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年会系列报道|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互联网金融发展及监管支撑探讨

2017-09-27 22:59 7474

导读:9月20日,在顺应促进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以题为“金融科技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2017中国消费金融年会暨中国消费金融产业

导读:9月20日,在顺应促进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以题为“金融科技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2017中国消费金融年会暨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圆满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消费金融网、《贸易金融》杂志、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承办,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联盟、中国汽车金融网大力支持。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年会,并作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及监管支撑探讨”的主题演讲,以下是吴震现场演讲内容,中国贸易金融网整理,有删节。


吴震


今天下午我分享的主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及监管支撑探讨。具体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一、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一些业态的分析;二、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三、四、五部分是我介绍的重点,主要是围绕着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对互联网金融所做的相关工作;六、是基于目前的工作对互联网金融产生的一些新的认识。


互联网金融业态复杂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前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左右,我们认为这个阶段主要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或者信息化,从2005年以后到2011年是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阶段,2011年以来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实质性的业务发展阶段。相对互联网金融的整个技术基础来说,我们认为是第三方支付,因为第三方支付打通了线上线下以后,其他的业态便产生了,这引发了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


按照2015年7月份十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奠定了互联网金融的驱动业态,包括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等,但是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互联网金融的业态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目前在我们的系统里监测到的业态大概有20余种,所以最早是套用7种业态进行分析,后来发现这7种业态已经无法涵盖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形势,类似于资产管理、交易所、典当行、虚拟货币等等,目前是21种。最近我们和央行整治办也进行了沟通,现在也是对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业态进行了重新的分类,分类首先是分为持牌和非持牌,非持牌类又增加了很多的类别,因此很容易造成监管的真空。


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

目前我们的技术平台共发现了互金平台41000多家,这应该是全国最大和最全的互联网金融资源库,其中上线运营的平台大概两万余家,多分布在广州、上海、北京、浙江等发达省份,我们共监测到互联网金融用户大概6.86亿户,其中大部分是第三方支付用户,尤其支付宝和财富通,当然就网贷的一些平台,也有不到十个平台的用户数达到了千万级别。同时对于资金的交易,因为有些交易不是很透明。我们主要对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进行了检测,其中互联网借贷达到64万亿,网络借贷超过5万亿,互联网股权融资超过400多亿,目前下降了100多家,它的整个规模大概400亿左右。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成效说法很多,但是从大的角度看我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取得的成绩有三点:


1、弯道超车,从监测情况看,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规模、从业数量、种类的丰富度都位于全国榜首,我们互联网金融实现弯道超车,这是很大的成绩,尤其为以后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供了便利,虽然互联网支付还有种种风险,但是互联网支付的普及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对提升社会效率有极大的帮助,这个成绩是无论如何不能抹杀的。


3、部分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一些群体融资难的问题,客观上也有利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我想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成绩,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整个行业有些污名化,但是它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是无论如何不能抹杀的。


同时互联网金融又面临着一些巨大的风险,当时我们在给国家报相关技术支撑建议的时候,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四大风险,主要是前三条:


1、巨额资金去向不明存在危机国家金融秩序、经济秩序的隐患,比如首付贷,2015年首付贷很多有互联网金融的影子。


2、大量非传统性机构涌入金融行业,在没有支付能力情况下开展高风险业务,卷钱跑路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是大家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


3、目前一些重点企业,规模可能比较大,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互联网金融如何监管

