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进出口数据隐含了什么重要信息?
以美元计,7月出口同比7.2%,预期11%,前值11.3%;进口同比11%,预期18%,前值17.2%;贸易差额467.4亿,预期450亿,前值428亿。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作者任泽平)
点评:
❶ 核心观点:7月进出口较6月双双明显下滑、不及预期,但实际仅稍低于4-5月数据,可视为对6月强劲数据的修复、回归常态。在出口方面,主要是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回归常态所致,或包含美对华贸易政策影响;在进口方面,主要受内需持续扩张但边际放缓影响。由于出口下滑幅度小于进口,贸易顺差连续第五个月回升,有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补充国内流动性。总体来看,下半年出口有望延续复苏势头,7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9,较上月回升0.4,连续第9个月稳中向好。受地产、出口、制造业投资等支撑,经济L型韧性强。我们维持需求侧经济L型、供给出清新周期判断。
❷ 7月进出口虽较6月双双下滑,但可视为回归常态。进出口数据波动较大,月度数据之间有时存在替代关系,一时下滑并不能说明问题。由于6月进出口数据非常强劲,这使得7月数据看似乏力,但实际仅稍低于4-5月,可视为向常态回归。在7月官方制造业PMI的分项数据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从前值52%回落到50.9%、进口指数从51.2%回落到51.1%,进口指数变化与进口增速变化分歧很大。
█ 在出口方面,其一,全球经济延续U型复苏。7月美欧日“软指标”制造业PMI分别为56.3%、56.6%、52.1%,虽然较6月皆有所下滑,但一方面仍处于持续扩张区间,另一方面美欧就业通胀等“硬指标”数据表现不错。可作为外需稳定复苏参考的是,韩国、中国台湾7月出口增速分别为19.5%、12.5%,分别较6月上升5.9个点、下降0.5个点。其二,汇率同比贬值幅度缩小。7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去年同期贬值1.32%,贬值幅度较6月缩小1.9个百分点。
█ 在进口方面,7月CRB指数同比上升7.9%、较6月扩大2.2个点,表明进口增速回落主要在于数量而非价格因素。7月内需扩张有所放缓,制造业PMI降至51.4%、较6月下降0.3个点,但仍持续处于扩张区间。除月度数据替代外,进口增速回落还可能在于环保限产、企业融资成本同比上升等。
❸ 对欧美等出口增速回归常态,对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等出口有所改善。7月,对美国、欧盟出口同比增长8.9%、10.1%,分别较6月下降10.9、5.0个百分点;对巴西、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25.3%、20.4%,分别下滑30.2、3.5个百分点;对印度、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出口同比增长9.6%、3.6%、7.9%、2.9%,分别较6月下降13.0、7.3、5.6、4.2个百分点;对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出口同比增长22.2%、6.6%、-3.6%,分别上升5.3、3.7、1.1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4.1%,上升4.5个百分点。其中,7月对美出口数据的下滑可能还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有关。
❹ 进口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量价齐跌。从实物量看,7月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625万吨,较6月9470万吨明显下滑,同比下降2.4%,增速较6月下降18.4个百分点;进口原油3474万吨,较6月的3611万吨明显下滑,同比增长11.8%,增速较6月下降6.1个百分点;进口成品油234万吨,数量与6月持平,同比增长12.5%,增速较6月上升7.1个百分点;进口钢材98万吨,较6月的113万吨明显下滑,同比下降13.3%,增速较6月下降12.4个百分点;进口大豆数量大幅上升至1008万吨创新高,同比增长29.9%,增速较6月上升28.2个百分点。
从价格来看,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大豆均价较6月小幅下降,钢材较6月上升;从价格同比涨幅看,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均价同比涨幅分别为2.5%、0%、5.7%,涨幅较6月分别下滑2.1、13、1.2个百分点,进口大豆均价同比下降4.2%,较6月下降5.3个百分点,进口钢材均价同比涨幅为23.2%,较6月上升8.4个百分点。
❺ 7月贸易顺差连续五个月回升,有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补充国内流动性。由于进口下滑多于出口,7月贸易顺差升至467.4亿美元,为2月以来新高。7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807.2亿美元,连续六个月回升,除外贸因素外,还主要在于美元下跌、非美货币升值的估值效应。