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扩张风险隐现:上市关口换帅 连收监管罚单

2017-08-28 16:29 5157

 作为老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华融正谋求“A+H”上市。从日前公布的半年度业绩来看,中国华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7%,但在业绩增长背后风

 作为老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华融正谋求“A+H”上市。从日前公布的半年度业绩来看,中国华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7%,但在业绩增长背后风险隐现,近期中国华融两家分公司相继被监管开出罚单,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尝试也存盈利挑战。此外,中国华融在A股IPO排队过程中又生总裁辞职变故。

  上市关口换帅

  8月23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收到柯卡生的辞职函,柯卡生因工作变动,辞去中国华融执行董事、总裁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成员职务。

  据悉,柯卡生的辞职自2017年8月23日起生效,在聘任新总裁且新总裁任职资格获银监会核准前,将由该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王利华暂时代行总裁职责。

  北京商报记者就总裁辞职原因以及经营风险等问题向中国华融发去采访提纲,不过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柯卡生算是金融系统的“老人”,公开简历显示,柯卡生出生于1964年,此前曾长期在央行和银监会工作,历任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银监会广东银监局副局长、银监会非银部主任等职务。其在中国华融任职也有五年之久。2012年,中国华融进行股份制改造时,柯卡生就任华融总裁一职,经历了中国华融H股上市,却无缘继续推进A股上市。

  2015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正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在港主板上市挂牌。今年4月,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在中国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华融A股发行工作顺利推进,希望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A股上市后,中国华融仍将聚焦于做大不良资产经营主业。此后,中国华融A股IPO持续推进,证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华融A股IPO审核状态进入“已反馈”阶段。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上市关口换帅,可能会拖累中国华融的上市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李虹含表示,拟上市公司高管变动对上市进程会产生一定影响。他举例,盛京银行此前于今年3月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撤回原因是“董事会核心成员及股权结构出现变动”,4月17日证监会终止对盛京银行的IPO审查。

  消费金融尝试遇盈利之困

  从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来看,中国华融上半年业绩较为抢眼,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约608.06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约164.02亿元,同比增长27.7%。

  2017年上半年,中国华融集团金融服务业务的收入总额同比增长29.8%,至146.84亿元,占集团收入总额的比例为24.1%。中国华融在证券、期货、银行、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展开布局,旗下拥有华融证券、华融期货、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和华融消费金融等多家金融公司。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华融消费金融仍处于亏损状态。赖小民在今年4月公开表示,其控股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贷款规模不断增加,但净利润亏损3680万元。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规模和风控是天平的两端,想要规模上来就很难在风控上对借款人的限制要求太多,这样的后果就是逾期和坏账上升,而坏账上升,在保持原有费率和运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只能拿利润填补。

  从行业来看,目前消费金融牌照已经扩张至22张。在盈利方面,相继开业于2015年3月和6月的马上消费金融、招联金融均于2016年实现开业以来的扭亏为盈,其中招联金融2016年实现净利润3.24亿元。截至上半年,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达1.3亿元。去年9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净利润数据,有7家实现了盈利,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的盈利能力最强,在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9.31亿元、5.37亿元,成为目前最赚钱的两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华融消费金融刚刚更换了总经理,8月22日,安徽银监局核准胡小波担任华融消费金融总经理。一位互联网金融分析人士表示,在牌照扩张、同业激烈竞争之下,刚刚完成换帅的华融消费金融能否扭亏还是未知数。

  扩张风险隐现

  在中国华融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其风险管理也暴露出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银监会网站发现,最近两个月,中国华融内蒙古分公司与江苏分公司相继收到罚单,而处罚原因也直指风险管理问题。8月,中国华融江苏分公司因“项目调查不全面、项目准入不审慎、风险控制不严格导致风险”被江苏银监局做出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20万元。一个月前,中国华融内蒙古分公司因“提供虚假的或者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也被内蒙古银监局罚款20万元。

  事实上,不只中国华融,另一家资管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今年4月也被银监会开出了10多张罚单,违规事由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分公司存在管理不尽职导致风险发生、收购虚构债权等,总计罚款380万元。


  分析人士表示,四大资管公司目前已涉足银行、证券等多条金融提线,不过这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加以及要面临的来自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挑战。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公司布局多个金融业务条线,对管理层和公司经营发展战略都提出了很大挑战,管理层要对各个领域进行熟悉,能不能适应还要看公司转变机制的过程。

  李虹含认为,资管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当中,需要保持风险控制警觉性,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本身是经营不良资产的,在上市过程中对风险控制的警觉性应该继续加强,而不是有所放松。特别是对监管合规的问题更加谨慎,尤其是在目前监管去杠杆以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风险控制的大背景之下,加强金融风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华融需要做好对已有项目风险排查,对新增项目风险点的把控,严格控制风险项目的投放。对于中国华融来说,在上市过程中也要努力处理原有风险和新增风险的关系,做好上市过程中合规以及合理的安排。”李虹含建议道。


1
标签: 华融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