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浪潮来袭:用科技力量提升资管水平

2017-10-24 14:145295

来源:金融时报,万联网整理近日,由普益标准、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主办,四川天府银行联合承办的“2017年第六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

来源:金融时报,万联网整理


近日,由普益标准、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主办,四川天府银行联合承办的“2017年第六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在成都圆满落幕。


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95家商业银行及13家非银金融机构资管部门参会。论坛围绕着“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交流与研讨。


普益标准认为,在资产配置方面,各金融机构需在新的形式下思考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来实施资产配置,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引领财富管理的未来。近年来的金融科技发展历程造就了用户至上的商业逻辑,特别是身处大数据时代,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数据与金融资讯,就更需要在数据的标准化和资讯的可视化方面下工夫。


金融科技浪潮下,科技和金融的融合日益加深,并成为促进金融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让科技与金融更好的创新融合,如何利用科技重塑大资管行业格局,提升资管机构运营效率,是所有资管机构当前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明确市场痛点 找准科技解决思路


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承受着压力,在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大环境下,银行资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四川天府银行副行长刘宏在致辞中表示,“一行三会”今年出台的一系列针对资管行业的监管政策,体现出监管部门未来要统一资产管理监管标准、梳理业务模式的监管方向,这给银行资管转型、提升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刘宏同时表示,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强势崛起的今天,金融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也在不断兴起,人工智能与金融投资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潮流。银行资管行业的转型和发展尤其需要应用领先的金融科技成果。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家委员会主任翟立宏表示,虽然目前金融科技的关注度很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共性和问题。针对当前的资管行业,我们应该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者路径帮助金融科技与资管行业完美融合。鉴于这样的思考,资产管理行业应该提前明确资产管理市场的基础痛点,以便对症下药,寻找真正适合资管市场的金融科技。


翟立宏认为,资产管理市场的基础痛点以及相应的金融科技解决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一的信息,金融科技应主要通过提供全面统一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去促进资管市场基础信息的统一。第二是缺乏有效的需求,即缺乏愿意承担相应风险的投资需求,这也是“刚性兑付”问题的根源之一。对此,银行机构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在精准营销、风险测评、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功能优势。第三是缺乏持续的供给,即缺乏紧盯投资者需求和市场变化的产品策略或方案。对此,金融机构可以采用如FOF、MOM等可以将金融科技和专业投资管理相结合的智能系统支持。


加快资管转型 服务好投资者


回归至银行资管大类资产配置本身,平安银行资产管理事业部副总裁郭新忠表示,从配置的方向来看,未来较为重要的两个机会:一个是权益性投资的机会,另一个是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的机会。


在郭新忠看来,“买权益资产实际上是买一个国家的经济,权益资产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得好,权益资产就会表现得好。资产证券化从国外经验来看,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我国来看,整个经济的去杠杆以及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化,都会支持很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出现。”


“作为国内资管市场的主体,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应以产品转型为切入点。”面对监管政策要求以及市场的变化,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汪圣明认为,而要做好产品转型,则在尽快明确基本政策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在诸如资产定义、投资规范、估值方法、信息披露、会计核算等各实操环节制定具体的规则与行业规范,这样产品创设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并进一步带动投资模式、财富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


齐鲁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段秉乾则将更多的视角放在了如何服务好投资者身上。针对客户需求的第三个层次——在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客户认同感需求基础上的消费便利性需求,其解决方案主要即为产品的丰富与技术的支撑。“金融科技范围非常广,从宏观上来说金融科技是通过科技手段打破金融的边界,让金融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升级。”


紧跟技术创新 提升未来资管能力


“财富管理要跟紧技术创新,顺势而为。”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李洁怡认为,在此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其中,以大数据分析为例,有利于强化财富管理客户的需求管理,实现精准营销;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广泛应用智能投顾,增强客户体验和提升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对于资管能力建设,大连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郑飞龙则谈到,无论是资金端还是资产端,都需要第三方的数据及研发支持来辅助银行资管能力建设。如在资金端的产品定价层面,银行资管机构需要关注市场价格水平及变迁趋势。而在资产端,以消费金融为例,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的用户行为数据,能够准确地对用户的各项信用情况进行刻画,从而帮助银行业进行风险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第三方公允的数据分析,能够成为行业内共同认可的定价依据。未来银行资管能力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运用以及基于其上的决策分析模型。”郑飞龙表示。


“在金融科技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带来资管行业的嬗变。”论坛上,普益标准展示了近期的研发成果。普益标准认为,在资产配置方面,各金融机构需在新的形式下思考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来实施资产配置,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引领财富管理的未来。近年来的金融科技发展历程造就了用户至上的商业逻辑,特别是身处大数据时代,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数据与金融资讯,就更需要在数据的标准化和资讯的可视化方面下工夫。


4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