息和信用,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识别风险、对风险定价。目前,即使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环境等,但仍未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它只是销售渠道意义上的一个创新,但其产品结构和设计,与银行、保险、资本市场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对金融科技来说,金融仍是不变的本质,变的是技术的革新。

 

金融科技如何改变金融业?

 

  科技的优势不言而喻。平安普惠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倪荣庆表示,在借贷业务领域,科技可以“使风险和体验的跷跷板达到平衡”。从规避风险来说,声纹识别、人脸识别、微表情等生物技术识别能够解决身份识别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多方验证与大数据的逻辑推导,能保证客户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判断出可能存在的欺诈情况。从客户体验来说,大量的数据与测试更容易找出定价和额度方面的规律,进一步细分客群,做到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

 

  京东金融马骥坦言,以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手段,今天的金融科技企业试图深度连接金融机构,真正深入到其核心业务流程中。

 

  伴随着科技与传统金融服务的结合,金融科技带来的自然是金融服务的创新。芮萌教授指出,新的金融模式陆续出现,其优点在于边际成本不断降低,效率则日益提高。这样就能够服务到更多长尾的客户,去满足普通个人、家庭乃至中小企业未被满足的金融需求。

 

  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石鹏峰同样提到了这一点。他坦言,P2P的核心是连接——互联网极大增强了任意两点间连接的可能性,并且降低了连接的成本,从而使传统树状结构演变成了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P2P的价值在于需求对接,能满足个人理财需求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于阳光化,市场能够保留精华,去其糟粕;在于利率的市场化,让中国的实体经济、民营经济能有一个更好的融资渠道。

 

  与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标准化产品不同,在金融科技领域,由用户需求引导供给,这就催生了场景式的金融服务。例如,蚂蚁金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融生态: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等其实是横跨支付、理财、融资、保险、证券、征信的一个综合体。而在可见的业态模式变化之外,芮萌教授认为更加重要的改变在于意识形态和精神的创新。市场的参与者将更加大众化,金融科技是一种更加民主化的、而非少数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

 

金融科技的未来如何?

 

  芮萌教授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金融产品一定是简单化、去中介化、普惠化的。未来2.0版本的金融科技,或许将抛开传统金融需要信息、信任、中介的本质要素,进行彻底颠覆。这样的场景在保险领域已可见一斑。例如,汽车保险方面有了UBI,即驾驶行为的保险,这是基于车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的保险应用,它的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又如P2P保险,亦即互相保险,“抗癌公社”的会员通过支付工具以及支付宝的实名认证,能够从捐助人直接触达受捐人,不再需要中介。这显然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式改变。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区块链技术。它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非对称加密、智能的合约等特征:通过分布式的记账,形成了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它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信任问题,从而抛开中介、直接创造了信用;密码学技术保证了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非对称的加密,则使参与者更容易达成共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很多,包括支付、贸易金融、数字货币、期权、债券、众筹、风控、征信等,前景可期。

 

金融科技VS科技金融

 

  在芮萌教授看来,谁是蚂蚁、谁是大象,尚无定论。金融机构有垄断性的线下能力、专业的金融能力、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雄厚的客户资源;而互联网企业对场景、用户的理解更精准,前沿技术的投入更大。未来格局如何,谁也无法预见。不过,现有事实是,BAT与四家银行都已签约,形成了互相借力的局面,这是或许是一个发展方向。

 

  未来,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二者可能将从博弈走向融合。芮萌教授强调,最终无论格局如何改变,深刻理解人的欲望和人性,敬畏金融的本质,拥抱新的技术和理念,是迷雾中不变的星光。

 


1
标签: 金融 佐罗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