国家互联网金融应急中心成立于2002年,准确的说是1999年,因为我们是比较特殊的部门,所以有两块牌子,一个成立于2002年的是网络安全体系的特训机构,16年我们受国家委托开始建立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平台,这个平台目前正在发改委立项,估计9月底10月初就能批复,是唯一的国家级互联网风险分析技术平台,为监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它是全新的业态,要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需要互联网和金融双管齐下,技术和管理并重。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目前所建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大概的功能有5个部分:1、事前摸底部分,就是对全国互联网金融的态势进行摸底,有多少平台、多少用户、多少资金,而且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每个平台进行一个详细的画像。这就是事前摸底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在前期的使用是比较多的。2、事中监测功能,换句话说就是从资金、运行、舆情、网络安全等角度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实时的预警。3、事后跟踪功能,一旦支持以后,可能会引发一些事件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处置。4、综合分析功能,一个是资金流向的监测,资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监测,另外还会对一些重点企业或者一些其他的进行一个分析和监测。5、前沿探索,主要是跟一些新的领域,包括对虚拟货币的监测,从去年6月份开始了,包括虚拟货币的总体情况,虚拟货币反逆名的一些工作,虚拟货币的跨境资金流动情况、跨境资金情况、涉嫌传销的伪虚拟等等。


建技术平台促金融发展

平台自建设以来,已在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中为一行三会、网信办、地方金融办等多个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撑,例如给人民银行提供了全国互金平台的情况,对全国互金的指数以及对虚拟交易所的监测情况、ICO的检测情况及传销的监测情况等等。还有P2P平台高管产品的监测情况等等,银监会也提供了全国P2P网络借贷、现金贷、校园贷还有豪赌事件等等,证监会提供微盘,每个月报互联网融资的情况,同时在证监会还有舆情稽查方面的合作,校外最近提供IGOFX的情况包括违法交易平台等等。


此外我们也通过其他平台进行了相关的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目前主任委员周红仁是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副主任是吴晓玲还有高为林。此外我们依托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展开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检查监测并且支撑,互金专业委员会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研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研究等等。


开发互联网金融服务新项目

我们开发了理财安全助手APP,因为去年我们接入了很多企业的数据,但是这些企业数据和统计数据是不同的。接入的营利数据,是真是假我们不能相信,虽然我们相信企业报的是真实的,但是还存在造假的可能性,怎么检查企业报的数据是真实的呢?我们将企业接入的数据向投资者开放,投资者可以查它的数据是否如实上报,如果能够查到说明他的数据如实报了,如果不能查到,可能企业存在瞒报等等情况。后来我们利用了舆情技术开发了风险投资评估,每个投资者可以向关注股票一样关注自己投资的平台,相关的舆情可以送过去。此外还开展了网络企业的综合测评等等。公众核验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现在接入的企业比较多,敢拿出来核验的并不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此外还建立了国家的电子备案平台,这个平台有以下几个优势:1、国家平台具有客观的公立性,不像商业平台存在数据泄露和其他使用的风险。2、关于高级别的加密传输保护、真实性。3、对接公正机构、司法鉴定中心有仲裁机构,实现办事的备案公正。


此外我们还建设了反欺诈平台资源库,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的相关数据,能够提供逾期一人多贷款等方面的情况,目前我们利用部分企业的黑名单库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是比较良好的。


对互联网金融的新认识

首先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虽然可能在近期处于强监管之下,但是从长期来看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还是不可阻挡的,所以互联网金融从长远来看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第二我们认为当前主要有6项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应用,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通信。另外两个是关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也是目前还处于应用的初期,炒的很热,但是实际上进展相对来说慢一些。我们认为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主要是对传统金融的模仿或者是对传统金融的某些环节进行改善,比如说原来是人工风控现在变成大数据风控,或者像P2P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在模拟银行等的传统金融,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初级阶段,未来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向更高级迈进。


我们感觉到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这个影响还无法估计,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看好的,因为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区块链的前景还是看好的,人工智能也是这样,包括语义识别、图象识别、智能交易,可能不会是全面爆发或者变成了具有学习、跨人类学习的能力,但是它如果在某一点上取得了突破的话,它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大的。


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呢?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难点就是我们可以降低或者是控制风险,但是难以找到一个确保安全或者完全抑制风险的办法,这可能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的困惑和挑战,目前我们正在探讨相关的总体的思路。


(演讲者为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本刊记者甘萍根据吴震在“2017中国消费金融年会”上的主题演讲速记整理,内容有删节)


9
标签: 金融 消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