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面临出口认证"隐形高墙"!标准不一,互不采信,认证费用居高不下……

2017-10-10 11:06 6592

记者丨谢云挺 李莉 翟兴文来源丨经济参考报 漫画丨赵乃育众所周知,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不过,记者调

记者丨谢云挺 李莉 翟兴文

来源丨经济参考报  漫画丨赵乃育


众所周知,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不过,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国超9成食品出口企业需通过各类国外认证,认证壁垒正成为“隐形高墙”。而据业内反映,包括食品出口在内的出口商品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一定程度上已被外资机构垄断,且存在认证费用居高不下,因市场不同而标准不一互不采信等情况,加重我国出口企业的负担。



对此,专家建议,应强化引导企业以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同时要重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测认证民族品牌,在国际认证市场增强话语权,以有效维护国家和企业正当利益。


出口食品企业遭遇认证壁垒

部分自愿性认证变相成为强制性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也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不过,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却让我国出口食品企业面临日益增多的认证壁垒。


记者了解到,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一直重视推行和强化质量认证。通过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推进互认,推动质量认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全国累计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5.4万张、42.9万家,颁发证书及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在推进国际互认方面,启动实施了《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3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10份双边合作互认协议,100%等同转化35项国际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外客户以需满足其国内法律法规等要求向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向出口食品企业提出各类具有贸易保护色彩的认证要求,认证壁垒日益增多。


“近年来,我国出口食品企业除了取得出口国注册资格外,国外采购商还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外资机构的认证。”宁波检验检疫局认证监管处陈继新处长说,最近,质检部门调查注意到,我国食品企业进入不同国家市场,不少国家的客商强制要求必须通过外资机构的认证才行。以出口罐头生产企业为例,仅浙江、江苏就有9成企业是由外资机构认证的,而且拥有4个及以上认证。


“为了产品能进入不同市场,我们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共计通过了HACCP、ISO9001、犹太、社会责任和BRC等8个认证。”宁波天韵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颇为无奈地表示。


据了解,目前,在国际上与食品相关的常见认证大致包括四大类:以HACCP和ISO9001为代表的体系类认证;以有机食品和非转基因(IP认证)为代表的产品类认证;以美国FDA认证、独联体国家GOST认证和日本JAS认证为代表的国家类认证;以清真认证和犹太认证为代表的宗教类认证。


此外,部分自愿性认证因客户要求也变相成为强制性认证,如沃尔玛要求虾产品生产商需要通过一项非强制性的美国水产品ACC认证。


标准不一且互不采信认证费用居高不下


认证种类繁多且价格不菲,加重了出口食品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负担。而据业内反映,包括食品出口在内的出口商品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一定程度上已被外资机构垄断。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食品出口不仅面对种类繁多的认证,而且准入条件苛刻。比如,产品出口主要贸易国家美国,在认证时需满足《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简称FSMA)及其配套的预防性控制法规(117法规)、食用农产品标准(112法规)、预防蓄意掺杂法规(121法规)等众多的法律法规,仅凭企业一己之力较难搜集、掌握和有效应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还明确表示现有的HACCP、ISO22000、GAP等认证不能直接等同FSMA要求的食品安全认证等。我输美食品出口企业面临严重挑战。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介绍,目前国际上与食品相关的常见认证超过23种,且大部分为强制性或变相强制性认证。由于食品认证涉及系列技术法规,企业应对困难。不菲的各类认证费用还不断推高企业产品成本。最近,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调研发现,认证和验厂费用以及通过认证需更新生产设施等费用已成为出口食品企业重大支出,直接推高产品出口成本约1个百分点,造成行业利润下滑。


“我们公司2016年在食品认证方面的费用支出为91.15万元,占出口成本的1.31个百分点。”宁波华宇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现在企业各类生产成本都在增高。检验检测认证方面的费用还居高不下,并且因市场不同,标准不一,互不采信,需企业重复认证,让我们真是“举步维艰”。


记者注意到,更艰难的是小微企业,高昂的外资认证费用对他们的出口影响更大。如浙江余姚联海实业有限公司2016年出口额为40万美元,而认证等费用支出为8万元,出口成本提高3.3%,大大挤压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宁波公司总经理王振新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或者收货商要求外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出具相关证书,甚至作为结汇凭证。包括食品出口在内的出口商品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一定程度上已被外资机构垄断,据宁波认证认可协会调查,外资机构占据宁波进出口检验检测认证市场85%以上的份额。


“虽然,近年来我国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拓展FSMS、FSSC、BRC、GLOBALGAP、UTZ,欧盟有机认证,日本有机认证,但是,互认的数量还是严重不足。”王振新说,由于我国的认证机构在国际认证市场上缺乏品牌和影响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食品出口等行业企业以高昂的费用接受外资机构的认证。


但是,在国外客户指定的外资认证机构中,部分认证机构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规范,存在乱作为、服务质量打折扣的情况。


宁波康德食品有限公司,一家老牌罐头出口企业,他们按照国外客户要求通过了清真认证和社会责任认证检查,但未获得相应证书,仅获得国外客户的“通过认证”通知。“我们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为什么只是‘通知’而不是‘证书’呢,这些认证让我们的思维有点跟不上了。”公司研发部张经理对此颇为不解。


记者采访了解到,宁波地区不少出口食品企业反映,一些外资认证机构存在不按标准或合同检验、为难企业、额外收费的行为。并且还存在着虚假宣传、无证经营、无序竞争、外资机构垄断等乱象和问题。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最新的2017年第18号公告《国家认监委关于对有关机构非法从事认证活动的公告》中指出,“CQS欧亚认证(中国)有限公司”“美国国际标准管理局(ISA)”“意大利欧洲认证组织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在未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法开展认证活动,并向部分企业颁发管理体系等认证证书。国家认监委宣布其颁发的认证证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效。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认证品牌

增强国际认证市场话语权


鉴于认证壁垒已对我国出口食品行业带来实质性影响,业内建议,要重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测认证民族品牌,增强国际认证市场话语权,以有效维护国家和企业正当利益。


记者了解到,当前,外资机构带来的认证壁垒已对我国食品出口行业带来实质性影响,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其它行业的外贸出口。


宁波检验检疫局局长卢厚林说,要改变现实被动状况,一方面,需强化引导企业以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迎接认证壁垒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要重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测认证民族品牌,在国际认证市场增强话语权,以有效维护国家和企业正当利益。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说,我国的认证机构在国际认证市场上缺少话语权,在国际间证书互认方面困难重重,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被迫接受外资机构认证。“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检验检测机构品牌迫在眉睫,应以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为契机,综合考量国内认证机构的规模、实力、潜力等因素,构建跨层级、跨区域、跨领域的多家国家龙头企业,让他们作为我国行业代表参与国际竞争。”余潇枫说,通过领军型企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逐步取得与国际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平等对话的地位。


卢厚林认为,面对我国认证机构在国际认证市场上缺少话语权、国际间证书互认难推进,出口企业认证成本高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事实,应按照国务院要求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进度,抓住“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等建设机遇,通过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列入CCC等方式推动沿线、成员国家关于检验检测证书的国际互认,打造国际检验检测认证“中国服务”品牌。

3
标签: 李莉 谢云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