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强监管显效 银行抬升审批门槛 担保公司、房产中介仍称“有门路”

2017-10-17 22:36 7184

整理:Bank资管(ID:yinhangziguan)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楼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四地先后发文,严查消费贷等资

整理:Bank资管(ID:yinhangziguan)


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楼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四地先后发文,严查消费贷等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但正如上述现象揭示的,一系列的防范政策并不能阻挡执着的“投资客”为楼市“输血”。

原标题:深圳多数银行停发消费贷 经营贷接力热钱仍可入楼市

来源:投资者报 记者 闫军


“现在向银行申请房贷,一般都会查客户是否有未偿还的消费贷。要先还清此前的信用贷款才可能审批按揭房贷。”在政府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的当下,深圳一家地产中介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当前用银行贷款“垫资”做首付越来越难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消费贷买楼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不用自己的名字贷款、不要在做房贷按揭的银行贷款,银行也查不出来。而且现在那么多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哪里都可以贷到款,何必局限在银行呢?”这位中介话锋一转后表示,想买房总是有办法的,只不过利息高一点而已。


无独有偶,深圳一位刘女士最近刚刚拿到某银行100万元的消费贷款,她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中明确有不可以用作炒股、购房等投资类行为的约定,但她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笔贷款自己其实是用来投资的,她自有办法规避银行的审核调查。


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楼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四地先后发文,严查消费贷等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但正如上述现象揭示的,一系列的防范政策并不能阻挡执着的“投资客”为楼市“输血”。


四地发文严查消费贷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个人客户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用于消费的贷款。贷款可用于留学、房屋装修、一般消费等诸多方面,但不能用于购房、炒股等投资行为。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如火如荼。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仅有8305亿元。眼看着到年底消费贷就会实现翻番,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却不仅没有相应的涨幅,反而8月的同比增速还创下了半年新低。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揭出的“猫腻”显示,今年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预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


进入9月,北京率先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随后,江苏省于9月13日跟进,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非住房消费贷款用途审查上,既要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又要强化贷中资金流向和贷后资金用途管控,谨慎发放长期、大额、不指明用途的消费贷款、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借贷资金的个人消费贷款。


9月15日,深圳要求消费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不得以房产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同月20日,广州又明确规定,原则上将不发放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多家银行称早已不做消费贷


不过,《投资者报》记者走访深圳多家银行后了解到,不少银行早已收紧了消费贷,多数银行的举措甚至要严于当前监管要求。


“我们从今年年初就停掉了消费贷,目前只给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人士做消费贷,一般企业员工是不放贷的。”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一家民生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网点的工作人员均称,消费贷已经不做了,建议记者在其直销银行等线上申请其他名义的信用贷款,随借随还。但纯信用贷款额度不高,以深圳的房价来看,这类小额信贷流入楼市的可能性并不大。


农业银行一位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该行还有无抵押的消费贷,客户只要连续不间断分别缴满社保、住房公积金两年时间,就可以提供最高30万元的一年期消费贷款,年化利率最低5.25%,本金利息一次性全额缴清。


《投资者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强监管之下的消费贷漏洞虽然遭遇封堵,但是类似“经营贷”等其他名义的贷款同样存在进入楼市的可能。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营业网点里,该行工作人员在告知记者暂停消费贷之后,又建议记者说,如果有注册满两年的公司,可以申请该行的“经营贷”。


随后,该工作人员让记者填写一份在线表格,可选择的贷款用途中“购买一手房”、“购买二手房”选项位于最靠前的位置。记者确认后得知,申请此类贷款完全可以购买房产,有商品房房本在手的情况下,银行并不调查名下公司流水情况,只要注册时间满两年即可。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企业或个体户用经营贷款买房以满足经营需求无可厚非,但是银行对企业资质的审核仅为注册满两年即可,无疑为炒房客提供了“钻空子”的可能性。


中介称“有各种资源”


不论是此前的“垫资”乱象,还是当前消费贷流入楼市,手握房产信息与资源的房产中介无疑是楼市推波助澜者之一。“有商品房房产证做抵押,差一些首付款不是问题。”深圳一家房产中介销售人员表示,其有一些银行的特殊渠道可以取得消费贷款,年化利率最低是12%。


“不过,外面有那么多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没有必要非得从银行借款,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利息高一点。”该中介表示,当前楼市成交量低是因为限购、限售,并不是没有需求,投资者的心理仍然是买楼不会亏。深圳二套房首付比例为七成,购买100平方米的房产,总额超过500万元,按照七成比例首付至少为350万元,所以首付就需要贷款的情况并不是个别。


上述人士认为,之所以市场上把过度集中在某个领域的资金称为“热钱”,是因为它追求高回报。消费贷之所以会流向楼市也正是在于其回报率高。监管层禁止消费贷入楼市,固然可以在短期内起到打压目的,但很难保证资金不会穿个新“马甲”、换个新通道给楼市“补血”。


