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领域 监管收紧
新快报讯 记者许莉芸报道 消费金融持续火爆,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将其作为转型的方向之一,然而行业中有不少非持牌金融机构也在从事消费金融业务。
新快报讯 记者许莉芸报道 消费金融持续火爆,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将其作为转型的方向之一,然而行业中有不少非持牌金融机构也在从事消费金融业务。
昨日,马上消费金融助理首席风控官杨明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非持牌机构为了赚钱,业务超过经营范围,令行业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今监管开始整顿消费金融行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一些非持牌机构在缩减业务,慢慢退出市场,无法拿到牌照的公司将逐渐退出或者被收购。”
就在上周,广东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文收紧消费贷,有消息称,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款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的将成为监管关注重点。
目前,消费金融领域“黑产”盛行,如何防欺诈成为消费金融的最大难题。马上消费金融决策科学总监孙光辉表示,防欺诈要通过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机器学习、策略两种手段的“组合拳”。科技手段对于反欺诈带来的挑战,比如iPhone X可以刷脸,这种技术对于反欺诈带来的到底是机会还是挑战呢?在大数据学习层面还要搜集足够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孙光辉表示,防欺诈的精髓在于敏捷管理和动态管理,“欺诈特征识别都是通过动态追踪的,因为欺诈群体的手法、行为都是动态,所以反欺诈关注的是预警、预测,就是 猫抓老鼠 的博弈”,此外,他还强调,由于成本问题,反欺诈风险更关注欺诈比例,并不是控制某一个欺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