延伸阅读——

消费贷强监管显效 银行抬升审批门槛
担保公司、房产中介仍称“有门路”

来源:证券日报 见习记者 刘 萌 


近两个月,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北京地区多家银行陆续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部分银行提高了借款人的申请条件,上调了贷款利率,降低了消费贷产品的提款额度和最长贷款年限。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仍有多家担保融资公司和部分房产中介宣称“有各种门路”,可协助客户从银行的特殊渠道取得消费贷款或提前给客户“垫资”。同时,仍有个别银行给“熟客”留余地,不问消费贷用途。

  

多家银行消费贷

利率上调、额度降低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以需要借款为由咨询了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的贷款部门。

  

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该银行东城区某支行的信贷专员告诉本报记者:“贷款人需要有北京地区连续一年社保、公积金记录,公积金每月最低缴存需超过2100元,月收入10000元以上才能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年化利率9%,贷款周期不超过5年。”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还需要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即可签合同,一周左右放款。不过,对于测评标准,上述信贷专员表示自己也不清楚,由银行系统评测。


本报记者对比了上述银行8月份的消费贷申请标准发现,多项准入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该行8月份的要求为例,当时银行仅需贷款人提交工牌、劳务合同、身份证等基本资料。同时贷款额度标准为一般不超过30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另一家国有大行个贷经理首先询问了本报记者的工作单位,并告知:“目前银行仅接受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学职员以及央企总部员工申请消费贷。”满足以上工作单位还不接受单人申请,需要由贷款人自己凑足3人,或等银行有3人以上申请才可以办理。同时,贷款人需要工作满2年及以上,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年收入的3倍(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60%,年化利率8%左右。

  

上述国有大行的个贷经理告诉本报记者,贷款用途只能用于旅行、购物等非投资用途,并需提交定金收据、付款凭证、意向协议、合同等证明材料。提交上述证明材料后银行会对借款人单位以及借款人进行测评,然后上报总行,之后才可批贷,贷款流程大概需要2个月。

  

除了多家银行个贷部门申请条件愈发严格以外,在信用卡业务中,也有部分银行对于某些个人消费分期产品的存量贷款要求查验资金流向。在多个论坛的贷款、房地产板块,《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近期一些“如何躲避银行‘跟踪’”的帖子占据了很大篇幅,内容一般为“收到银行要求出具消费证明的通知,否则将欠款计入下月信用卡账单。请问如何才能躲避银行跟踪?取现转给他人再汇给自己可以吗?有什么好的简便方法?”等等。

  

《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了多位这样发帖的客户,他们均表示近期收到了银行短信,要求向银行上传相关消费凭证,以配合银行“持续追踪资金使用情况”。上述人员被要求的上传截止时间最晚为2017年12月31日之前。

  

不过,在本报记者暗访过程中,仍有个别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个人业绩,想办法帮老客户规避监管。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股份制银行网点,本报记者询问买房凑首付是否可以申请消费贷,是不是审核会比较严,该网点的个贷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申请成功后,找POS机刷走就可以。如果接到银行的抽查电话,询问贷款用途,不要说用于买房。”

  

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城商行网点,个贷经理则表示贷款资金到账后,不要转账,直接取走现金就可以规避监管。这位个贷经理还表示,即使以后被贷后部门查出来用途是买房,也不会影响信用记录,“最多会催你提前还款,放心申请就可以”。

  

担保公司、房产中介

自称“门路多”

  

在强监管下,银行消费贷进入楼市虽然遭遇封堵,但是仍有担保融资公司、房产中介在推销贷款产品,或者宣称和银行有特殊的合作关系。

  

在《证券日报》记者暗访过程中,有部分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申请人工作单位良好,工资证明与工资流水匹配良好,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银行基本都能批30万元的消费贷。”同时,多位房产经纪人表示,“只做熟客”。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还接到了几家担保融资公司的电话,称可以帮客户申请银行贷款,有信用贷款,有抵押贷款,不用提供贷款用途,可以用于买房。以某贷款担保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一位业务员介绍,如果有房,可以做抵押贷款,贷款100万元以内最长贷款年限为10年,年化利率5.88%;贷款100万元以上最长贷款年限为25年,年化利率为6.86%。如果申请无抵押消费贷,最高可贷款100万元,最长贷款年限为5年,年化利率在10%左右。

  

当本报记者表示担心风险大,不考虑办理时,上述业务员则表示,“我们公司还可以垫资,等您房子买完后再自己办理抵押贷款还款就可以。”

  

据上述业务员介绍,目前,大额消费贷的需求中很多是为了买房,为了让银行系统查不到资金去向,他们会协助申请人取现金,或者找不同的公司,多转手几次以完成规避。


6
标签: 消费 门路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